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湖南湘西发布古丈鬼溪秘境等优质项目和产品2、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碳达峰“十四五”怎么做3、重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之路
湖南湘西发布古丈鬼溪秘境等优质项目和产品
今年以来,湖南省湘西州工商联组织开展了“民企主体·双推双引”工作,即以湘西州民营企业为主体,发挥以商招商、以商推商优势,推介民营企业项目,引资金、人才,推介民营企业产品,引平台、渠道,助力民营企业培优做强,激发湘商企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的热情。
“民企主体·双推双引”工作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服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切实通过外优内育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多办实事,推进民营企业品牌建设,助力构建“1+5+X”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湘西州工商联发布了第一期“民企主体·双推双引”项目和产品,并期盼各异地商会和商会企业家朋友积极参与,共同推介湘西好项目、好产品,将企业发展和家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续写湘商回归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第一期推介湘西州民营企业项目
1.吉首市星兴冷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2.吉首长潭泵业有限公司高性能钛铝合金极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
3.湖南捷宸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矿物质营养平衡土壤调理剂专用肥项目
4.湘西族兴科技有限公司4000T/a高性能铝浆建设项目
5.湖南金马铝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纯度、低能耗微细球形铝粉生产线提质降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6.凤凰县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项目
7.凤凰县鑫晖薯业扩建项目
8.古丈鬼溪秘境(中寨)景区提质改造项目
9.湖南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古丈县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10.湖南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藜芦醇系列产品生产线招商合作项目
11.花垣县2万吨高纯四氧化三锰项目
12.花垣县1500万羽乳鸽产业化建设项目
13.花垣县中药材种植及精深加工开发项目
14.花垣县茶旅融合建设及茶叶精深加工项目
15.花垣县边城茶峒高端精品酒店项目
16.保靖县惠联工贸绿色科技产业项目
17.生物有机肥研发、销售项目
18.永顺县农产品种养供全产业链项目
19.永顺莓茶精深加工与文旅融合项目
20.万坪杉木河康养中心项目
21.永顺县预制菜加工项目
22.湘西天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招商引资项目相关资料
23.龙山县绿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百合精深发展项目
24.龙山县武陵龙凤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园示范项目
25.湖南省恒龙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产业开发项目
26.龙山县刘大姐土家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
27.湖南爱康管道直饮水有限公司管道直饮水入户建设项目
第一期推介湘西州民营企业产品
1.湘西振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白云贡米、湘西山野菜籽油、黑毛猪等
2.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香醋、酵素等
3.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高纯五氧化二钒等
4.湖南金马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氮气雾化球形铝粉
5.湘西族兴科技有限公司铝颜料和锌颜料
6.泸溪县云雾桑茶业有限公司“云雾桑”黑茶系列产品
7.泸溪县椪柑股份有限公司“九溪”牌泸溪椪柑
8.湖南周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猕猴桃果脯、蜂蜜柚子膏等产品
9.湖南青禾畜牧业有限公司湘西黄牛肉
10.凤凰于飞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凤凰银饰和茶田朱砂
11.凤凰县妈汝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民族服饰
12.湖南古丈红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山堂?古丈红”系列骏眉红茶产品
13.湘西自治州牛角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古丈毛尖-初心绿茶、古丈红-初心红茶
14.古阳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古阳河”古丈毛尖茶叶
15.湖南湘泉酒业有限公司三湘四水洞藏白酒等
16.古丈县坪坝镇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阿菩山油
17.花垣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十八洞”系列黄金茶
18.湘西倍益康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十八洞腊肉、十八洞土鸡蛋、十八洞山茶油
19.花垣羽丰鸽业有限责任公司乳鸽
20.湖南省林茵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保靖黄金茶
21.湘西保升农业有限公司“西湘季”苞谷粑
22.湘西酝匠洞藏酒业有限公司酝匠洞藏酒
23.湖南土家人集团酒业有限公司“土家人”酒
24.保靖县仙泉生态农庄保靖酱油
25.湖南鑫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保靖松花皮蛋
26.保靖老茶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颗砂香米、葛根粉
27.永顺县不二优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永顺莓茶
28.湘西松柏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松柏大米
29.湘西沃康油业科技有限公司“沃康”茶油
30.湖南喜兰食品有限公司木房子腊肉
31.湖南双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黄柏
32.湖南焙湘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黄金茶桃酥、腊肉饼
33.龙山县狮子头食品有限公司辣椒酱
34.龙山县桂英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五花腊肉香肠腊猪等
35.湖南省山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百合干、酸枣仁百合茶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建曲)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碳达峰“十四五”怎么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
?一些地方认为2030年前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窗口期”,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攀登碳排放“新高峰”,达到“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这就没有认识到碳中和对各地发展的倒逼要求
?自今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压实到企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近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详解如何做好“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要避免高位达峰,给未来的碳中和打下基础”
《瞭望》:“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这期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金南:“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期,我们既面临客观的外在挑战,也面临主观认识方面的挑战。
