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您儿子同事,他让我……”警惕,这种骗局专挑老人下手

今年3月的一天,家住杭州某老小区的王阿姨和老伴吃完午饭,正在洗碗,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并声称自己是“儿子同事”……近日,杭州下城法院判决一起诈骗案件,被告人正是这种专挑家中老人独自在家时,冒充子女熟人上门骗钱的惯犯。

“儿子同事”突然来敲门?

开门之后,王阿姨发现门口是一名戴着红色帽子和蓝色口罩的陌生男子,这陌生男子相当熟络地打起了招呼:“王阿姨,我是您儿子小李的同事小陈。”

王阿姨尚在迷茫之际,“小陈”话锋一转:“今天上门是小李叫我来的,我爸出了车祸急着用钱,我跟小李借了三千块,他身上没现金,叫我来家里拿。”一听是来借钱的,王阿姨立马警惕了起来:“小李没跟我说过这事儿啊。”

“小陈”见状并未离去,而是边掏手机边说:“您别不信,我给小李打个电话好了。”

“喂,小李,我已经到你家里了……”

见“小陈”和自己儿子通着电话,不似作假,王阿姨逐渐卸下了防备心:“这样啊,那你等等,我去拿钱。”从卧室里找出3000元现金递给“小陈”:“回头你还给小李就成。”

然而等“小陈”离开后,王阿姨越想越不对劲,连忙打电话给儿子小李。接到母亲电话的小李也有点懵:“我没有姓陈的同事啊,妈,你不会是被骗了吧?咱们赶紧报警!”王阿姨当即前往派出所报案。

诈骗惯犯多次作案

无独有偶,70多岁的周阿姨家里也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周阿姨,我是您女儿的老同学小陈,跟她借了两千块钱,她让我来家里取。”为了博取信任,“小陈”再一次拿出手机拨打电话。这次的电话没有接通,但随后电话那头打来回电,“小陈”接通后没说几句就挂了,并告诉周阿姨说她女儿希望周阿姨代为处理借钱事宜。周阿姨不疑有他,将2000元现金借给了“小陈”。等女儿下班回家后,两人碰面一说,才发现上当受骗,立刻打了110。

不久,“小陈”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记录显示,“小陈”真名张某,是一名诈骗惯犯,此前已因犯诈骗罪而入狱13次,今年1月刚出狱。

公安侦查阶段,张某始终否认作案。

2020年3月你在哪里?

我在富阳卖鸭蛋。

2020年6月你在哪里?

我在富阳卖鸭蛋。

为什么监控显示你当时出现在杭州市下城区?

我是冤枉的,监控里的人肯定不是我,我当时在富阳卖鸭蛋!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小区及道路监控记录下张某的行踪,通过技术鉴定和被害人辨认,张某最终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依法审理,下城法院以被告人张某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

法官提醒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除了本案这类冒充子女熟人诈骗,更有借助电信网络手段实施的诈骗,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在此要提醒公众:

老年人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家里尽量不要存放大量现金。

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照看父母,多与父母聊聊天,让父母熟悉自己的交友圈,以免诈骗分子利用这点向老人下手。

在此也要正告犯罪分子,切勿心存侥幸,正义的制裁从不缺席。

转发给家里人

谨防上当受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杭州网

系统节能门窗

别墅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品牌

上一篇: “恶魔之花”惊现河南鹿邑
下一篇: “情感挽回大师”套路有多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