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企业777家 苍南再生棉纺行业涅槃新生

2018-12-13 20:0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艳琼 江帆 通讯员 贾秋慧

全自动化流程,看不到棉絮纷飞,吸尘系统贯穿始终……现代化的生产流程背后是苍南再生棉纺行业的新生。12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温州市苍南县望里镇温州依丰纺织有限公司,发现该企业生产已完成整改,全线配备环保设施,实现行业环境整治。“通过更新车间设备,企业环境明显改善,还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现场负责人董文造感叹道。

苍南县是全国再生棉回收和加工基地,汇集着全国半数以上纺织工业布角料,全县现有企业2400多家,产业人口涉及十万余人,经加工的纱线、布艺等远销世界各地,每年为苍南创造数十亿产值。然而,这项“富民”产业却带来了“扰民”苦恼,不少望里镇居民反映,当地千余户家庭式气流纺织作坊,存在加工时棉絮纷飞的现象,污染空气、河流。

去年9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温期间发现问题后,对苍南县再生棉纺行业提出整改要求:按照“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入园一批”总体思路,加快气流纺整治提升工作,努力解决污染问题。

早在2016年,苍南再生棉纺行业就结合拆违行动开展环境整治。去年9月起,全县打响行业整治攻坚战,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行动方案,对全县棉纺企业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拆、治、关、转”组合拳,拆除一批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企业厂房;今年9月初,该县又进一步掀起再生棉纺行业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拆除187宗71142平方米违规厂房,仓库410宗114505平方米,关停取缔违法违规再生棉纺企业777家,查封泺口机、拼纱机352台,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拳整治企业污染问题,不仅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还能改善城镇环境。”望里镇党委书记丁云勇表示,该镇再生棉纺行业整治分13个片区逐步展开。关停一半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的同时,当地还鼓励低端企业兼并重组,对企业自行拆除设备和厂房、设备技术改造提升、实现开花自产自用等做法给予专项财政补助。

整治提升,有“破”有“立”。眼下,苍南县还在加紧开展集聚入园工作。目前,位于望里镇河口村的苍南循环经济小微企业创业园,新建厂房拔地而起,预计今年农历年底前结顶,届时至少能容纳百家企业入驻生产。同时,望里马鞍小微企业园区已进入挂牌出让公示阶段。“环保吸尘设备已经采购完毕,大家伙就盼着搬进小微园动工了。”胜丰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陶开宋说出了当地企业主们的心声。

“现在窗户想开多大就多大,一点也不担心棉尘问题。”望里镇村民吴小妙坦言,家住再生棉加工点附近,半年前空气中还到处飘浮着棉尘,家里窗户常年紧闭。“作坊拆除后环境明显好转。”据悉,苍南县再生棉纺行业整治将持续推进,今年年底前关停总数一半以上企业,明年年底前确保园外企业全部入园区,违建厂房全部拆除。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隔音门窗

上一篇: 关于限期主动说明问题的通告
下一篇: 关停整改齐齐哈尔严厉整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