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别买油条、天然泉水、蒸蛋糕……贵州曝光22批次不合格食品,你家有吗?2、贵州:量增质升 黔山贵水闯新路3、别再吃了这些食品被抽检不合格
别买油条、天然泉水、蒸蛋糕……贵州曝光22批次不合格食品,你家有吗?
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2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通告显示,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抽检餐饮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糕点、食用农产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8大类食品740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718批次,不合格样品22批次。
不合格食品涉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黄曲霉毒素B1、毒死蜱、镉(以Cd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指标。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贵州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黔春路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安徽聚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蒸蛋糕(乳酸味),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二、贵州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花溪大道分公司销售的芹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三、贵阳云惠万家生鲜超市有限公司渔安新城店销售的、标称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糯玉米花(蜂蜜味),经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检验发现,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四、贵州德旺佳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红小米椒,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五、习水县洪波山泉经营部销售的、标称赤水市金宇山泉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楠洞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六、习水县土城镇兰宇苕丝糖经营销售的、标称贵州省习水县方德苕丝糖有限公司生产的方德苕丝糖(核桃味),经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检验发现,其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贵州省习水县方德苕丝糖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七、仁怀市华联万家购物超市销售的、标称长沙市香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糕(绿豆味),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八、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集贸市场91号(经营者:邓海燕)销售的尖椒,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九、沃尔玛(贵州)百货有限公司六盘水钟山中路分店销售的、标称六盘水黔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组合式方便米粉(贵州花溪牛肉粉),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松桃林新玉小吃店销售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一、标称贵州省松桃百山溪山泉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山溪山泉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二、标称贵州省石阡县清凌山泉水厂生产的清凌山泉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三、贵州众力佳诚超市威宁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鑫宝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猪肝,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四、威宁县盛辉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宜良县匡远镇福兴食品厂生产的玉米虾味片,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五、铜仁市碧江区水晶阁土鸡馆使用的自消毒餐具(盘子),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六、铜仁市碧江区蔡氏餐饮店使用的自消毒餐具(大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七、凯里市顾宜富小吃店销售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十八、标称锦屏县天龙山泉水厂生产的天滋泉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九、标称锦屏县八佰山泉水厂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二十、都匀市芳缘餐饮经营部使用的自消毒餐具(铁盘),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二十一、都匀市芳缘餐饮经营部使用的自消毒餐具(铁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二十二、普安县超群饼屋销售的乔饼(苏麻味),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市(州)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州)市场监管部门应按规定的时限和要求,将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及时向省市场监管局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来源: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来源: 多彩贵州网
贵州:量增质升 黔山贵水闯新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乌蒙深处白云现,牂牁江上巨龙盘。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的建设工地,百米高空之上,桥梁建设者们正为牂牁江大桥建成通车最后冲刺忙碌着。
“只需296根吊索,就可以牢固支撑起这座主跨1080米的世界级高桥!”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正高介绍,企业研发新型合金材料,生产出国际领先的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吊索,改变了此前国内空间结构等重点工程用密封索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从港珠澳大桥到“中国天眼”FAST,再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细数诸多“国之重器”上的“贵州造”钢绳,杨正高骄傲地说:“一次次技术创新与突破,是我们推动更多产品‘上天入地’的底气与竞争力。”