客观挑战在于我们的碳达峰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统筹考虑下的达峰。对标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达到45亿吨的峰值,预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达到106亿吨左右,是欧盟的2.4倍。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因此我国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
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要尽快达峰。放任不加控制的峰值与加以控制的峰值差异很大,因此我们还要避免高位达峰,给未来的碳中和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十四五”期间推动一些地区和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同时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做出努力,减缓碳排放增长态势。
主观挑战在于不少地方和行业还没有做好碳减排的准备,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仍然存在。现在一些地方认为2030年前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窗口期”,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攀登碳排放“新高峰”,达到“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这就没有认识到碳中和对各地发展的倒逼要求。
如果在“十四五”期间投产一些燃煤电厂、钢铁企业,这些企业设备的服役年限都在30年以上,这意味着一直到本世纪中叶,这些设备都将持续排放二氧化碳,造成高碳排放“锁定”效应,对我国达到碳中和愿景造成阻碍;或者为了满足碳中和的要求,这些新建设备在达到服役年限前就要提前关停淘汰,造成巨大投资浪费。
我国经济现代化、城镇化等进程远未结束,无法沿袭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和减排的模式,而是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因此,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通过碳达峰、碳中和强约束驱动经济新变革,包括生产模式、产业结构、能源供给、电力体系、能源消费和生活方式等变革。
《瞭望》:要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们有什么样的基础?
王金南:第一个基础是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二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及碳强度较高的重工业在二产中的比重都稳步下降;人口增速也明显放缓,这都使得我国的碳排放增长日益趋缓,年均排放增速由“十五”的12.5%、“十一五”的6.1%,降为“十二五”的3.3%、“十三五”的1.7%。
第二个基础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相对优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风电、光伏产能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也持续提升,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16%,比2015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第三个基础是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格局正在形成,这是我们深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条件。
第四个基础是“双强度”控制提供了制度框架。“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并且将控制目标分解到各省区市,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为实施碳达峰提供了初步的制度框架。
“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压实到企业”
《瞭望》:你认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
王金南:2030年前碳达峰,要抓住能源革命和减污降碳关键环节。
第一,国家层面要以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远景目标,争取今年上半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出不同区域分阶段达峰路线图,明确地方达峰责任主体、完成时间、工作任务,推动不同领域结合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实现梯次达峰。其中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要在“十四五”期间达峰。
第二,构建基于碳中和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主要是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高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比重和电源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在2030年前,要继续加大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装机规模,同时提高电网系统的灵活性,消纳更多的可再生电力。
第三,加大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力度。以钢铁和电解铝行业为例,将回收的废钢、废铝重新冶炼加工,总能耗和碳排放量比从矿石开始冶炼降低一半以上。因此,推进电炉钢和再生铝生产,是钢铁和有色等行业达峰的关键举措。
第四,落实各方碳达峰行动责任。各地和部门应结合国家行动方案的要求,明确自身目标,设计重点任务并推动实施;社会机构也应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开展碳达峰全民行动;加快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科学监测和准确评估各个地区和行业的碳排放结果,强化考核评估倒逼达峰任务落实。
第五,建立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投融资机制。设计实施相关的经济政策,带动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在助力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同时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瞭望》: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转情况如何?怎样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王金南: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较快。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配套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自今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企业是减排的主体。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压实到企业。未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将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
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是着眼能源安全保障、用能效率提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目标,对我国能源消费既实施强度控制,同时也实施总量控制的一项制度。能源消费强度控制要着眼于高能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能耗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在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约束性指标下,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瞭望》:在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方面,有什么建议?
