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铝合金市场搬迁

文章目录:

1、寿光市残联包村“第一书记”十件实事得民心2、【更好潍坊·直通县市区丨寿光】潍坊寿光:改造一个老旧大棚 建成一个“蔬菜生产车间”3、潍坊寿光:办好暖心事 全力为贫困户修缮房屋

寿光市残联包村“第一书记”十件实事得民心

大众网4月3日讯(记者 范素娟 通讯员 李小亮)近期,寿光市残联包村“第一书记”在寿光市委开展的“包千村联万户”活动中,立足于群众所需所盼,注重解民情、查民意,帮助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第一书记”通过入户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的诉求,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了十件实事。

1、对渗水漏水的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维修,减少了浪费,节约了集体水费开支。

2、结合卫生整治,对村内4条大街,15条胡同,1400米排水沟进行了卫生清理、街道整修、垃圾清运,拆除乱搭乱建房屋车棚46处。

3、投资5万元拉石子43车对村外11条东西南北7000米生产路和村内所有东西路全部进行了沙石硬化,解决了村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遇雨雪天气出行难的问题。

4、为方便村民健身锻炼,协调争取体育局为该村安装了7套体育健身器材。

5、对老化的动力线路进行了维修改造,维修了损坏的配电盘,安装了70块机井电表,规范了安全用电,减少了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6、对一处到期的养殖承包地和一处闲置的房屋进行了重新承包,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5万元。

7、主动与经管局和工商局联系,帮助指导该村成立了第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

8、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寿光市残联为3户低保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出资3200元,帮助新上了肉食鸽养殖致富项目。

9、为12户有技术需求的送去了大棚蔬菜种植书籍。

10、投资10万元对村委办公室和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装修。更换了铝合金门窗、铺了地面、刮了墙瓷、吊了顶棚、粉刷了院墙、更换了卫生室设施、制作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牌子、安装了铝合金村务公开栏、购买了会议桌,在卫生室和主要办公场所安装了空调,并建设了图书室。

【更好潍坊·直通县市区丨寿光】潍坊寿光:改造一个老旧大棚 建成一个“蔬菜生产车间”

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蔬菜大棚是重要基础。

10月27日,寿光市稻田镇西稻田村村北的蔬菜大棚区,123个新建的高标准蔬菜大棚的墙体基本建成,几台正在作业的挖掘机、推土机发出的轰鸣声,如拉歌比赛,一声催得一声高。

西稻田村党支部书记董军海说:“正在建设的是我们村改造老旧蔬菜大棚一期工程,4个月前这里还都是老旧大棚,现在全都拆旧建新,助力村民跟上蔬菜产业升级步伐,继续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寿光现有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各类蔬菜大棚约17万个,因发展蔬菜大棚时间较长,部分大棚设施老旧,面对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以及蔬菜大棚在全国普遍性推广的客观情况,当地围绕“如何继续保持蔬菜产业的领先优势”“如何确保普通农户跟上蔬菜产业升级步伐”等问题,不断思考探索,加力推进解决。

其中,深化老旧蔬菜大棚改造,推动普通农户升级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进而提升蔬菜产业整体生命力、竞争力,是一个有效方法。

寿光市稻田镇西稻田村,一台挖掘机正在老旧蔬菜大棚改造现场作业。

01

建设高标准大棚,提升蔬菜品质

更新种植品种,鼓足村民“钱袋子”

“我们村多数蔬菜大棚使用了近20年时间,面积小、标准低,在市场上已经不占优势,早就盼着改了。”西稻田村村民刘德田说,他是该村第一批签字同意拆旧大棚建新大棚的。

刘德田家的老旧蔬菜大棚,高3.5米、宽8米、长60多米,实际种植面积不足一亩,因为空间不够等原因,许多新设施、新技术难以采用,采光、保温等条件也有限。与高标准蔬菜大棚相比,种植普通黄瓜、西红柿等传统蔬菜,产量和品质差距大;种植功能型黄瓜等中高档蔬菜,达标率低。

“当前,一斤普通黄瓜卖1元多,一斤功能型黄瓜卖8元多。同样是种大棚,同样的劳动强度,收入相差了8倍。”刘德田说。

“老旧蔬菜大棚为什么不适合种中高档蔬菜?”记者问。

“光照不足、保温不好、容易出现病虫害,应对极端恶劣环境的能力也差,种出来的中高档蔬菜很多达不到标准。”刘德田告诉记者,即使是种传统蔬菜,与老旧大棚相比,高标准大棚里种出的蔬菜,果更大、色泽更艳、口感更好,价格能高15%左右;同等面积下,产量能高出20%左右。

“为什么农户不自己改造高标准蔬菜大棚?”记者问。

董军海说出了缘由。与当地许多村庄一样,该村因发展蔬菜大棚时间早,产出效益好,基本家家户户种大棚,能用的地都用完了。如果改造成之前一样规格的,提升效果不大;想扩大面积,又没有多余的地,再加上为避免遮挡阳光,一定区域内的大棚高度要求一致,造成一户两户难以推动,只能是一个区域整体改造。

正是这个情况,让西稻田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原地踏步了很长时间。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村民们期盼已久。

高标准蔬菜大棚

今年6月,借助寿光深化老旧蔬菜大棚改造的东风,西稻田村启动改造工程,统一规划建设高7米、宽24米、长230米,配有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水肥一体机、轨道运输车等现代化设施的高标准蔬菜大棚。

“征求村民是否同意拆旧建新意见时,第一批涉及到的村民,在一天内全部签字同意。”董军海说,“全部完成后,我们村预计蔬菜年产值能从2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能增收15%左右。种植户收入,根据前后选种的蔬菜品种不同,多的将增长好几倍。”

