统筹策划/陈骁鹏
文/图 林海生 周婷婷 惠宣
综述——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11月27日,随着DJ7208次列车从深圳北站开出,一路向江西定南南站驶去,标志着赣深高铁全线进入按图试运行阶段。12月1日,G4582次列车(试运行)从深圳北站开出,在沿途不停站的情况下,全程仅用时95分钟就抵达赣州西站,赣深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进入倒计时。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自北向南连接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五市,串起了大半个深圳都市圈,其中,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北、惠州北、仲恺三个车站,按照时速350公里计算,市区居民搭乘高铁前往深圳只需半小时。
“非常期待赣深高铁通车。”在深圳工作的惠州人李思乐表示,自工作以来,节假日从深圳回家就变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搭乘顺风车或公交车回市区,至少要两小时,若遇上堵车,时间会更长。赣深高铁通车后,从深圳北站上车,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到家,方便快捷。”今年年底,赣深高铁将全线通车,像李思乐一般往返深惠两地市民们的交通困扰也将就此消散。
2013年以来,惠州从“高铁时代”到“航空时代”再到“城轨时代”,一步步成为全省重要的门户城市和区域枢纽。目前,惠州已建成厦深铁路、莞惠城际、惠大铁路、京九铁路,广汕铁路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通车;与此同时,深汕高铁开工建设,届时,惠州到深圳最快只要十多分钟。
11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现场,市委书记刘吉代表十一届市委向大会作了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惠州要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加强与深圳全方位对接。
在这一工作上,惠州积极协同深圳拓展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大通道,主动对接国家干线铁路网、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打造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今年已启动深汕铁路惠州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项目建设,并将根据规划适时启动深惠城际坪地至沥林北段项目建设。根据规划,惠州与深圳之间未来将有4条高速铁路、2条城际铁路共6条轨道交通相连,深惠之间通勤出行将更加便捷。
除此之外,惠州还于2019年大手笔规划了“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目前项目整体已纳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整个“三横一竖”高速路网全部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丰”字分别对接广州(知识城)、东莞(松山湖)、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圳(前海)、香港,同时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
根据《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惠州构建支撑双区双循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型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对接广深莞、辐射粤东北、畅通国内外,初步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有力支撑惠州建设大湾区东部交通门户枢纽、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
未来,惠州南北走向、东西走向都有高铁、城际覆盖,高速路交错密布,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无缝接驳,惠州市民以后可以在家门口自由切换出行路线,“外通内联”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
惠州北站
交通利好强化惠州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
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广深港惠“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惠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到,惠州要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建成赣深高铁、广汕铁路惠州段,推动深惠城际和深汕高铁惠州段建设,推动城轨公交化运行,实现广深港惠“一小时生活圈”。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在惠州直言,惠州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全市土地开发强度不到10%,远低于珠三角9市平均水平,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承载大项目、打造大产业。“在大湾区中,惠州是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流、信息流扩散及转移的首选之地。交通问题一旦解决,这里有望成为大湾区最具增长空间的区域。”
赣深高铁开通在即,广东省社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惠州作为珠三角连接广东北及闽赣的门户,其作为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将得到强化,成为广东通往闽、赣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惠州北站航拍图
促工业:推动“3+7”千亿园区建设,形成“万亿产业”规模
交通带动产业。去年5月,惠州出台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打造“3+7”工业园区,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企业往园区集聚,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登上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榴岭公园居高眺望,只见起步区在建工地上,工程车、搅拌车、推土机等马力全开、穿梭不停,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纵横交错,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据中韩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11月,起步区已引进(含供地和过会)79宗,计划总投资额约625.24亿元,预计年达产产值约1148.15亿元、税收约43.22亿元。中韩产业园是惠州打造的“3+7”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中韩产业园,目标是打造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
在中韩产业园8公里处,有一座犹如巨大电子芯片的站房。不久后,赣深高铁将在此穿过,沟通仲恺与沿线各城市,这是赣深高铁仲恺站。该站为两台四线车站设计,站台为两台四线,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模式,主体站房分为两层加一层架空层。其中,一层设售票厅、办公及设备用房,中间主体为候车大厅;二层设办公用房及机电设备用房;架空层设出站厅以及商业预留空间。
仲恺站站长纪超男介绍,按照规划设计,仲恺站同一趟车最多可发送300人,北端还预留了在建广汕高铁的道岔接口,届时旅客可以中转换乘。
据了解,从仲恺站下高铁,门口即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以及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从仲恺站到中韩产业园也仅需不到15分钟的车程。电子产业作为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仲恺高新区是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赣深高铁沿线拥有深圳、东莞等电子信息产业大城。凭借赣深高铁这条“大动脉”,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也将搭上追赶深圳的“快车道”,大力促进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发展。