王金南:首先,基于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投资需求,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并强化金融机构披露碳排放信息的强制性、规范性、真实性。相关金融机构可根据不同类型低碳项目融资需求,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优化低碳项目实施的激励政策,加大央行再贷款机制对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
其次,各级财政部门可采取贴息、奖补、担保等方式,降低低碳项目融资成本。鼓励设立政府引导型碳中和基金,带动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低碳领域。
再者,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发展碳期货、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鼓励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开展低碳投资,提升机构投资者碳排放分析能力。
最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境内开展低碳投资。
“以低碳甚至零碳为重要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瞭望》:我国已有一系列与促进碳达峰有一定关联性的法律,地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法规规章建设方面也有探索,是否有必要制定国家层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应重点关注哪几方面问题?
王金南:近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和修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污染防控和生态保护方面,但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或者低碳发展领域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法律。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法制体系薄弱、立法层级低且碎片化,无法满足我国实际工作需求。
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不仅可以使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决心和原则更加明晰,也可以填补现有法律空白,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我领衔联合89位代表提交了关于制定碳中和促进法的议案。
通过促进碳中和立法,可以赋予碳排放峰值目标、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以法律地位,明确实现碳中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技术方向,引导建立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序推进,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分解落实碳减排目标、开展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法律依据。
《瞭望》:面向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你认为今后要做好哪些工作?
王金南: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核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低碳甚至零碳为重要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通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力争实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梯次达峰。尽快研究发布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时间,建议分别为“十四五”和“十五五”达峰。同时,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基于碳中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的“卡脖子”技术。
二是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进工业绿色制造,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建立全国性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服务平台。
三是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作用。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建立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和配额有偿分配制度建设,出台纳入环境保护税的碳税政策。发挥政府在碳达峰行动中的主体责任,把碳排放控制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领导综合考核等范围。(瞭望 2021年第13期 记者 扈永顺)
来源:瞭望
重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之路
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段羡菊
边城走向世界了
