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阜阳市委市政府、阜阳师范大学三方共建的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和淮河文化公园(阜阳段)建设办公室在阜阳师范大学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淮河流域第一家有“国家队”加盟的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正式落地阜阳。
阜阳师范大学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挂牌。
何为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缘何落地阜阳?
该中心又将如何运行?
一起来看
01
淮河流域首家
阜阳扛起传承发展淮河文化大旗
基于历史原因和地形地貌的特点,安徽形成了淮河文化、庐州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四大文化圈。其中,淮河文化在中华文化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一席。
淮河阜南段俯瞰图。
欲读懂中国,必读懂淮河
要了解中华文化,需了解淮河文化
近年来
安徽省委省政府
阜阳市委市政府
十分重视
淮河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去年10月,省委书记韩俊在省委常委会赴阜阳市召开现场办公会上强调,要传承发展好淮河文化,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品牌和特色文化园区。市委书记刘玉杰也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大力传承弘扬淮河文化,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与阜阳师范大学和省有关方面共建淮河文化研究院。
今年年初,经安徽省政府参事刘奇策划并牵线,市委书记刘玉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晓云分别带队,两次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联系对接。5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阜阳市委市政府、阜阳师范大学三方共建的“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正式签署共建协议。次日,该中心便在阜阳师范大学挂牌成立。这也是淮河流域成立的第一家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5月18日,三方签署共建协议现场。
研究与发展淮河文化
阜阳也有先天优势
淮河文化是阜阳最大的财富、最深厚的底蕴。作为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阜阳有着研究与发展淮河文化的先天优势——阜阳师范大学拥有安徽省乃至整个淮河流域最大规模的淮河文化研究团队,包括安徽省高校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智库、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阜阳师范大学淮河文化研究院等在内的10余个科研平台,围绕淮河文化研究,阜阳师范大学集聚了专兼职研究人员50余人,近5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近50项。
02
“国家队”加盟
三方携手打造淮河文化研究高地
何为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这是一个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阜阳市委市政府、阜阳师范大学三方共建的研究机构,旨在推进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应用转化等,深入挖掘和推阐淮河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历史贡献、区域经验和当代价值,讲好淮河故事,弘扬治淮精神,助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高质量发展。
阜阳师范大学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及淮河文化公园(阜阳段)建设办公室。
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加入,将推动淮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是我国历史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断代史和专门史学科的研究工作,堪称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家队”!
“通过共同举办座谈、学者访问,凝聚一批专家学者在淮河文化传承发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将努力推出一批具有一定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推广性的淮河文化标识。
03
打造“淮河文化看阜阳”城市名片
未来,该中心如何运行?
合作协议也予以明确
? 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将组织和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国家级研究学会、行业协会,在阜阳定期举办国际性的或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论坛,在阜阳建设“淮河文化传承体验中心”,打造打响以淮河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标识和品牌;
? 将依靠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访问学者、专业进修、定期培训、课题立项等形式,打造一支淮河文化研究的高素质队伍;
? 将立足阜阳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阜师大现有研究基础,着重展开淮河文化基础研究,注重提炼淮河文化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历史贡献、区域经验和当代价值,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 将开展服务有关国家重大战略专题调研和协同创新,加快资源整合,强化应用导向,赋能阜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内容明确
实操路径也十分清晰
记者了解到,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将实体化运行,秘书处(办公室)设在阜阳师范大学,并成立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
主要目标为:将中心建设成为淮河文化研究学术高地、“双创”发展高地、治淮精神弘扬展示的阜阳“客厅”、大河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粮食安全和综合治理的高端智库、所地校合作标杆典范,为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淮河力量。
04
深度挖掘,放大淮河文化声音
挂牌当天,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举行。围绕淮河文化以及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大家畅所欲言。
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挖掘地域文化,淮河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十分重要。中心成立后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基础性研究,提炼淮河文化的标识性概念,构建淮河文化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围绕服务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出一批凸显淮河文化地位的理论文章;要加大淮河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向社会大众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特色,将淮河文化的声音不断放大。”座谈时,卜宪群说。
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魏遥表示,接下来,将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邀请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专家指导,申报一批重大课题,形成一批重要成果,使淮河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淮河文化学术研究的中心和高端智库,推动淮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此外,该中心还将设立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淮河文化研究专栏;积极推动淮河文化传承体验中心建设,将淮河文化公园建设提上日程,为淮河文化传承与发展赋能。
阜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 /文 庞诚 郭海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