今年年初,仲恺高新区还提出,要纵深推进潼侨老工业基地、赣深高铁仲恺站等重点片区升级改造,强力推进“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实现从“丰”到“满”的大好交通局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同时,作为“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的“脊梁”,一号公路将带动沿线和组团片区城市以及产业快速发展,惠州湾产业新城、金山新城等城市新中心加快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惠州“大交通拉开城市骨架、千亿园区矩阵构筑发展引擎”的发展趋势越发清晰。
试运行列车开进惠州北站
助文旅:沿线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文旅、地产市场迎来更多机遇
初冬,步入惠州西湖,“玉塔卧微澜”的浪漫美景随即浮现于眼前;泛舟湖上,碧水泛起涟漪,两旁一片郁郁葱葱,鸟儿们或站在枝头上“打盹”,或盘旋空中,或在湖面上嬉戏打闹。
待到日落时分,西湖上又是一番盛景,鸟儿们从东江觅食归来,成群地在空中上下翱翔,伴着西湖的山光水色,时常给游客“如在画中”的错觉。
赣深高铁通车在即,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动暨“五城耀粤赣融抱大湾区”大型联合采访团于12月1日走进惠州。
“惠州是赣南人的第二故乡,两地情感渊源由来已久。惠州的母亲河东江源头在江西,古时东江水运上,两地商贸往来密切,后来高速公路‘快’通勤取代了航运,两地往来更加紧密,如今即将到来的赣深高铁将再度拉近两地距离,经济、文化沟通交流将更加密切。”赣南日报民生部主任余书福说,走进西湖后,他深表“景色很优美”,难怪会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说法。
余书福表示,此前他已到过惠州三四次,由于赣南人很爱到惠州旅游,赣南当地客运站还特地开通了赣南到惠州的旅游专线,通勤时间约为5小时,赣深高铁开通后,到惠州北站时间将缩至1.5小时。
惠州北站党委书记王润英介绍,惠州北站的站房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是赣深高铁全线8座新建车站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站场规模为7台16线,包括赣深场5台12线和莞惠城际场2台4线。另外,该站还可通过联络线与广汕高铁相连,顺利实现与广汕高铁沿线站点的往来。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赣深高铁惠州北站成为惠州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
赣深高铁开通后,沿线各城市到惠通勤时间将大大缩短。以深圳为例,从深圳到惠州北站的通勤时间将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从惠州北站到惠州西湖也仅需不到20分钟的车程,也就是说,深圳游客到惠州游玩全程不用一小时,当天往返游西湖也将成为现实。
无独有偶。坐落于博罗县的国家级4A级景区五矿哈施塔特小镇(下称“五矿小镇”)也同样能够享受到赣深高铁的辐射红利。
五矿地产惠州商业公司总经理黄磊表示,赣深高铁的开通,对惠州、博罗各项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将给文旅、地产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根据省文旅厅11月30日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4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结果的通知》,五矿小镇通过2021年度4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近期,该景区也完成了新一轮全面升级,变为集吃住玩观光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本次升级,新增了爱丽丝《女王的盛筵》沉浸式戏剧,内设有N种剧情路线,游客进入一条特定的故事线后,可化身剧情里的人物,根据角色视角、随着剧情线的发展,探寻故事背后的真相,中间还可参与不同场景的互动。作为《女王的盛筵》的续版,MAPPING沉浸式夜游以爱丽丝《女王的盛筵》的故事为背景,提取故事中的角色与元素,通过融合文化、科技、艺术等手段,运用特色多媒体声光电,为观众演绎一段精彩的光影秀,通过光影效果将观众逐渐引入故事,领略不一样的体验感。
五矿风景
五矿小镇文旅项目位于大湾区核心区域,紧邻惠州北站,坐拥地段、资源、景观、品质、服务等多重优势,“我们这里到北站仅需8分钟的车程,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也争取将五矿哈施塔特项目打造成为‘惠州名片北站地标’。”黄磊说。
兴农业:博罗麻陂镇加速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高铁新城
博罗北站是赣深高铁南下进入惠州境内的首个站点,也是惠州市唯一一个设站乡镇。早在赣深高铁博罗北站的选址落地消息传出时,就给麻陂镇的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一波小高潮,不少企业纷至沓来。博罗县伟德线路板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国泰溢联科技项目、节能门窗幕墙生产线建设项目、骏民冷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等5个项目就是在那时落地麻陂,投资总额约12.53亿元,用地规模约13.5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达12.9亿元,投产后预计产生年税收总额约7750万元。
围绕博罗北站建设契机,近年来,麻陂镇也一直致力于以乡村特色旅游等特色产业,联合博东片区的石坝、观音阁等镇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博东片区乡村旅游游客集散点,构建起博东片区乡村旅游大格局,助推博罗县乡村旅游发展。
距离博罗北站不过20分钟左右车程,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了麻陂镇洋田村。该村于2016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于2020年“摘帽”,该村精准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6人已全部脱贫。
据介绍,近几年来,洋田村一直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将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打造洋田村农耕体验中心,推出了农耕研学体验。
“目前,来我们这里参加农耕研学的人群有不少来自深圳、东莞、广州,赣深高铁开通后,周边城市的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就更方便了!”洋田村水稻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田辉平介绍道。
博罗北站站长陈晓冰介绍,根据设计,博罗北站站房顶部尖顶模仿罗浮山山峰设计,从检票口进站后是一个天井,兼具美观和照明功能,同时融合山水理念,以罗浮山为背景、东江水为依托,代表博罗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博罗的旅游景观。整个站房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300人,预测年旅客发送量近期40万人、远期60万人,旅客进出站采用经由地道“下进下出”的客流模式。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博罗县麻陂镇将依托赣深高铁打造成融商贸服务、生态宜居宜游为一体的产城人融合发展高铁新城。洋田村农耕体验中心也将结合赣深高铁开通契机,打造精品旅游共赏农庄,实现吃喝玩乐购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模式,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洋田村整洁的村貌
数据说——
2021年1-9月,惠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珠三角前列,地区生产总值3490.2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居全省第三、珠三角第二。
今年4月,惠州与深圳联合举办“深惠合作共赢湾区”等产业协同创新交流会,72宗大湾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逾860亿元;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签约粤港澳中医药合作项目共21个。
2021年1-9月,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14.8%;电子行业增加值574.9亿元,增长17%;全市125家健康产业企业工业总产值46.57亿元。
乡村振兴方面,惠州全市1043个行政村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村庄环境卫生得到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全域干净整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19个核心村、46个省定贫困村、144个示范村已形成示范效应,引领全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村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