一个古码头,一段古城墙,一根黝黑铁索,一只方头渡船,还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清水江,这是湘西一座叫“茶峒”的小山城。
2005年,这个因沈从文小说《边城》而名闻世界的古镇,改名边城镇,成为到湘西旅游的热门之地。
“这时正有廿来只大船从上游下行,满江的橹歌,轻重徐急,各不相同又复谐和成韵。夕阳已入山,山头余剩一抹深紫,山城楼门矗立留下一个明朗的轮廓,小船上各处有人语声、小孩吵闹声、炒菜落锅声、船主问讯声。我真感动,我们若想读诗,除了到这里来别无再好地方,这全是诗。”这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泸溪县的黄昏,是一幅生活画,也是一幅自然画。
湘西之美如源泉,汩汩流淌在他灵秀的笔尖之下。沈从文先生写道:“不是有人常常问到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吗?倘若许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
湘西这片沃土,有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150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有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多民族和谐共处;有着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里耶古城等1500多处各类历史文化古迹。
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认识湘西、发展湘西旅游的三张名片。
如今,旅游发展成为支撑湘西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2016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5亿元,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48%。湘西人对旅游潜力的挖掘,及自身旅游发展的前景,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宏伟的梦想。
多数人知晓湘西,始于边城;知晓湘西旅游,有关凤凰。边城,有那位老人拉渡的清水江;凤凰,有盛装苗女浣纱的沱江。
然而关于河流的故事,以及旅游的资源,在湘西还有很多很多。沿着酉水,从里耶秦简遗址到保靖狮子洞,可以亲身经历几千年的时空穿梭;涉足沅水,从辰溪县到泸溪县,你可以感受到屈原去国怀乡的悲壮与沉吟。
沈从文先生讲:“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我赞美我故乡的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沅水、酉水很美,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支点去推广旅游。”湘西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州长李平表示。
与开发力度不够相对的,是湘西旅游“过境游”的尴尬。“一般来讲,作为目的地旅游的游客停留时间是48小时,而湘西的平均停留时间只有1.8天,且人均消费比较低。”李平认为,湘西旅游文化的挖掘,应朝着可参与、可欣赏、可阅读等方向努力。
如何不断调整定位湘西的旅游特色,挖掘湘西的文化潜力,是湘西旅游面临的一个挑战。
吉首大学刘一友教授是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曾多次探访生前的沈从文先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湘西的文化积淀非常深,特别是楚文化。为什么湘西会出现沈从文这样的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成为文学大家,跟这种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家国情结为特征的楚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
2002年,随着三万多枚秦简的出土,里耶古城秦时风貌得以重现人间,这是一种文化的溯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电影《芙蓉镇》的上映,一个叫王村的古镇从此以古城瀑布的奇观闻名于世,这是一种文化的创新;2016年,浦市古镇升级为4A旅游景点,一大批诸如吉家大院等古建筑得以保护,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2012年起,随着边城开始着手重点发展旅游,边城风情小镇等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火热启动,这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
外界不少人对于湘西的印象,多为“神秘”,而这“神秘”认知的背后,免不了会夹杂一些误解和偏见,比如联想到“赶尸”“巫蛊”这些历史上曾有的湘西地方风俗的传说。
“近几年我们同外界交流,做调研,反过来看湘西,发现湘西最美的是人性,这种人性美沈从文在1930年代《边城》就写出来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讴歌人性的善良、勤劳,以及对爱的忠贞。”李平在谈及未来旅游的发展规划,内心满是期待。
人性之美落脚点在人,而人的成长根植于脚下的这片土地。认识,由浅渐深;旅游,从弱到强。旅游,为湘西架起了连通世界的桥梁,旅游发展的纵深推进,正为外界展示一个开放、绝美的湘西。
2016年获批“中国特色小镇”、从文学概念中走出的边城,也为即将激增的游客,做着准备。边城管委会主任李叶国在吊脚楼上将边城发展旅游的“大手笔”娓娓道来:保护古城造新城,古城墙“穿衣戴帽”,新城拔地而起,筹备的1050亩地、第一批融资3.5个亿现金的风情小镇已破土动工,预计年游客承载量控制在500万以内,待到县城机场建成、行程时间缩短,来边城的游客将大幅增加……
一步步行走,一条条大河,一排排高山,一座座小城,一幕幕愿景。
湘西的故事,在沅水客船,在不二门那亿万年的风化岩层,在浦市的辰河高腔,在酉水石壁镌刻的“天开文运”,在凤凰那沧桑的古城楼……
边城的那座白塔已经修复,翠翠和黄狗的塑像矗立在清水江畔,山里边一阵歌声响起,这一切,又在等待谁的到来?
