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导致方舱医院建设增加,箱式房屋需求量猛增。作为箱式房屋北方最大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安县兴隆宫镇各箱式房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产线全开保障生产,全力确保订单供应,助力疫情防控。
“咱们各个企业要顶住压力,开足马力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最大力量保障方舱医院建设供应,让兴隆宫高质量的箱式房在疫情防控中贡献力量。有任何困难,找政府,我们会帮忙到底。”文安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建国在参加兴隆宫镇箱式房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时说的话,为在场的每一位企业负责人吃下了一粒“定心丸”。“全力生产,保障供应”八个字,精准体现了疫情以来兴隆宫镇箱式房企业的工作状态。
为确保箱式房快速、安全运抵目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兴隆宫镇积极同文安县防疫办、科工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协同配合,通过协调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明、调配生产物资、上门核酸检测、闭环管理企业等措施,打通生产梗阻,优化产业链条,切实做到“开绿灯,防疫情,保生产”。
各箱式房企业在恢复生产之前,签订《疫情期间企业生产承诺书》,明确自身对员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等方面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生产期间员工防护措施、消杀、防疫物资储备、人员管控、紧急情况处理等工作要求,并认真遵照执行。对于到域外执行运输、安装任务的人员,根据《疫情期间出差员工管理办法》,两人一组,结伴出差;出发前派遣专人陪同进行核酸检测;每日联络报备,报告行程;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安抚出差人员情绪;返程前提前报备,返程后按照要求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为切实有效防范疫情,保障企业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生产作业,按照《文安县疫情封控期间工业企业管控十条措施》《兴隆宫镇疫情防控期间供应保障生产企业防控管理措施》要求,各箱式房企业采取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封控,厂区封闭、严禁出入,无特殊情况员工不得离开宿舍。全员健康监测,建立员工台账,每日早晚2次检测记录员工体温,及时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保障职工生活,安排专人负责订购日常用品,由商超进行无接触配送;加强环境管理,每日对室内场所通风2至3次,每天早、晚2次全面消杀并做好记录,员工佩戴防护口罩,错峰就餐,取餐设置一米线。规范保供生产,合理安排驻厂员工工作时间,避免人员集中,严防发生安全、环保事件。严管运输车辆,查验司机24小时内核酸证明及健康码、行程码,登记车辆、司机信息,进入厂区前对车体进行全面消杀。进入厂区后,司乘人员佩戴口罩,不得下车,不得在厂区内活动,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卸货(装货),由企业负责向县域外运输车辆司乘人员提供食物、水果、饮用水等,严禁中、高风险地区车辆进入。落实驻场制度,各企业配合驻场人员做好封控措施落实、内部情况汇总、工作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坚持每日报告,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报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强化思想疏导,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及情绪安抚工作,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应员工诉求。
在文安县永华箱式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多台起吊机等大型设备同时作业,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钢铁辊压成型、焊接打磨、静电喷涂、组装、装车……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仓库车间,各部件整齐堆放,工人们正在装车,完毕后就能驰援疫区。今年3月份,永华箱式房有限公司生产的近3000个箱房分别驰援吉林、山东和廊坊等地的方舱医院建设。企业全体人员“两班倒”,昼夜开工,成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既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良传统,也是企业应当尽到的社会义务。现在我们实施闭环管理,全体员工扎根公司,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保障生产线高效运转。”永华箱式房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齐说。
在河北宁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王柳明表示:“同心抗疫,义不容辞。我们承接了3000多套箱式房订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多亏了镇政府帮助我们协调生产原料和运输车辆,并且同其他企业协调调拨库存,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所有生产线采取‘换人不停工’的方式开足马力24小时生产,全力保障供应。”
本轮疫情以来,兴隆宫镇各箱式房生产企业累计接到上海、长春、廊坊、邯郸等疫情发生地订单14000余套,其中12000套箱式房已陆续运往各地,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兴隆宫镇有箱式房企业18家,从业人员600余人,门窗、配件、运输等产业上下游等相关从业人员1600余人,年产箱式房13万套,年营业收入达1.5亿元,产业规模还在持续扩大。
(记者 马越 通讯员 王猛 编辑 李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