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拟吊销营业执照威海这130家单位被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2、21硬核投研丨“火红”的磷酸铁锂:上市公司疯狂跨界扩产 2023年产能或面临过剩节点?3、104亿拿下第二个磷矿“浪奇存货门”当事人的烂摊子,四川路桥来收拾
拟吊销营业执照威海这130家单位被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0日讯 近日,威海市环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公告。经查,下列单位开业后已经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该行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十六条“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吊销营业执照。”规定的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行为。本机关拟对下列单位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因与下列单位联系未果,现依法向下列单位公告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限下列单位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到环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取,逾期则视为送达。联系人:刘冉冉;电话:0631-5260331,联系地址:威海市环翠区青岛北路50-3号。
拟处罚单位名单:
威海皓升餐饮有限公司
威海魁鼎食品有限公司
威海市鑫佳顺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天和楼宇设备有限公司
威海西南刀具销售有限公司
威海谊安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威海臻纪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威海众源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鸿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威海佳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威海六合川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晟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盛隆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威海鼎峰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艾尔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宏亮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威海蓝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威海童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广惠汽车轮胎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华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威海琳瑛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威海千里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威海呼伦湖酒业有限公司
威海静泽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鸣威嘉广告有限公司
威海统省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威海浩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智茗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尚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威海博景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市昆嵛人家饮食有限责任公司
威海友方渔具有限公司
威海市馥华园餐饮有限公司
威海明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骏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依泽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市宁宇宝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和顺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市润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鹏宇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威海永平装卸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市金江制衣有限公司
威海华英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车饰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洁友家电有限公司
威海永固门窗有限公司
威海居然之家建材广场管理有限公司
威海市雪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威海达旺海藻开发有限公司
威海支点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益顺康蜂业有限公司
威海东泓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威海亚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威海宝宇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盛泉养老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宏杰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市沃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祥宝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威海市朋来置业有限公司
威海惠能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三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威海泰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威海宏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威海天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兴菲珠宝有限公司
威海迭代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威海富鑫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威海润康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佳鼎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润掘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银海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莱娜诗服装有限公司
威海三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威海兴发娱乐有限公司
威海恒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市镓铟金属靶材有限公司
威海向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威海百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威海新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志平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市培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八十七度密码餐饮有限公司
威海市华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市水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暮雪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桑德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普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广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威海瑞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威海海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市天虫网吧有限公司
威海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威海易拓财富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三资粮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尚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敬博服装有限公司
威海万纬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尚一进出口有限公司
威海尚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威海宇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威海市凡人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威海市宝明电子有限公司
威海永盛家具有限公司
威海市环翠区鑫堂网吧
威海上琳服饰有限公司
威海新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威海日跃置业有限公司
威海顺天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威海龙浩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盛德国际医院有限公司
威海燕珊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市三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威海弘高服装有限公司
威海鑫福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威海均振光电子有限公司
威海东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秦海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威海平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威海汇力达电气有限公司
威海东涛商旅咨询有限公司
威海市尊帅水电暖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威海市谦益祥服装有限公司
威海浩洋渔具有限公司
威海朱湖电子有限公司
威海柏灿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睿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孚叶贸易有限公司
威海市春意网吧
威海丰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附件:130户拟吊销企业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21硬核投研丨“火红”的磷酸铁锂:上市公司疯狂跨界扩产 2023年产能或面临过剩节点?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 董鹏 成都报道
锂矿争夺互相截胡,动力电池被“赌性坚强”引领,中游材料又在疯狂“内卷”……
在石大胜华公布投资建设电解液、六氟磷酸锂项目后,市场上便有人将其评价称“华鲁恒升投产DMC,抢石大胜华的饭碗。石大胜华投建电解液和6F,要和天赐、多氟多抢市场,加速内卷吧。”
既是内卷,也是一次行业外部资本的争夺。能源变革大趋势下,行业内、外部企业都想分一杯羹,而电解液也并非争夺的唯一焦点。
磷酸铁锂,年内最为炙手可热的动力电池材料,因装机量猛增并反超三元电池,成为了上市公司投资与跨界的焦点。
11月8日,钴业龙头华友钴业公告,与兴发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北宜昌合作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另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不完全统计,8月至今,已有10家上市公司计划投建磷酸铁锂项目,其中不包括未确定投资金额的华友钴业,其他公司合计投资金额便已超过300亿元,共涉及205万吨磷酸铁、101万吨的磷酸铁锂产能。
这是什么概念?
