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三年发展纪实
【核心阅读】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位于台州市椒江口两岸及温黄平原东部,由北向南涉及临海市、椒江区、台州经济开发区、路桥区和温岭市,规划总面积562平万公里。其中重点规划区面积86.73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开发建设面积46.26平方公里。集聚区核心区块东部新区面积61.47平方公里。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格局“两翼”中南翼的重要节点、“九区”中的一区,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1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台州全面加快沿海开发、创新转型的主平台。
2011年6月28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台州湾畔这片562平方公里的热土进入了大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全新发展阶段。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审视台州地图,向东,在台州湾畔,这里已然是台州的产业集聚高地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希望所在。在这里,面朝大海,向海而兴,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宛如一对翅膀,正引领着台州翱翔在东南沿海。
台州湾畔寻梦人
这是一片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创业热土,也是台州人创业创新的梦想所在。
三年前,面对美好的蓝图和愿景,很多人可能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梦,而集聚区的建设者们正是圆梦者。
三年前进入集聚区东部新区的主要通道是一条只有5米多宽的农场道路,和现在多条双向六车道主干交通网比起来,那就是一条机耕路。
两年前迎接前来视察领导和洽谈者是在尚未硬化的滩涂围垦区搭起的一方展台,和投资方谈招商,给出的只是一张蓝图和满腔的热忱。面对尚处于围垦中的滩涂,对方常常望洋兴叹:“地都还没成型,现在来投资是不是早了点,还是再等等吧。”
而今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经过集聚区人的实干、苦干和巧干,开发大道、聚海大道、甲南大道、蓬北大道等主干路网已经拉开,一二期填筑项目和吹泥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办公和商务配套设施已经启用。绿化带也已逐渐连片成荫,集聚区拿出的除了规划蓝图和优惠政策,还有实打实的工业净地和配套措施。一批包括央企、上市公司、外地浙商企业在内的投资方开始入驻,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
在集聚区从事绿化工作的老阮以前是附近渔民。他说:“别看这里现在都是绿化树,5年前脚底还是大海呢!”“也就几年功夫,滩涂围垦变成了平地,厂房一座座造起来,我们也从渔民变成了园艺工人。”老阮说。
集聚区规划馆展厅的3d视频展现着温馨的港湾和美丽的月湖绿岛,雄伟的高楼和拔地而起的厂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湿地公园,美好远景令人心动。
“产业集聚区、城市新组团、滨海生态城和休闲游憩地”的集聚区之梦,正在逐渐变成现实。这一切都离不开台州湾畔的寻梦人。
2013年,集聚区要完成的建设项目就有20多个,投资额近50亿元。“要想完成这些项目,起码需要上百人来承担建设管理任务。”一位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的老同志说,但集聚区建设局只有15个人。当很多人还在怀疑的时候,集聚区建设局却早已吹响进军号角。
应永祥曾是名援川干部,也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刚开始,他还正常上下班;后来工作忙起来,他干脆就搬进了只有十几平方的临时宿舍,把家安在了工地。为查看行政商务中心大楼的施工情况,他每天上下穿梭于8个楼层间:日复一日,一年下来,他爬过的楼梯高度足够攀登两个世界最高峰。
吴敏俊工作有板有眼,思路清晰,带领台州东发园林公司十几个人,一年完成了108万平方米的增绿任务,这样的增绿面积相当于台州市区一年的总和。
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厉峰无意中说出的一个细节,可以反映管委会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2014年5月11日管委会行政商务中心投用时,集中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整体搬迁,第二天就开始办公。
一路探索的艰辛与乐趣,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集聚区管委会连续三年在市委、市政府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在全省15个产业集聚区考核中第一年第五名,后两年连续第四名。
栽好梧桐引凤来
2014年6月21日上午,集聚区迎来了中国北车集团及其配套企业的近百位负责人。他们是来参加北车台州产业园推介会的。
“这里是中国北车台州配套产业园一期,占地约480亩。整个北车台州产业基地规划用地约3000亩,二期将安排动车制造、维修基地等,选址紧邻一期……”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程进当起了解说员。
去年8月,中国轨道交通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北车集团与我市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北车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设立北车台州产业园。此次随北车南下的子公司及配套企业中,有15家企业已确定首批入驻产业园,并签订入园协议。
对于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引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吴蔚荣书记和张兵市长多次亲自和北车集团负责人会谈,促成北车项目的落地。中国北车集团党委书记奚国华欣喜地说:“和去年8月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现在园区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对台州充满信心!”
