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人间
佛法千秋施善雨
胜传天下
祥光万里灿慈云
这便是福胜寺
福胜寺位于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说起这光村,也是“大有来头”。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属于仰韶文化的光村遗址,可与丁村遗址相媲美。相传,北齐某夜,光村上空突然出现了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光芒,一时光明如昼。上报朝廷后,龙颜大悦,赐名光村。
走在光村的街头,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青砖石瓦,它们虽然无言,却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福胜寺便建于良石巷道,青砖石瓦,古风犹存的光村中。
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天统年间,距今1450年左右,历朝历代曾多次翻修,一直深受人们敬仰。
在福胜寺内现存石碑 13 通,其中记载有该寺修缮历史的共有 6 通,最早的一通为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所立《金大定重修福胜院添修年谱记》,文中有“乃大齐天统(565-569)始成,值大金天眷(1138 -1141)隳废”之句,证明该寺庙的历史可推至北齐天统年间。
金大定三年(1163 年)赐名“福胜院”,后赐名“福胜寺”。宋元两代均曾重修。据寺内碑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清康熙、乾隆、嘉庆、咸丰、民国年间均有较大修葺、增补和改建。
福胜寺院建筑错落有致,高低参差,座北向南,占地面积在40余亩左右,现存主要建筑为元代建筑遗构。
钟、鼓二楼分峙于寺前两侧,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两侧有十殿阎君殿、三星娘娘殿、东西配房、厢房及廉颇、蔺相如配殿等建筑,井然有序,雄伟壮观。
福胜寺山门最为精致,单檐悬山式,牌坊形,斗拱施七踩品字拱,柱两侧以高大围墙封闭,柱前后以抱鼓石戗护,山门外部两柱 45°角筑有八字硬山式翼墙。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颇具元风。
穿过天王殿,步入古松院,曲径通幽,移步异景。
过廊亭北登十三阶(意隐十三层天),雄伟的大雄宝殿引入眼帘。
宝殿五间见方,飞檐斗拱自是盛唐风采。重檐歇山顶,五铺作双下昂斗拱,梁架四椽袱与后乳袱在金柱上相互搭交,为元代遗构,记载为明弘治年重修。
后大殿为二层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屋顶,上层为藏经阁,内奉孔子像;下层为三孔窟洞,称为三佛洞,窑洞两侧均设门券及踏道,以登临上层阁楼。
如今钢筋水泥的建筑遍布大地
那些古老悠远、又极具魅力的古建筑
便弥足珍贵
福胜寺如同倒转的流年
入跋涉虚无之境
脱离了喧嚣
更是一份鲜活的历史与生活
世世代代
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