百川盈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国内磷酸铁锂产能、产量分别为20万吨、12万吨左右,至今产能增加至60至70万吨,全年产量则有望突破40万吨的水平。
年内产能已经翻倍增长后,仍然有百万吨级别的拟建产能在下半年发布,嗅觉最为敏锐的产业资本投建逻辑是什么?这是否又意味着磷酸铁锂的产能即将过剩?
磷酸铁锂的逆袭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至今演变出的两大主流产品一是三元电池,二是磷酸铁锂电池。
二者,各有优势和劣势,综合性能方面三元电池更强,但是成本更高。
国内补贴力度大时,三元电池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不过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车增长转向市场化增长后,降成本才是主旋律。
于是,磷酸铁锂电池今年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反超三元电池。
相应的,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需求随之暴增。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9月,国内磷酸铁锂需求量达25.32万吨,同比增长227.54%。
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才有了去年磷酸铁锂产量不过12万吨,今年全年却有望突破40万吨相匹配的一幕。
需求增长,叠加碳酸锂等成本端的抬升,磷酸铁锂价格随之大幅上涨。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0年低点时,磷酸铁锂不过3.4万元/吨,至今已升至8.8万元/吨,升幅落后于锂盐,但是拉涨力度同样可观。
只是,相较于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磷酸铁锂生产环节似乎算不上一个“好买卖”。
“(电池)材料这个环节,基本就是挣个加工费。”百川盈孚分析师季泽伟作出如上评价。
根据他测算的结果显示,虽然每家企业成本控制存在差异,但是按照原料测算成本,目前磷酸铁锂原料成本至少在8.2万元/吨左右。
相当于,每吨磷酸铁锂的毛利润不过6000元。
对于锂盐企业而言,这点利润空间可能看不上,但是所处的行业不同,看待价格和利润的角度自然不同。
尤其是对于很多周期性行业的公司而言,很多产品市场价都没超过1万元。加之其传统主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新能源汽车相对确定性的增长,无疑为这部分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纵观上述8月以来宣布投产的上市公司,可大致分为新能源材料企业、具备资源的磷化工企业,以及其他化工企业。
其中,新能源材料类企业,包括了华友钴业、川能动力,其项目对应资源分布为兴发集团和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磷矿资源,以此建设磷酸铁锂项目。
云图控股,则是此前的新都化工,复合肥生产企业之一。今年9月初,也已宣布年产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相关配套项目。
相比之下,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则属于钛白粉行业龙头,而两家公司亦不约而同选择投建磷酸铁锂产能,显然这是具备一定行业逻辑的。
龙佰集团,2020年钛白粉产能101万吨,近期宣布将新建20万吨,远期总产能达121万吨,已经处于全球同业绝对一线梯队。
市场容量,不会允许公司不限制地扩产,保证主业稳定基础上适当延伸才能获得新的增长,而磷酸铁锂又与公司原有主业形成交叉。
采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钛白粉,每吨可以产生近3吨硫酸亚铁,作为固废处置困难,但是经过处理之后却可以用于生产电池级磷酸铁、磷酸铁锂。
相比于其他企业,这类企业至少在磷酸铁锂的铁源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2023产能面临过剩节点?
产能过剩的前提是,供应与需求的不匹配。
虽然年初至今国内磷酸铁锂产能、产量均出现大幅增长,但是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供需关系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先说需求端,“总盘子”持续扩大。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7万辆,续创历史单月销量纪录,前9月合计销量为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全年销量大概率超过乘联会等机构240万辆的预期值。
结构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拓展又要求成本的下降,于是更多企业开始转向“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市场销量数据也在证明,不具备续航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完全可以满足部分需求,这从五菱宏观MINIEV的巨大成功和特斯拉、小鹏,以及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便可看出。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结构呈“纺锤形”布局,20万元以上级别被特斯拉、小鹏、理想等品牌占据,5万元以下则是五菱的天下。
但是,今年9月比亚迪秦、宋两款插混车型和比亚迪秦纯电车型迅速放量,并跻身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第4至6位,而公司又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拥趸,也极大带动了磷酸铁锂的需求。
虽然近期业内再次传出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的新进展,但是在未实现大规模装机前,磷酸铁锂占据优势的趋势短期难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再来看供应端。虽然华友钴业等公司下半年宣布了密集的扩产计划,但是产能的释放并非一蹴而就。
其中,很多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尚处于意向性协议、设立合资公司,或者是董事会刚刚审议通过阶段,项目尚未启动建设。
