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水泵厂厂址在武威市黄羊镇靖边街,距兰新铁路黄羊镇站和兰新公路两到三公里,交通便利。
该厂系1970年10月9日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直属企业,定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水泵厂,设计能力为年产深井泵500台,中井泵3000台,离心泵及其相应配件2000件。
1973年移交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管理,更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水泵厂。
1975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该厂移交武威地区管理,更名为武威地区黄羊镇水泵厂。
1978年收归省农垦局管理,更名为甘肃省国营黄羊镇水泵厂。
进入八十年后该厂经济效益下滑,于是利用现有金加工设备优势,增加生产钢门窗项目,此后又增设轧钢生产线,此举为适应当时房地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1985年8月19日,省农垦总公司批准甘肃省国营黄羊镇水泵厂增名甘肃省国营黄羊镇轧钢厂,一厂二名。
1987年10月5日,省农垦总公司将甘肃省国营黄羊镇水泵厂更名为甘肃省武威水泵厂。
1988年2月9日,省农垦总公司又将甘肃省国营黄羊镇轧钢厂更名为甘肃省武威轧钢厂。仍为一厂二名。
该厂建筑总面积2.7372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1.2798万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1.1181万平方米,由于建厂之后连年亏损,生产经营项目变化较大,1980年水泵项目停产,相继改产钢门窗、轧钢、电石等。
目前拥有钢门窗、250轧钢、200轧钢、电石、铸钢、机械加工等6个车间,动力机械总能力2476千瓦,主要生产设备178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62台,锻压设备15台,铸造设备4台,其它各类设备97台。
有年产1万吨的轧钢机、年产1800吨的电石炉和年产200吨锰钢的电弧炉。固定资产净值365.18万元。主要产品有电石φ14一φ28螺纹钢和圈钢,空实腹钢门窗和锰钢件。电石和螺纹钢部分已达到部颁二级产品标准。
该厂至八十年代末共有总人口548人,其中职工327人,工程技术人员10人。
1988年产电石1700吨,各类钢材2000吨,钢门窗1万平方米,锰钢件110吨。产值552万元,上缴税金25万元,盈利25万元。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该厂基本进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至1997年后基本完全停产,工人下岗,设备厂房闲置。
此后厂里仅有几个留守人员,负责离退职工和厂区资产的管理,现靠部分厂房和设备出租的收益,维持人员管理费用。
该厂现名甘肃武威腾利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于两年前交由黄羊河农场管理。
曾经在甘肃河西地区声名远播的兵团黄羊镇水泵厂,如流水落花,繁华不再,一切归于平静。
附:国营武威水泵厂(武威轧钢厂)历届领导名单:
厂长:
胡文藻(1970—1971年)
李荣(1971—1973年)
洪勇(1973—1976年)
袁树棣(1977—1981年)
王吉录(1982—1984年,1988—)
孟宪臣(1985—1987年)
党委书记:
胡文藻(1971—1973年)
王锡斋(1977—1981年)
孟宪臣(1982—1984年)
王吉禄(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