当桐油淡出“湘西制造”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邀请远方的客人品尝湘西特产猕猴桃和猕猴桃果汁饮料(9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天聪摄
八月下旬的湘西陇木峒村,正午,烈日当空。被一片花海包围着的猕猴桃果树,正享受着日照,圆滚滚的猕猴桃果像一个个腆着的罗汉肚子。
在湘西,此刻约有20万亩猕猴桃果树正在日光下积蓄养分,等着九月份被采摘打包,继而作为鲜果输送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在湘西芙蓉镇的老爹生物有限公司,一条条猕猴桃深加工线已经启动。作为湘西地区最大的猕猴桃深加工企业,老爹生物经过20年的努力,已将一个小小的猕猴桃开发出果王素、猕猴桃祛斑油、饮料、果脯等四大类35个精深加工产品。
和猕猴桃一同沐浴光照的还有另一种水果:椪柑。
关于椪柑种植,湘西有“三个100万”的说法,即100万亩椪柑种植基地,100万斤的产量和100万个果农。湘西青年创业者谭永峰2006年开始椪柑种植,如今通过技术改良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产品已远销俄罗斯等国家。
猕猴桃和椪柑,如今已成为湘西地区经济作物的两张闪亮名片。
然而翻看沈从文先生1930年代的著作,却少见对这两种作物的描写,倒是浓墨重彩写了很多湘西的桐油、生漆、木材。尤其是桐油,在他笔下屡屡出现。只是这“老三件”在湘西建州60年后的今天,已难寻觅到当初的繁华市场。
“鸦片在湘西,是如此横行……”上世纪40年代沈从文先生为之作序的《湖南的西北角》一书,记载了湘西当时的地方政府表面禁烟,实际上为了财源,纵容甚至庇护农民大量种植鸦片的情形。
桐油和生漆之功用,已被现代化产品所取代;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替代品的增加,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在湘西已日渐式微。如今,湘西已经形成以锰锌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白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中药材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等四大产业体系。
物产的变革,折射出湘西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迁。
即使如今已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州龙头产业来发展,湘西在这60年的探索中,同样有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思路的坎坷转身。
泸溪县浦市镇如今着力恢复古城风貌,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开发。游客漫步于古城街头,已难以想象上世纪90年代浦市化工厂的繁荣,和对浦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我刚懂事的时候,浦市非常美,以前搞化工业,现在搞旅游业,重新修复,生态开发,我觉得非常好。”60多岁的刘本建曾就职于浦市化工厂,如今已成为泸溪县高新区一家高科技企业副总,作为土生土长的浦市人,他对于浦市发展转型记忆深刻。
刘本建在叙述浦市发展的同时,也不忘介绍自己在高新区企业的新产品,钒氮合金,一种钢材冶炼添加剂,能增加钢的强度、韧性和可锻造性。“目前这个成品一吨能够卖到35万,我们一年的产能有1000吨,产值能达到3.5个亿。”
资料显示,作为湘西州目前唯一一家获批省级高新区的工业园区,泸溪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入住企业67家,固定资产53亿元,主要产品有铝、锰、锌、新金属材料、生物制药及电子、服装、包箱、制鞋等劳动密集轻工产品,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带动就业1.3万人。
“全世界铝粉生产看中国,中国铝粉看泸溪,泸溪几乎占了全国60%的市场份额。”高新区恒裕科技总经理刘海洋对于铝粉生产的前景,满怀信心,但也透露出产业发展的担忧: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只能降低管理成本,先把量做上来。
重走沈从文笔下湘西路,不得不感叹,沈先生笔下的湘西“老三件”物产,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俨然成为书本上的怀旧物品。
时代的脚步持续向前,湘西对于发展的探索永不止步。
“除了深加工,我们在芙蓉镇已承包了2000亩种植基地,游客从凤凰到张家界,必经芙蓉镇,我们下一步的规划是将公司种植基地打造成4A级生态旅游景点。”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严友兵对于企业发展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设想无比憧憬。
“湘西地处内陆地区,沿海企业很难搬进来,湘西要发展,必须要培植自己的本土企业。”谭永峰目前正大力推进农科创投产业园的建设,意图吸纳更多的年轻人返乡扎根基层创业,实现产业园创业服务、电商、物流、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等一系列完善的产业体系。
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往往伴随着一个落后产业的淘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在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提质改造中,社会的步伐才能稳步前进。
“数难忘,几番风雨,举族凋零,玉陨香埋,果非因报。潮流丕变,兴衰谁料?群山寻遍芳迹杳。漫相思,融入哀声调。临风酹酒相邀,倩影依稀,梦牵魄绕。”