近年来,贵州坚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锚定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发挥大数据先发优势,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贵州贵安新区企业的智能终端生产线。资料图片
数实融合: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
立冬刚过,走进位于贵州省福泉市的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数条小巧灵活的“机器狗”在厂区往来奔跑,“嗅探”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硫化氢的痕迹。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装置保运部经理祁春伟介绍,这款“机器狗”配备有定位模块、热成像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并搭载有可燃和有毒气体探头、雷达系统。
“‘机器狗’不仅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巡检效率和准确性还提高了不少。”祁春伟介绍,结合AI能力实现“机器狗”巡检,只是公司在打造智慧工厂过程中的5G应用探索之一。公司还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引入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危险区域的3D数字孪生、安全作业票证电子化、AI视频识别等系列功能。
站在企业数字化“一网统管”大平台,30多个生产装置的生产参数、调度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等数据在大屏上清晰可见。“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该生产线从灌装到贴标、喷码、套膜、码垛等全环节,设备自动化程度达100%。”指着实时画面上“空无一人”的湿法净化磷酸灌装生产线,祁春伟算起了一笔账:仅这项创新,就实现全年节约成本约80万元。
乘“数”而上,贵州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助力更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贵州上云用云企业突破3万家,融合改造覆盖85%以上的规上企业,数实融合进程整体进入中级阶段。
世界自然遗产—贵州荔波小七孔。资料图片
澎湃的产业新动能,离不开更新的“算力底座”支撑。来到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安超算中心机房内,一台台服务器在机柜内整齐摆放,指示灯光不停闪烁。
“我们的服务器全天候运转,将算力输送至全国各地。”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彭本黔说,自2021年贵安超算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已参与上百部影视作品的后期渲染制作,向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输送算力约3000万卡时。
影视渲染、生物医学、天文气象、建筑抗灾……在贵安超算中心,源源不断的算力正转化为生产力,为千行百业赋能。彭本黔表示:“我们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将算力规模进行二次提升,从‘以存为主’向‘智算优先、算存一体’加快迈进。”
近年来,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数字生产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贵州在建和运营重点数据中心47个,其中大型以上数据中心27个。贵安新区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智算占比超90%,位居全国前列。
富矿精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前如何处理都发愁的副产品,现在给企业增加了20%的利润!”行走在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的胜威集团生产基地内,氨水等原材料储罐一字排开,基地采购部经理刘彦峰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我们正在扩大产能,争取从废料里抱出更大的‘金娃娃’!”
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农民在直播优质稻米丰收场面。资料图片
说起企业“变废为宝”的事儿,不善言辞的刘彦峰瞬间变成“话痨”。原来,胜威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纳米级钛白粉,在生产中会产出大量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以前它们只能被作为‘废物’堆存或另外付费处理,现在可都成了新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刘彦峰说。
贵州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全国前10位,地处黔中腹地的开阳县,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达19亿吨,是全国著名的磷矿主产区。几年前,这家专精现代化工企业正是看中了开阳的“富矿”优势,决心投资贵州,并租赁下了一家经营困难的磷肥企业作为生产基地。
“如果沿用旧设备和产能,继续生产磷肥等初级产品,不仅资源利用率低,而且环评也过不了关。”刘彦峰回忆,胜威集团抓住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风口”,利用传统磷肥生产中产生的七水硫酸亚铁等自有原材料进行精深加工,开拓电池级磷酸铁新产品。
电池级磷酸铁新产品,要求“1吨产品里都不会出现1根头发丝”。为此,企业开始了对老厂区管道、线路和设备的全方位改造升级。可面对巨量资金缺口,大家伙又犯了难。
“贵州正鼓励企业集中力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攻关,充分挖掘矿产资源价值。”关键时刻,开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曾伟带来的好消息,犹如雪中送炭。
“县里为我们配置了两岔河磷矿,又先后指导申报了贵州省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3亿元、其他专项补助资金近1600万元……”没有了后顾之忧,企业开足了马力开展起技术攻关和项目建设。数据显示,2023年,开阳县完成磷及磷化工总产值262.4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4.81%,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87.74亿元,增速26.7%。
贵州紧扣“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位于贵州科学城的中品位磷矿及其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取得22项重大成果,带动实现新品产值超100亿元;贵州能源集团通过优化结构和智能采掘,去年以来原煤产量增长了10.8%;贵阳能矿集团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研发推出了矿产品数字交易平台和“富矿精开宝”App,半年时间就已经有225家企业注册上线,交易额超过11亿元。“富矿精开”战略在黔中大地上催开出更多创新之花。
点绿成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车行苗岭,山路蜿蜒,穿过云雾,千亩连片茶山映入眼帘,在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胡广村,早起的村民杨正科正细致修剪着茶树枝叶:“要想来年春茶品质好,冬天可要看好喽!”
