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今昔 看他们一路走过的青葱岁月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对于每一位警察来说,脚下的从警之路都是不平坦的。但一路走来,对这一身藏蓝色的执着和热爱,让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5年,10年,20年,40年。流过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

一组对比照,看到了现在仍奋战在公安一线的老同志当年青涩的风采!

1985年,魏清华从警校毕业后,便进入了公安队伍,这一晃就是31年。

人生中第一次出现场,就是一个凶杀案。死者被人从悬崖上抛尸,血肉模糊的场面让不少男警都忍不住皱眉。魏清华忍着翻腾的胃,一丝不落的把笔录做好。

在从警20余年后,魏清华没想到,再一次和尸体打上了交道。2007年,魏清华任职越城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教导员,在水上派出所,接的最多的就是溺水事件的警情。有个冬天的晚上魏清华值班,半夜所里接到了溺水警情,魏清华在呼啸的北风中和同事整整打捞了一夜。

如今,51岁的魏清华,退居二线,成为越城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但工作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学校、医院里,还时不时能见到她走访检查的身影。

“我在这里开始我的警察生涯,我也将在这里离开警察队伍,作为一个民警,是我最骄傲的事。”邹关富面带笑意说道。

1981年,绍兴袍江公安分局老民警邹关富到马山派出所参加了公安工作,那时候马山派出所还叫马山区公所,那时候从市区到马山镇需要做两个小时的航运公轮,那时候出警全靠走路,那时候办案全靠案件推理寻找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

2011年4月,袍江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受害人称自己被张某合同诈骗,血本无归。邹关富立刻开展了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是一个精于钻合同法律漏洞的高智商犯罪人员,其先前发生过两起诈骗,外地警方均因证据不足,对他束手无策。邹关富连同其他民警展开了历时半年的调查,到舟山、萧山、海宁多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最终将张某送入了监狱。

邹关富从警36年,三进三出马山派出所,对马山派出所有着特殊的情怀。在所里工作,有时一住就是1个月,想要回家看看还得趁去市区开会的机会。在2009年获得“浙江公安百名优秀基层民警”的光荣称号。

这是一个年轻俊朗的青年身着89式警服站在长城之上,他的名字叫周迪云,照片拍摄于1991年11月24日,那一年他25岁,从警五年。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高端的技侦手段,没有满城密布的电子探头,我们靠什么破案,专靠我们民警的眼睛还有老百姓的眼睛!”1987年周迪云参加工作,仿佛带我们回到了抓捕犯罪分子的年代。

1988年六月份的一天,在直埠直下村一居民家中失窃现金3000元,这笔“巨款”是受害人刚刚收进的货款。接到报案后,参加工作不久的周迪云跟着师父赶到现场。通过仔细现场勘查,他们在进户门把手上发现踢门的脚印,从脚印的高度及着力点初步判断出嫌疑人的性别身高等特点。

在受害人再次清理失窃财物的时候突然发现还少了几件女式内衣,这也为侦破案件提供很关键的线索。周迪云挨家挨户地摸排,终于在三天内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嫌疑人家中灶台下找到了赃款,如数退还给了当事人。

如今51岁的周迪云是诸暨市公安局工业新城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主要管辖农贸市场、上海城等辖区。

面对着青涩的自己,周迪云说:那一年他25岁,那一年他被评为绍兴市基层基础工作青年标兵,那一年他身着警服登上长城立志当“好汉”;如今从警30年,他还在“好汉”的路上继续前行。

陈引达,2003年9月至今在越城区皋埠派出所任辖区民警,从警已有13个年头。

在去年在11月份的一次走访中,陈引达警官得知上蒋村鲁如兴的儿子偷偷取走了家中30万存款并不见踪影,鲁如兴夫妻急得病倒在医院。陈警官马上利用警务实战化平台,查找到其儿子具体位置,为了挽救这个家庭,他尽其所能将孩子在最快时间找到并进行教育,一家子都十分感激他。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也许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后的凛然和无畏。但他把自己比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用忠诚、热情、执着、扎根社区,贡献着自己小小的力量。

邵江红,柯桥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全国、浙江省、绍兴市公安文联会员,绍兴市作协会员,柯桥区公安局工会副主席。

当一名警察是我最原始也是最纯朴的追求,漫漫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辗转过公安宣传、指挥中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多个工作岗位,正是这一项项岗位工作让我逐渐认识和仰视事业的灵魂,也积累了我对公安的真诚情愫。

我是注定为做警察而来,我和警察这个职业有着恒久的约定,我将一直坚守下去。

38年前,一个毛头小伙子披上警服,开启了他的从警之路,他叫陈国庆,上虞区公安局曹娥派出所社区老民警。

1979年,陈国庆成为了当时上虞区公安局百官派出所一名治安民警,他正好20岁。初入警营,“小陈”的冲劲就赢得了同事的好评。特别是严打期间,陈国庆为了取证,辗转乘了20多小时绿皮火车,最终将一名盗窃累犯成功拿下。

正当陈国庆满身干劲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似乎击碎了他的刑侦梦。1989年的一天深夜,陈国庆在出警路上遭遇翻车,致使头颅骨折。之后,鉴于他的身体情况,医生建议其不能再从事高强度的刑侦工作,于是陈国庆变成了基层派出所的社区民警。

30岁的他,正是敢打敢拼的时候,说不遗憾,那是假的,可是面对社区,他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哪里的治安复杂、任务繁重,哪里就出现陈国庆的身影。”这是同事对陈国庆的工作印象。用社区干部的话说,老陈就是一台“活电脑”、一张“活地图”。

“群众的肯定与认同,是我们干公安的最珍贵的宝物!”老民警陈国庆的话,让人心底都敞亮了。

这些老照片似乎把我们带回属于他们自己的峥嵘岁月,每一张老照片都带着他们的年轻与热情,而每一张如今的照片中,虽有岁月的痕迹,却依旧带着“公安人”的那份骄傲。

风风雨雨的漫长从警生涯,让他们更加坚定和热爱这份虽然平凡但是不简单的工作!

小编送福利,只要你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在留言的网友中随机抽取20位幸运网友,有机会获得杯子一个!

系统节能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上一篇: 对接北京抓项目 龙头舞起产业链
下一篇: 对称铣削法的这些知识,师傅都告诉你了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