台州湾集聚区管委会自成立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这一目标,以“实干论英雄”活动为主抓手,突出实干导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重点工程、重点区块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
要引凤,先筑巢。在集聚区的规划模型沙盘上,港口、机场、路网布点清晰,多项规划高起点,大手笔,采用全球招标。坚持规划编制科学引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空间和产业规划体系。《台州湾集聚区总体规划》2011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月湖绿岛规划、临港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温岭分区龙门湖区块城市设计各专项规划均已完成编制。
大平台是集聚区开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11年至2013年12月,累计投入128.8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金台高速东延段建设成通车,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已开工建设。金台铁路通过预可审查,头门铁路支线正在对接,2015年底开工建设。头门港疏港公路跨海大桥全长15.6公里,已全线贯通;一期码头工程主体结基本完成,港口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确保2014年底开港。台州新机场迁建工程正在深化场址论证。82省道复线椒江段和临海段基本建成,74省道南延、75省道南延建成通车。集聚区东部新
区启动区块一期总投资约18亿元、吹填面积10平方公里的吹泥和填碴工程已交地5平方公里,2014年底前可交地10平方公里。二期吹泥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吹填面积15平方公里,已完成前期工作,极大改善了集聚的区位条件。
公共设施及配套项目工程加快建成。集聚区规划展示馆已开馆,办事中心、1号办公楼32号商务楼建成投用。东部新区第一个城市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工程,均已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
坚持一手抓平台,一手抓招商引资,3年来集聚区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2013年集聚区新引进企业73家,协议投资额215.34亿元。吉利v汽车项目、浙江豪情汽车年产10万辆整车整体迁建项目和总投资63.5亿元的巨科新型超高强高韧汽车铝轮毂项目已开工建设;与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召开了北车供应商大会暨台州产业园推介会,为中国高速动车组提供若干关键部件和技术核心配套的15家企业签订入园意向书;“中交集团台州产业园”项目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已在东部新区注册成立分公司;广汽吉奥生产基地整体迁扩建项目,洽谈工作已基本完成,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突出科技创新特色,突出核心区块招商,集聚区东部新区已引进海正聚乳酸、南洋科技、开开电缆、汉克机械、烟草物流、华润燃气、宝立建设等15家企业,协议投资约100亿元。积极引进服务业项目,北车产业园、贵龙客车、盛鹏达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洽谈。
台州发展新引擎
2005年,我市启动建设沿海产业带;2010年11月,《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11年初,市委出台《关于建设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6月28日,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
几年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逐渐清晰,机构管理日趋完善,走出了一条充分发挥台州自身独特优势的创业创新之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是,要把加快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台州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2013年,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大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01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8.46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市增幅5.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1.33亿元,同比增长33.1%,高于全市增幅11.7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基础设施投资64.91亿元,同比增长36.6%,高于全市增幅24.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性投资106.42亿元,同比增长31.1%,高于全市增幅10.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125.02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市增幅0.5个百分点。集聚区已经成为台州投资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台州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循环经济”是台州湾集聚区的一大特色。几年来,集聚区积极申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方案已上报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临海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按方案要求实施项目化推进,27个项目开工建设;九洲药业有机溶剂回收等14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4.7亿元。路桥金属再生园区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正式列入国家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业示范基地,获专项补助资金1.5亿元。椒江分区以“主城区告别恶臭”为目标,全力推进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关停20家医化企业,退出101个发酵中间体项目,海正、海翔、海峰、永翔等医化企业
转型为制剂生产和装备制造。
构建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是集聚区发展的一大目标。在循环理念的引领下,集聚区各大产业内部与外部的循环产业链正在形成。
“循环经济”还将造就集聚区优美的生态环境。站在集聚区长浦桥上,全长2.5公里、宽60米的长浦河碧波荡漾,绿影婆娑,向远方延伸。很难想像,5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滩涂,短短5个月后,这里却变成了一条绿水清幽的河流。
以“一湖三园”为重点,集聚区加快休闲游憩地的建设,有效提升东部新区价值。一湖即月湖,三园是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现代农业观光园。
