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创铝合金

文章目录:

1、不要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日本的疯狂掠夺,造成中国深重的灾难2、清末《时局图》君记否?作者心念祖国研制中国第一艘飞艇3、勿忘国耻,日本侵华时的疯狂掠夺,他们什么都抢

不要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日本的疯狂掠夺,造成中国深重的灾难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控制了广大占领区的经济命脉,对日本所需战略资源实施殖民开发,同时根据不同地域和行业,有重点地进行疯狂掠夺,妄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日本掠夺东北矿藏

在中国东北,日本加速了战略基地建设,并调整政策,由日本军部和财阀携手,从一般的农业、资源掠夺转向为以机械、化学、钢铁等产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殖民开发。1937年1月,关东军制订《开发满洲产业五年计划纲要》,决定要大规模发展满洲的煤、钢和汽车、飞机等重工业。5月29日,日本军部提出《重要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大幅度提高了中国东北各项经济指标。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于1937年12月成立后,扩建鞍山钢铁厂,新建本溪特种钢厂、抚顺的煤矿和人造石油厂,并在鞍山、沈阳和大连新建有关机械厂;在兵器生产方面,新建满洲航空工厂、满州飞机株式会社和奉天(沈阳)兵工厂等,日本陆军则于1938年在沈阳新建南满兵器制造厂。

到1942年,中国东北出产的钢材占日本全部产量的近三分之一,铝占日本所需量的近40%。日本所需38种军需物资中,有14种由中国东北供给。侵华日军所需的装备物资补给,大部依赖中国东北提供。中国东北殖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日本战争经济的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大佐就指出倡议日满两国必须建立军事工业。因而,我国于1936年6月制订第一个满洲国产业开发五年计划,1937年1月予以批准,首先执行1937年至1942年的五年计划。

日军控制下的井陉煤矿

在华北地区,日本的经济战略是以华北之所有,补东北之不足。强调在华北、蒙疆地区“以寻求日满缺乏的资源为重点”;在贸易领域使中国对日物资供应“趋于合理”;在农业领域,要求中国栽培日本所需的原料资源。1938年,日本成立“华北开发公司”,收编原“兴中公司”等作为子公司,并增设龙烟铁矿、华北盐业、华北矾土矿业公司等,以经营煤、铁、电力、交通等各行业的经济殖民开发。1940年,日本从华北掠走450万吨煤、30万吨铁矿石,42.8万担棉花。1942,日本从华北掠走的煤、铁矿石、盐和棉花,分别是1939年的1.69倍、9倍、2.65倍和2.89倍。

在华中地区,日本以原在上海等地的殖民企业为基础,于1938年成立“华中振兴公司”,统筹对该地区的经济掠夺。该公司控制了华中地区的水产、蚕丝、煤、铁、电力各业的生产和销售,还直接实施对广大中国人民的巧取豪夺。

在华南地区,日本通过军管直接劫掠,由各种公司或银行等既有机构组织代行。1939年2月10日,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后,即以日本国内派遣的大批“技术人员”,设立“经济局”、“产业试验所”等机构,并组织日本商社前往海南进行“经济开发”,先后设立农场、制糖、橡胶等股份公司20余家。

在掠夺农产品方面,“7.7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中国人食用大米即被定为“经济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日本进一步将“统制”变为强制购销,即推行所谓的“粮食出荷”政策,强迫农民将所产粮食的绝大部分,按最低收购价交售。各地“出荷”的粮食,占总产量的40%~50%。从1939年至1941年,仅“东安省”“出荷”的粮食即达33万吨。在关内,日军每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都将抢粮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每年麦收之际,各地日军都会进行抢粮作战。在日军占领区则,日军则以仅及市价一半的价格,强行征购军粮。所掠夺的粮食除供侵华日军食用,大部分运回日本,以弥补日本国内市场的粮食制缺口。1939年,仅华中地区就有700万石大米被运往日本。1940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00万石。

