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探索杂志 全媒体记者刘振伟
“走村入户,丈量民情。付出艰辛,守住初心。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梨树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印。你用‘绣花’功夫,啃下最硬的‘骨头’。不计个人得失,换来硕果满枝头。为乡亲留住乡愁,让日子更有奔头。”这是2019年8月7日,在“感动南阳”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为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新庄岭村党支部书记杨登中题写的颁奖词,也更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
在方城县拐河镇新庄岭村,一提到党支部书记杨登中,干部群众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多年来倾心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赞不绝口。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干群共同努力,新庄岭村相继获得“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美丽宜居生态村”等称号;他个人也被评为“南阳市十佳宣扬焦裕禄精神支部书记”“南阳市十佳标兵支部书记”“南阳市劳动模范”。
党员眼中的带头人
“新庄岭又有新变化,大路修到了群众家;路边栽上风景树,路灯照亮致富路;千亩梨花竞相开,吸引游客陆续来;群众脱贫致富早,还是党的领导好!”新庄岭村75岁的老党员宁新东,一直用诗歌的形式记述着该村的变化。
新庄岭村在20年前是个有名的落后村,村里群众面临四难:出门难、吃水难、种地难、娶媳妇更难。1999年,33岁的杨登中在党员群众的再三邀请下,放弃镇农修厂的优厚待遇,回到新庄岭村任党支部书记,他这一干就是20年。杨登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群众不脱贫,最后骂的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杨登中自费为52户贫困户购置铝合金水槽,并为贫困人口垫付水费;自费租车为全村贫困户体检,并陪贫困户住院。在他的带领下,新庄岭村走上了快速脱贫的道路。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生活中的杨登中还是一个贴心人。
2015年冬天,村里单身汉王赖娃从脚手架上摔下摔成重伤,送到医院,医生表示治好的希望渺茫。杨登中没有放弃,自己拿出近两万元钱,又筹资10万多元,联系多家医院积极治疗,最终挽回了王赖娃的生命。等王赖娃出院后,他又积极联系民政部门,把他送到了拐河镇敬老院,帮助他安度晚年。
为群众破解一件件难事,他是全村群众生活中的知心人,生产中的指路人。在新庄岭村“有事找书记”早已成为村民的口头禅。
如今,新庄岭村种植经济林1000多亩,昔日的“望天收”,变成了优质田,秃山岭变成了“花果山”,村庄越来越美,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全村群众的收入从二十年前的人均700元,增加到现在的年人均近3万元。正像村标“新庄岭”的寓意一样,一幅民富村美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在新庄岭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