同时,以月湖绿岛为主体,集聚区加快滨海生态城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月湖绿岛水城将被打造成集聚区东部新区集聚人气、提升区位条件的一张“金名片”。
此外,集聚区加快建设商业、学校、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加快人口集聚。
弄潮台州湾,沧海转桑田。耕耘集聚区,蓝图变现实。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台州湾畔将崛起一座海陆联动、产城互动、港城融合的滨海生态新城。
陈世撑文
产业集聚区
中国北车台州配套产业园(百亿配套产业园转型升级新引擎)
配套企业产业园一期用地约480亩,选址在聚英路以东,聚海大道以西,海循路以南,海城路以北,与心海绿廊相邻,区位条件优越。
城市新组团
邻里中心是台州湾集聚区东部新区第一个住宅项目,总用地面积151亩。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南侧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0月底开工。
邻里中心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为东部新区第一个幼儿园项目,按12班制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设计建设,幼儿园四面围合成单独院落,与邻里中心一期工程同步建设。
滨海生态城
集聚区东部新区核心区以月湖为中心,由不同功能配比构成生态岛链,在空间上具体落实生态低碳模式,沿月湖汇集生态观光、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打造滨湖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国际休闲居住区、产业提升平台等特色鲜明的独立个体。
休闲游憩地
台州湾湿地公园位于心海绿廊东端,紧邻台州湾体育公园,用地面积约2600亩。台州湾湿地公园是心海绿廊城市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滨海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展示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窗口。
椒江分区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江分区由椒南的滨海工业区块和椒北的沿海工业功能区块两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为43平方公里。
椒江分区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802.82公顷,引进企业170家,其中上市企业5家,规模上企业97家。区内道路以“三纵四横”为主轴,75省道、东二路和沿海高速贯通南北,枫南东路、市府大道等横亘东西,椒北区块的沿江大道启动建设;椒江二桥将南北两岸紧密相连,基础设施齐全,区位优势凸显。
作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椒江分区将以“建设新滨海,集聚大产业”为主线,围绕“两轴三带”,以十塘三期、八塘、九塘、成品药、沿江“五个片区”为主战场,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综合
服务、科技创新等“三大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品质园区、特色园区和生态园区。
路桥分区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分区位于路桥城区东部,总规划面积66.95平方公里。产业涵盖汽摩配、电器机械、器材制造、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纺织业、塑模、船舶制造、金属再生等行业。
近年来,分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多点开发”的总体思路整体推进。已基本建成金清机电五金园区、蓬街区块,正在建设的有黄琅盐场区块、十塘区块等。金属再生园区已完成公建投入11.38亿元,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性投入
26.74亿元。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并开工建设63.5亿元巨科铝轮毂项目。
下阶段,路桥分区将加快建设汽车、机电、卫浴、再生金属、塑模、大石化配套等产业集聚区。
临海分区
临海分区位于集聚区北部、临海市的东部沿海,涵盖临海医化园区、杜桥南工业发展区、北洋临港型工业发展区、红脚岩渔港和台州中心港(临海)头门港区等五大区块,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资金超过30亿元。2012年,
临海医化园区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浙江省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园区,园区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用地已开发面积约10平公里,已引进企业150多家,初步形成医药、不锈钢、机械电子等较大规模产业集群,到2016年,“绿色药都”基本建成,头门港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平台开发基本完成。
温岭分区
温岭东部组团位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南部,作为产业集聚区基础条件最成熟的一个区块,已进入
全面开发建设阶段。截至目前,温岭组团已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56.5公里道路路基框架,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生活功能逐步完善。满足职工12项生活必备功能的“千禧邻里中心”已投入使用,北片职工公寓正在建设,小学、幼儿园将于年底交付。50万平方米绿化带和18公里长河道梳理均已完成,龙门湖生态保育区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曙光湖公园全面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成效凸显,产业集聚初成规模。4家上市企业入驻新区,39家企业落户,中小企业孵化基地a区已完成企业进驻。
温岭组团将围绕“产业集聚区、城市副中心、滨海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集合休闲度假、行政商业、生活居住等功能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城。
开发区分区
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位于台州主城区东部滨海地带,规划建设面积30.15平方公里,
滨海工业区块2005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占地3.5平方公里的一期区块已开发完毕,区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4亿多元,建成“两纵十五横”主干路网及随路排污、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综合配套工程;各类产业功能园区、行政服务配套区、生态公园、街景绿廊分布其中。滨海一期安排落户企业95家,2007年起逐步建成投产,2013年滨海工业区实现规模上工业产值52.83亿元,初步形成汽摩配、塑料模具、家用电器、服装机械、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滨海二期区块面积7.56平方公里,已落户企业12家,区内各项建设正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