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隆起的地面、高高竖起的混凝土墙壁、蜿蜒向前突出并且富有肉感的混凝土屋顶,这样的设计使混凝土的粗糙素材感在太阳光底下演绎出光和影的动人画面。”——安藤忠雄谈朗香教堂[1]
? 2.antoineseguin
朗香教堂的屋顶采用了一种膜状的加肋混凝土薄壳结构,两块曲率复杂的薄壳(6厘米厚(2.36英寸) )在边缘处结合起来,薄壳之间的最大间隙达2.26米(7.41英尺)。整个屋面东南高而西北低呈向上翻的姿态,同时有利于排水——建筑西面有个巨大的滴水口。屋面保持了混凝土拆模后的深灰色,其防水通过结合铝盖板的多层强化的方法来确保。[2][3]
屋面保持了混凝土拆模后的深灰色 ? Esther Westerveld
屋面东南高而西北低 ? Archigeek 拍于 2012年4月14日
1950年原始的模型 image courtesy of Centre Pompidou / Dist. RMN-GP / B. Prévost; ? ADAGP, Paris 2015
向上翻的姿态 ? Jopa Elleul
整个屋顶由两排混凝土支柱支撑,南侧的大而斜,北侧的小而直。偏祭台的采光塔塔身采用了石材砌筑,并冠以混凝土的半圆塔顶。北墙、东墙、西墙的部分填充墙采用了旧教堂的残骸(孚日地区的石材,一来战后物资紧张,二来作为文脉的传承)。
建造中的南墙,可以看到南墙的结构和偏祭台采光塔的材料 photo from Danièle Pauly, “Ronchamp: Lecture d’une architecture”, 1980, Pu de Strasbourg
剖面图 Published in Manual of Section by Paul Lewis, Marc Tsurumaki, and David J. Lewis published b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16). ? LTL Architects
屋顶与墙体脱开近10CM,放置在嵌入墙体16CM的钢筋混凝土柱上
屋顶中空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 Esther Westerveld
教堂的饰面采用了喷射混凝土来实现,由此生成布满颗粒的坚硬且粗糙的表皮,而从内到外都覆以此种喷浆混凝土,并涂上了白色石灰乳。由此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肌理感。“这里所寻求的表面装饰不再是纯洁主义的机器精确性,而是地中海地区民居建筑中的那种点画式的刷白表面纹理。”[4]
? Wojtek Gurak
? Archigeek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 Constantin Philippoff
? Thomas Halfmann
? n_ransome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 victortsu
? Jopa Elleul
? TwOsE
摄人心魂的光影 ? Archigeek
屋顶内部的曲线像一块幕布下垂一样向下弯曲。教堂的长椅由萨维纳(Savina)采用非洲木材和裸露的混凝土创作而成。
? victortsu
室内地面铺砌的划分以模度为依据 ? victortsu
告解室/忏悔室 ?Jean-Pierre Dalbéra
? victortsu
? Ziemowit Cabanek
“马鼻滴水口” ? YELLOW Mao. 黃毛
雨水池 ? Rob Deutscher
雨水池 ? Luke Stearns
北立面的排水口 ? 2.antoineseguin
室外祭坛的木十字架 ? Thomas Halfmann
最后,再以安藤忠雄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
“我知道勒·柯布西耶后期的一系列作品都参照了这些中世纪石造建筑。……(我)走访了一些有名的修道院。我看到的是极限的石质空间。天花板、地板、墙壁都是石头,除了这些加工粗糙的石头之外没有任何素材,整个建筑的内外部都是用石头建造起来的。在各部分中勉强看到的特征就是,耸立在厚实墙壁上方的尖头造型以及穿透2米厚墙壁的极小面积的开口部。在这没有任何装饰物以及表面修饰的空间中,你感受到的只能是划过黑暗的光线以及自己的脚步声。但恰恰是这光和声音构筑了超越奢华的纵深空间感。……那些彻底舍弃的空间、用最少的要素还原的空间能够震撼人类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