对此,季泽伟指出,磷酸铁锂产能的建设周期需要1年到1年半左右,“国内很多新建产能是今年下半年才公布,等到其产能释放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底或者2023年。”
还有一个细节,看似动辄20万吨、50万吨的新建产能看可观,但是具体实行时是分批投建、产能无法集中一次性释放。
仅以龙佰集团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为例,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5万吨,三期为10万吨。
华友钴业与兴发集团的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目前也只是处于框架协议阶段。对此公司亦在公告中表示,“近期市场上发布的磷酸铁锂投资计划较多,可能导致未来磷酸铁锂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品价格存在下滑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规划及预期收益。”
所以,真正能够在2022年释放的产能,与上述跨界的行业外部企业没有太大关系,若后期行业景气度发生变化,很多二期、三期项目的产能也不会如期释放。
“锂、磷等原材料方面也有一定制约。磷矿资源不缺,但是目前存在一定电池级产品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季泽伟表示。
而就2022年来看,供给主力的澳洲矿山锂辉石供给弹性有限,供给端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好转。
综上,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2022年磷酸铁锂供需仍然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至于产能过剩何时出现则需视供给端产能释放节奏而定。
另据季泽伟反馈,从与业内的沟通情况来看,预计2022年还能维持相对紧缺的状态,但是如果2023年有几百万吨的产能释放,将加速产能过剩节点的来临。
从成本比拼到“合纵连横”
有机构测算结果显示,按21H1原料市场均价核算,相比铁源外购企业,铁源自给可节省单吨成本1676元。
钛白粉企业投建磷酸铁锂产能的优势是铁源,磷化工企业的优势则是磷源,可归根到底都是采用既有的产品,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相比之下,一些更为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
“磷酸铁锂的门槛并不算高,成本比拼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很多新进入的企业而言,产品出来后,如何进入客户的供应体系更为关键。”季泽伟指出。
现阶段的供需状态是,动力电池材料与厂家、车企之间的深度绑定与联合。
比如,一家磷酸铁锂生产商,下游客户动力电池厂家锁定自身部分车企的同时,还会指定其磷酸铁锂中锂盐原料的供应商。
上述供需格局下,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足够强大,能够挤占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原有龙头的市场,另一种则是直接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绑定,通过进入其供应体系,直接将新建产能的市场锁定。
第二种方式,显然最为安全保险。下半年各家上市公司的新建项目,似乎也验证了上述判断,往往一个项目便云集了资源方、技术方和需求方。
湖北宜化前期拟定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中,其合作方为宁波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的镍、钴、锂、磷等资源的布局落地和电池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川能动力的磷酸铁锂项目,更为典型。
具体方式为设立合资公司,设立初始注册资本为5亿元,后续各股东方按出资比例增资至10亿元。
其中,四川路桥、川能动力方面各67%和20%,马边彝族自治县禾丰国有资产有限公司以无形资产入股12%,比亚迪则持股比例则仅为1%。
持股数量过低,看似用处不大。
但是对该项目而言,却与国内最大的需求方之一比亚迪形成了股权联系,有助于产品进入其供应体系中,比亚迪则通过外部的股权合作,又新增一部分动力电池材料的潜在来源。
华友钴业等新材料供应商,由于早前进入动力电池供应体系中,新建产能的市场也较有保障。
相比之下,具备磷矿资源,借机转到动力电池材料领域的复合肥生产企业,未来则会可能面临市场拓展的问题。
磷酸铁锂市场供应紧张时,可能还不是很突出,但是一旦供需转向平衡,市场竞争将明显增加。
这也是部分上市公司投建磷酸铁锂产能的风险点。
市场好,啥事没有,市场转坏,产能释放都是两说,这一切都要看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脸色”行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104亿拿下第二个磷矿“浪奇存货门”当事人的烂摊子,四川路桥来收拾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魏亚霖
6月13日,A股动荡下跌,Wind磷化工指数逆势上涨2.26%,其中司尔特(002538.SZ)涨停,云天化(600096.SH)、兴发集团(600141.SH)跟涨超5%。
然而,新晋“磷概念股”四川路桥(600039.SH)出现高开低走,尽管集合竞价阶段一度触及涨停,但最终收跌0.18%。
上周五(6月10日),四川路桥披露,公司已经被确定为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川公司”,所在地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破产重组投资人,本次交易总金额约为10.4亿元。
这也是继四川马边县磷矿之后,四川路桥到手的第二处磷矿,公司的新能源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
6月13日,四川路桥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预计年底就可能复产,因为金川公司的设备老旧,达不到现在的标准,需要技改,但不是完全不能用了。”
据公开资料,四川路桥的第一大股东为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9.09%),实控人为四川省国资委。蜀道投资集团系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5月新设合并组建而成,总资产逾万亿元,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川路桥、四川成渝(601107.SH/00107.HK)、蜀道装备(300540.SZ)。