董春福在查看西红柿长势。

稻田镇西丹河村在去年年底实施了老旧蔬菜大棚改造工程。在新建大棚里,西丹河村村民董春福选择继续种西红柿。他说:“老旧大棚每株西红柿最多产7斤;新大棚每株西红柿平均产8斤,而且品质更好,比老旧大棚种出的,每斤价格高0.5元左右。”

02

上新设施,用新技术

吸引“新农人”,走好产业发展“新路子”

助力普通农户在蔬菜产业发展上加快由“传统蔬菜种植”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好产业发展“新路子”,是寿光深化老旧蔬菜大棚改造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西稻田村,31岁的村民刘同泰对村里推动老旧蔬菜大棚改造非常赞同,已经决定购买两个高标准蔬菜大棚,种植功能型黄瓜和彩椒。

“高标准蔬菜大棚可以安装现代化设施,借助互联网,部分功能在家里用手机就能操作,一个大棚如同是一个‘蔬菜生产车间’。”刘同泰说,劳动强度降低了,种植环境提升了,产出更高了,收益更多了。

上新设施,用新技术,吸引“新农人”,西稻田村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正在加快新老交班。64岁的李建林、60岁的李守军说,他们种大棚都已有20多年的时间,准备把土地流转给村里,按年拿流转费,不再种大棚了。而刘同泰、杨洪垒等年轻一代,正在计划扩大种植规模。

杨洪垒说,新设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他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蔬菜市场。目前,他已是西稻田村及周边村庄小有名气的茄子种植户及采购销售商。

“西玲萃”玉指黄瓜

这是推动“一产”向“二产”“三产”扩展延伸的一次具现。改造老旧蔬菜大棚过程中,西稻田村同步规划了农业产业园区,配套建设蔬菜分拣中心、蔬菜深加工车间、农资超市等项目,引进“西玲萃”玉指黄瓜等中高端蔬菜新品种,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品牌。

寿光市建设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蔬菜大棚。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林林告诉记者,通过深化老旧蔬菜大棚改造,该市先后推广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种新模式和水肥一体化、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同时,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部分镇街回村种棚人员增加了20%左右。

纪台镇宋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安明说,他们专门盘活闲置低效种植土地,建设了8个高标准蔬菜大棚,满足了部分年轻人对种大棚的需求。

03

项目化推进,加快改造速度

提高蔬菜供给能力,助力拎稳“菜篮子”

张林林介绍,推动老旧蔬菜大棚改造,寿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对受地块限制的,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对相邻、相近且有改造意愿的村或农户,集中调整土地,通过项目化推进,建立蔬菜生产园区,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

对缺少资金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设立专项资金推进老旧蔬菜大棚改造,同时引进金融支持,帮助农户和经营主体进行改造。

洛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现场。

洛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是当地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大棚改造的一个重点项目,涉及土地流转村10个以上。

“洛城街道打破村与村之间界限,统一流转土地,依托我们联合社推进高标准蔬菜大棚建设,再对各村村民出租或出售。”寿光市寿诚尧水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兴刚说,计划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460个,相关工作已全面开展。

进入该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现场,一个个130米至300米长的高标准蔬菜大棚墙体“破土而出”,一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园区雏形可见。

自南向北,第一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已完成墙体建设,并铺设了顶部铝合金龙骨。它的所有人是康家尧水村村民王东胜。

王东胜的高标准蔬菜大棚已完成墙体建设,并铺设了顶部铝合金龙骨。

王东胜说,因为一直找不到扩大种植规模的办法,他原计划卖掉旧棚然后到外村建新棚,没想到街道集中连片推进改造,解决了他的难题。

“拆除老旧大棚有赔偿款,土地流转有流转费,自己再稍微添点,就换了一个新大棚。”王东胜说,新大棚种植面积赶上2个旧大棚,但收益上却不是简单的“1+1=2”,“我主要种丝瓜和黄瓜,之前大棚一年能挣10万元左右,换新大棚后,随着产量和品质都有新提升,预计一年能挣25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寿光深化老旧蔬菜大棚改造,新建各类蔬菜大棚15000多个,其中100亩以上集中连片改造的园区达到146个,助力蔬菜产业加快向园区化、品牌化、标准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推动蔬菜种植水平和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文图

责编:张玉丽

二审:肖娜

三审:李东杰

潍坊寿光:办好暖心事 全力为贫困户修缮房屋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0日讯 今年以来,寿光圣城街道将贫困户房屋修缮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从细处着手,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开展改造提升行动,集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修缮房屋,全面保障老百姓的住房安全。

近日,在寿光圣城街道西石村,村委会主任单连阁来到村民潘学章的家中,查看房屋修缮情况。

寿光圣城街道西石村村委会主任单连阁说,“今年给他把房子换了彩钢瓦,换了铝合金窗户,把屋内墙面全部定装了PVC板。”

今年64岁的潘学章是村里的残疾低保户,无儿无女,多年来一直靠低保补贴为生,日常生活全靠兄弟帮衬。

寿光圣城街道西石村村委会主任单连阁说,“现在村里尽量的保证他们的生活起居,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党的关怀和帮助,确实保障贫困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为最大限度保证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寿光圣城街道成立了14支施工队同步行动,房屋修缮费用完全由街道兜底,实实在在为全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下一步,寿光圣城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工作清单和标准要求,细化攻坚任务,以高质量整改切实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

品牌系统门窗

隔音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品牌

上一篇: 寿光近代行业厂家
下一篇: 寿县堰口铝合金门窗店地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