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曾经在这里筑炉上百,日夜铸造兵器,这里成了“百炉镇”,刀枪堆积成山,战云密布,杀气腾腾。唐朝贞元年间,大儒董仲舒来到这是隐居,建茅庐(据说乃今隐贤镇泰山古庵),立读书台,修身养性,以德行教化世人,这里又成了“隐贤镇”,鸡犬鸣三县 ,失火不过二家,一派祥和。
别看隐贤镇不大,这里曾经神仙菩萨齐聚,有火神庙、东岳庙,张城寺,太平寺,地藏寺,泰山古庵,大佛庙(极乐庵),文昌宫,三官庙,祖师庙,关帝庙,城隍庙等三十六座庙宇,各路神仙菩萨,只要到了隐贤镇,皆能得到一席之地,每个神仙菩萨在隐贤镇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隐贤镇除了有三十六庙,还有七十二井,抬头就能见庙,低头就能见井,庙宇带给人们希冀,井水供给着人们生活。隐贤镇夹河而建,淠河穿境而过,把隐贤镇分隔东西两岸,成为东隐贤、西隐贤,隐贤老街街心很窄,两边店铺屋檐相连,街心条石铺路,小推车推着货物穿行其中,于是有了“街心能走船,檐下可跑车”之说。
“三街桃花面,六巷酒飘香”,这是隐贤镇传诵很久的一句歌谣。三街,篾匠街,从东街口至蔬菜村,以篾匠手工艺品兼小生意为主;顺河街,顺河而成,作为淠河上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每天来往船只无数,商贾云集,或买或卖,久而成街;榔头街,形似榔头而得名,百炉镇来源于此,三国时期,曹操率兵在此这里升百炉铸造兵器,曹操率兵走后,逐渐形成小集市。六巷,日头巷,巷口能观日出;当铺巷,清初一位山西金姓商人在此巷中开一家当铺而得名;公平巷,一些陈姓人家居于此巷;水巷,巷通淠河,街上之人去淠河取水,必经此巷;鲍家巷,巷中多鲍姓之人居住;涂家巷,“编笆接枣,锯树留邻”,传为美谈。
明初,经过长期战乱,安徽这一带人口锐减,朱元璋于是从山东河南或江西福建调位过来一些人。当时的隐贤街呈十字形状,东西南北入口处,各有一座大门,当地人称厦拉门,东为文昌门,西为长胜门,南为哈德门,北为德顺门,据说陈姓人家来到隐贤镇,占据街中心地带,赵姓人家占据北街,后来,又有一支赵姓人家来到这里,占据南街,姚姓人家姗姗来迟,只能在街拐谋生。“岗陈南北赵,外加甩手姚”,从此在隐贤镇传开。
到了清末时期,隐贤镇北赵之人赵吉甫,本是一位私墅先生,受当时新文化新思潮影响,立志教育救国,舍弃私墅,发动群众与学生,废除东岳庙,把庙田充为学田,创办“三育公学”,育才、沐贤、养德。赵吉甫因此得罪了东岳庙主持孙和尚,孙和尚怀恨在心,趁赵吉甫到张城寺附近田地察看麦收情况时,用刀刺向赵吉甫,赵吉甫不久离世,孙和尚逃往湖北,在一个破庙中躲藏时,被雷电击死。
赵吉甫的儿子赵子余继承父志,在三育公学的基础,在隐贤镇又创办三育女子学校,1918年在担任寿县第四区学务委员期间,赵子余又在杨仙铺创办第二完全国民小学(三育公学为第一完全国民小学),以及分别在众兴集、张李集、时家寺、马头集、姚家湾等地,创办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国民小学。赵子余一生育有7个子女,3男4女,儿子赵策、赵筹、赵箸,女儿赵箴、赵筠、赵竺、赵筌,还有女婿刘纪三,内侄赵冠宇,外甥张泽国,在赵子余的教育熏陶下,均走上革命道路。
1934年5月23日,赵策因在智捉隐贤镇反共头子“姚马虎子”姚霭卿行动中,为游击队提供情报,以及枪支弹药,被反动当局以“通共”之名逮捕。在狱中经历40多天的非人折磨后,赵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时年25岁。赵子余听闻儿子赵策牺牲的噩耗后,不禁老泪纵横,“儿子像我的儿子,老子也要像赵策的老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1958年,淠河不再是航运通道,隐贤镇也失去了货物码头的作用,老街逐渐萧条了下来。如今的隐贤镇,人口密集,姓氏达六七十之多,但提起隐贤镇,人们还是会说起“岗陈南北赵,拐头把手姚”。位于老街的赵策故居经过修缮,与赵策烈士墓一起被列为革命教育基地,供人凭吊、瞻仰,而以赵策烈士为代表的隐贤镇北赵家族,则成为当地人人称颂的革命家族、英雄家族,并为之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