图片来源:pixabay
10.4亿接手“浪奇存货门”当事人烂摊子
四川路桥入主金川公司的路稍显坎坷。
2021年8月15日,四川路桥董事会同意受托管理会东国资公司持有的金川公司5%股权,并表示“该受托管理是为后续介入金川公司的管理并为进一步合作做出的安排”。
公司还因为上述公告收到了交易所问询函。在之后给交易所的回复函中,四川路桥披露,将以合适方式参与金川公司的破产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金川公司另外95%股份的实控人为姚之琦,此人即广州浪奇(000523.SZ)“5亿存货门”的当事人之一。
2020年12月,广州浪奇公告称,相关仓储公司实际控制人姚之琦因涉嫌犯罪目前已被广州警方立案侦查。按照四川路桥的上述回复函,姚之琦涉及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挪用公款、行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案,被广州市南沙区监察委员会调查,并已经移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1年10月,四川路桥被确认为金川公司重整投资人,拟投入1亿元投资款。2022年3月3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收购议案,但出于商业机密需要,暂缓披露直到6月10日。
图片来源:四川路桥公告
根据收购议案,四川路桥拟投入资金约10.4亿元。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解释道,此前的1亿元投资款是参与重整公开招募需要,此次披露的10.4亿元才是并购金额;另外,其中4.3亿元是用于清偿金川公司债务,未来将不会再介入债务纠纷。
在过去一年里,四川路桥已经在磷资源、磷酸铁锂上多次布局。
2021年8月,四川路桥在回复交易所时还表示,“公司目前不具备标的公司所涉及的黄磷生产管理经验和能力,也没有相关人才储备。”
两个月后的10月28日,川能动力(000155.SZ)公告,拟与四川路桥、比亚迪(002594.SZ)、马边彝族自治县禾丰国有资产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综合开发马边县磷矿资源及磷酸铁锂项目。其中四川路桥为第一大股东,占比67%。
同一日,川能动力还与四川路桥签订了《股权交易意向协议》,拟向四川路桥转让所持能投锂业5%股权——能投锂业即四川省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的开发主体。
对于新并购的金川公司,上述四川路桥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将来金川公司复产后的磷矿石将优先内部使用,也可能外售,取决于实际生产情况。“预计年底就可能复产,因为金川公司的设备老旧,达不到现在的标准,需要技改,但不是完全不能用了。”
母公司全面布局新能源
当前,磷矿资源正处于价格高位。生意社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月里,高品位磷矿石价格从726元/吨,已经上涨到接近1000元/吨。
在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李子卓看来,磷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其在6月13日研报中表示,在供给方面,磷矿石产量持续收紧,企业外售进一步缩减,2021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为1.03亿吨,较2016年高峰下降近30%;在需求方面,磷矿石是磷肥与磷酸铁锂的上游原料,新能源车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和农作物价格上涨都对磷矿石需求形成支撑。
图片来源:生意社
今年3月15日,四川路桥接受机构调研时称,与川能动力等的合资公司正在开展矿权变更及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但尚未开展实际经营;在人员及技术方面,公司有一定的储备,后期将通过市场化方式进一步引进。
在该调研中,四川路桥还表示,拟利用现有的高速公路资源拓展分布式能源。
时代财经注意到,《四川日报》今年2月曾报道,四川路桥母公司蜀道集团“通过资源配置,利用‘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配套光伏、水电等新能源项目”。
除了四川路桥以外,蜀道集团旗下的另外两家上市公司也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业务。在今年5月的一则智库产业研究项目招标公告中,蜀道集团明确提出“矿产、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事关集团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蜀道集团官网
相比“蜀道装备”,公司改名前的证券简称“深冷股份”或许更广为人知。其一直都被业界视为氢能产业链的重要公司,具备制氢、氢液化、氢储运及加注等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并正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和产品应用。
今年4月20日,蜀道装备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1年5月公司与蜀道服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打造氢能源示范工程、参与“成渝氢走廊”建设、服务区综合能源站建设等。
天眼查显示,蜀道服务集团第一大股东为蜀道集团(51.32%)。另据公开报道,蜀道服务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2021年已经在17条高速公路上修建了80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
蜀道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四川成渝的主营业务是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在2021年年报中,四川成渝披露,公司正逐步推动经营业务与新能源汽车服务接轨,开展交通运输装备清洁升级,努力做好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天然气加气站等新能源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