日本疯狂盗伐中国木材

为了掠夺中国的物资,日本在中国关内先后建立了20余家银行,大量发行没有准备金,只靠日本占领军的刺刀维持“信用”的伪钞,借以压榨中国人民的血汗和财富。此外,日军还于1938年颁布“华中、华南使用军用票之办法”,大量发行根本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票。日本政府还大规模组织走私活动,把过剩的日本货偷运入国统区,套取中国的外汇,或套购日本缺乏的物资。

日本对中国疯狂的掠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很多人却好不悔过。希望我们国人不要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

本文作者:殷杰,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清末《时局图》君记否?作者心念祖国研制中国第一艘飞艇

在原来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上,有一幅绘制于清末的《时局图》漫画,讽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丑态。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第一次见到北上赴京的康有为,就委托他将这幅《时局图》呈奏光绪帝。

《时局图》一经刊发,就在晚清社会引起极大震撼。作者忧国忧民,渴望用漫画唤醒国人。更可贵的是,作者谢缵泰不仅是忧国的漫画家,还是一位一往无前的革命家、实践家。

谢缵泰出生于澳大利亚,后随父亲回到香港。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给予他极大的刺激。1895年,他一面加入孙中山的兴中会,参与发动广州起义;一面开始研发“中国号”飞艇,作为日后中国军队的参战武器。

两年后,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列强随即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有识之士无不为亡国灭种而忧心如焚。谭嗣同在《有感一章》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6岁的谢缵泰则决定以漫画为武器,绘制一幅《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醒国人。

《时局图》以简易中国地图为背景。东北、华北位置,画着一头凶猛硕大的北极黑熊,暗指当时的沙俄;长江流域中下游,画着一只凶猛的老虎,象征英国。在两广、云南,画着一只巨大的蛤蟆,暗指法国;在东边,日本妖怪伸出一条线,牢牢抓住台湾;中国东南面的台湾与菲律宾之间,一只凶猛老鹰飞来,暗指美国。此外,在中国地图的下部,作者画着西方其他列强的国旗以及代表这些国家的动物形象。画面上还有几个颟顸无能、昏睡不醒的清朝官吏形象。

谢缵泰的漫画一出,就引起读者高度关注。著名诗人黄遵宪将《东亚时局形势图》悬挂在自己家中,并在上面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他还在时局图东西两侧题写八个大字:“不言而喻,一目了然。”黄遵宪还用通俗的歌谣形式创作了《出军歌》《军中歌》《旋军歌》共计24首爱国诗篇。梁启超读了黄遵宪诗歌后说:“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蔡元培说:“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

谢缵泰在绘制《时局图》的同时,也没有中断飞艇的研制。

谢缵泰认为如果有飞艇参战,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不至于遭到全军覆灭的命运。

早在“中国号”飞艇设计之初,谢缵泰便将设计方案上呈清廷,希望获得朝廷支持。但谢缵泰的设计方案最终被打入冷宫。后来他在飞艇爱好者英国人墨克西的支持下,才最后研制成功。

1899年,谢缵泰终于研制出“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全身制造材料为铝,艇身悬挂于气囊之下,艇身前后装备有由电机带动的螺旋桨。

据时人记载:“谢氏之艇纯以铝制,渠谓在战争时,其雪茄式之气球亦可以铝包之,以免炮弹之射击……其推行机之力,每小时能行六十英里至百英里”。

谢缵泰的飞艇成功试飞后,清廷依旧没有予以必要的关注。但早在“中国号”飞艇设计之初,谢缵泰便将设计方案上呈清廷,希望获得支持。但谢缵泰特意在飞艇上喷绘“CHINA”字样,悬挂上中国黄龙国旗,表达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

勿忘国耻,日本侵华时的疯狂掠夺,他们什么都抢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控制了广大占领区的经济命脉,对日本所需战略资源实施殖民开发,同时根据不同地域和行业,有重点地进行疯狂掠夺,妄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日本掠夺东北矿藏