日头渐高,杨正科返回家中,烧起一壶水,聊起了家常:“过去,大家辛苦一年到头,茶叶却卖不上价,小年轻们只能出去打工,荒了不少茶园。”
片刻后,茶香在屋中氤氲,杨正科露出满意的神色:“其实,我们村的茶树可金贵喽!”前来勘察的黔南州农科院和街道工作人员告诉村民,胡广村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野生茶树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发绿茶、红茶和白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如何进万家?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都匀市全力做好茶园管护,提升茶叶品质,不断做优做强都匀毛尖茶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都匀毛尖”品牌名声越来越响,连带着胡广村茶叶的价格翻番。
“现在,村里对野生茶园进行集中管理,种茶不仅有合作社免费提供肥料、统一回收茶青茶叶,还有专家定期指导‘生态茶’种植技术。”顿了顿,杨正科接着说,“村民积极性可高嘞,村里还用‘益林贷’办起了茶叶加工厂。”
“你问‘益林贷’是啥?”杨正科笑着解释起来,“平时除了管好茶园,我们还要守好家门口的这片公益林,这可都是‘绿色银行’嘞!”2022年,都匀市推出“益林贷”绿色金融模式,建立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机制。经过政府、银行、村级集体共同协商,都匀农村商业银行向胡广村发放了首批“益林贷”产品,贷款授信50万元。
作为贵州全省5个生态价值产品(试点)县(市)之一,都匀市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途径,逐渐探索出一条“点绿成金”的新路子。今年4月,在贵州省首批省级林业碳票交易签约仪式上,首批6单林业碳票实现交易变现,其中都匀市成交3单1000吨,成交价值约9万元,交易笔数居贵州首位。
成立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成省级林业碳票综合服务线上平台,制定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管理规则,全省55个单元创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今的贵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植绿、增绿、护绿成为全社会共识。
逐“绿”而行,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更多绿色资源正加速转化为绿色生产力。2023年,贵州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十四五”以来,贵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2%,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下降率位居全国第5。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9日 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别再吃了这些食品被抽检不合格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通告
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
结果显示
21大类食品728批次样品中
8大类食品11批次样品不合格
涉及“真康食品”油泼辣子炒锅巴
“茂腾食品”素面筋
“鼎宏食品”紫薯脆片
“万琴食品”土豆丝
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1批次
生物毒素问题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老胡榨油坊加工自制的花生油,其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5批次
微生物污染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谭佳干调零售店销售的、标称四川阳丰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红老抽酱油,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史德民都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陕西省西安真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油泼辣子炒锅巴(麻辣味),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重庆市涪陵区易生活珍溪雲宾电商服务站销售的、标称云南省昆明茂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素面筋(调味面制品),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国平食品超市销售的、标称河南鼎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紫薯脆片,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关胜华联超市销售的、标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万琴食品厂生产的土豆丝(膨化食品),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批次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长阳铺镇湘北米酒坊销售的高粱酒,其中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刘百彦餐饮店加工自制的油条,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3批次
质量指标不达标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周记榨油坊加工自制的花生油,其中酸价(KOH)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德金生鲜店销售的咸肉(腌腊肉),其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龙源乘风副食超市销售的、标称甘肃省酒泉九眼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五粮陈酿麦麸醋,其中不挥发酸(以乳酸计)含量不符合产品标签明示标准要求。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一、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限量值为20μg/kg。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受到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酱油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5×104CFU/mL,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5×103CFU/mL;《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4CFU/g;《调味面制品》(Q/KMT 0001 S—2021)中规定,调味面制品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4CFU/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 7100—2015)中规定,饼干食品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4CFU/g。酱油、膨化食品、调味面制品、饼干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三、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长期摄入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白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白酒中检出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违规添加以改善口感,也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与配制酒交叉污染。
四、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钾明矾、铵明矾)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按标准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过量摄入铝可能与儿童智力发育障碍、软骨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明矾(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制作过程中使用,但其铝(Al)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mg/kg(干样品,以Al计)。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观感、口感,在加工过程中超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五、酸价(KOH)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等异味,严重超标时会产生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酸价超标的食品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规定,食用植物油(包括调和油)中酸价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食用植物油中酸价(KOH)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主要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GB 2730—2015)中规定,腌腊肉制品中火腿、腊肉、咸肉、香(腊)肠的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最大限量值为0.5g/100g。腌腊肉制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也可能与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七、不挥发酸(以乳酸计)
不挥发酸(以乳酸计)是食醋中总酸的一种,以乳酸为主。不挥发酸(以乳酸计)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该批次样品明示执行标准为GB/T 18187—2000,明示生产工艺为固态发酵,《酿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规定,固态发酵食醋中不挥发酸(以乳酸计)≥0.50g/100mL。固态发酵食醋中不挥发酸(以乳酸计)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发酵工艺控制不当。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
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产品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及时公开所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并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
来源: 义乌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