在中国东北,日本加速了战略基地建设,并调整政策,由日本军部和财阀携手,从一般的农业、资源掠夺转向为以机械、化学、钢铁等产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殖民开发。1937年1月,关东军制订《开发满洲产业五年计划纲要》,决定要大规模发展满洲的煤、钢和汽车、飞机等重工业。5月29日,日本军部提出《重要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大幅度提高了中国东北各项经济指标。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于1937年12月成立后,扩建鞍山钢铁厂,新建本溪特种钢厂、抚顺的煤矿和人造石油厂,并在鞍山、沈阳和大连新建有关机械厂;在兵器生产方面,新建满洲航空工厂、满州飞机株式会社和奉天(沈阳)兵工厂等,日本陆军则于1938年在沈阳新建南满兵器制造厂。

到1942年,中国东北出产的钢材占日本全部产量的近三分之一,铝占日本所需量的近40%。日本所需38种军需物资中,有14种由中国东北供给。侵华日军所需的装备物资补给,大部依赖中国东北提供。中国东北殖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日本战争经济的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大佐就指出倡议日满两国必须建立军事工业。因而,我国于1936年6月制订第一个满洲国产业开发五年计划,1937年1月予以批准,首先执行1937年至1942年的五年计划。

日军控制下的井陉煤矿

在华北地区,日本的经济战略是以华北之所有,补东北之不足。强调在华北、蒙疆地区“以寻求日满缺乏的资源为重点”;在贸易领域使中国对日物资供应“趋于合理”;在农业领域,要求中国栽培日本所需的原料资源。1938年,日本成立“华北开发公司”,收编原“兴中公司”等作为子公司,并增设龙烟铁矿、华北盐业、华北矾土矿业公司等,以经营煤、铁、电力、交通等各行业的经济殖民开发。1940年,日本从华北掠走450万吨煤、30万吨铁矿石,42.8万担棉花。1942,日本从华北掠走的煤、铁矿石、盐和棉花,分别是1939年的1.69倍、9倍、2.65倍和2.89倍。

在华中地区,日本以原在上海等地的殖民企业为基础,于1938年成立“华中振兴公司”,统筹对该地区的经济掠夺。该公司控制了华中地区的水产、蚕丝、煤、铁、电力各业的生产和销售,还直接实施对广大中国人民的巧取豪夺。

在华南地区,日本通过军管直接劫掠,由各种公司或银行等既有机构组织代行。1939年2月10日,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后,即以日本国内派遣的大批“技术人员”,设立“经济局”、“产业试验所”等机构,并组织日本商社前往海南进行“经济开发”,先后设立农场、制糖、橡胶等股份公司20余家。

在掠夺农产品方面,“7.7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中国人食用大米即被定为“经济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日本进一步将“统制”变为强制购销,即推行所谓的“粮食出荷”政策,强迫农民将所产粮食的绝大部分,按最低收购价交售。各地“出荷”的粮食,占总产量的40%~50%。从1939年至1941年,仅“东安省”“出荷”的粮食即达33万吨。在关内,日军每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都将抢粮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每年麦收之际,各地日军都会进行抢粮作战。在日军占领区则,日军则以仅及市价一半的价格,强行征购军粮。所掠夺的粮食除供侵华日军食用,大部分运回日本,以弥补日本国内市场的粮食制缺口。1939年,仅华中地区就有700万石大米被运往日本。1940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00万石。

日本疯狂盗伐中国木材

为了掠夺中国的物资,日本在中国关内先后建立了20余家银行,大量发行没有准备金,只靠日本占领军的刺刀维持“信用”的伪钞,借以压榨中国人民的血汗和财富。此外,日军还于1938年颁布“华中、华南使用军用票之办法”,大量发行根本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票。日本政府还大规模组织走私活动,把过剩的日本货偷运入国统区,套取中国的外汇,或套购日本缺乏的物资。

日本对中国疯狂的掠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很多人却好不悔过。希望我们国人不要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

本文作者:殷杰,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

上一篇: 兴仁市“铝税之家”服务站 打造稳定发展“优环境”
下一篇: 兴化安丰酒店电话号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