沈从文研究专家凌宇先生所作的这篇《桐花诔》,回味以前漫山桐花若飞雪的浪漫时刻,这成了读书人怀旧的一声长叹,也为“湘西制造”的沧桑巨变写下一笔注脚。
年轻人挑战“地瘠民贫”
湘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谭永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椪柑出口种植基地查看椪柑长势(8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段羡菊摄
“粉墙花影自重重,莲卷残荷水澱风……”浦市古镇万荷园旁的万寿宫内,26岁的导游郑洋饱含深情地为游客演唱这曲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发源浦市,相关史书上有记载“浦市产高腔,虽三岁孩童亦知曲唱”。一颦一笑、一高一低,郑洋在约一分半钟的时间内,让在场的十余名游客静心聆听,尔后热情鼓掌。
在浦市,像郑洋这样服务家乡的年轻人正在陆续增多。旅游,为这座古镇增收的同时,也为古镇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湘西到今日,生产、建设、教育、文化在比较之下,事事都显得落后,一般议论常认为是‘地瘠民贫’,这实在是一句错误的老话。老一辈可以借此解嘲,年轻人决不宜用之卸责。”
痛感湘西落后的沈从文,在1930年代把改变湘西面貌的希望更多寄托于年轻人。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湘西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困境,如何增强自身发展潜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我之前在广州工作了十年,听说家乡搞起了旅游业,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在家带孩子,我就回来了。”34岁的熊一蔚,经营着边城名为“悠然居”的客栈,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她说自己接手照管这个旅店是三年前,随着边城旅游开发进度的加快,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旅游带来的巨大商机,在年轻人中正形成连带效应。郑洋2007年中专毕业后,在外闯荡八九年,2016年决定回到浦市创业。作为土生土长的浦市人,郑洋将发展的方向瞄准导游、餐饮和住宿。
“像我这样年纪做导游讲解的就有9个,另外在景区工作的还有十来个,大家都看到前景了,陆陆续续就回来了。”谈及未来的规划,郑洋满怀信心:“浦市古镇2014年被评为3A,2016年升级为4A,现在正朝着5A方向努力,前景大家都非常看好。”
顺势而为,紧跟发展,年轻人灵活的市场观念助力湘西旅游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的乡镇常住人口结构。
除了服务家乡旅游业发展外,根据本地实际,开展多种经营的行业也因为年轻人的努力而在湘西悄然兴起。
“农业产业发展目前紧缺能扎根乡村的人才,我们的创投产业园为了吸引人才,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只要你带着思维和技术,直接可以‘拎包入住’。”湘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谭永峰讲出了年轻人对于湘西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这位致力于“让家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的80后青年创业能手,在十余年的创业生涯中,倾心于泸溪地区的椪柑种植,目前产业规模上千亩,并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际市场。
人才和技术,成了湘西地区发展农业至关重要的两件法宝。
“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我不做!”70后的李红兵在谈到自己从金融业转行做农业时,神色十足。这位昔日的银行高管,辞职后扎根湘西做优质种苗培植。李红兵辞职在湘西引起了一阵震动,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在李红兵的母校永顺一中的校史纪念馆里,他的名字出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名单里,而且是位于第一行。记者在湘西寻访到的他:身材精干,市场理念浓厚,思路清晰,意志坚定。山地资源丰富、土壤纯净的湘西,是吸引他跳槽从事农业科技开发,回归服务湘西的基础。
“中国现在农产品产量高,但是优质的农产品少,市场缺口大,湘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良好的扶贫政策,因此‘农业+旅游’这种经营模式,大有前途。”
目前,李红兵已经在湘西培植了柑橘苗70万株,下一步还将联合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将中国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人才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除了发展产业外,还有一群年轻人运用自媒体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宣传湘西。他们常常借沈从文先生“乡下人”自称而自许,为湘西的旅游、扶贫做顾问。
服务湘西,建设湘西,无论是从事服务行业,优化产业结构,还是做大实体经济,稳固发展基础,湘西年轻人的创业热情正在沈从文先生挚爱的这片土地上,蓬勃生发。
2017年春季前夕,一段题为《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令无数网友落泪。视频中,在广东打工、33岁的石欣回乡过春节,3岁的孩子在村口的大树下等他。“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家人。”石欣期待借助扶贫政策,将来回乡从事养殖业。石欣的家,就是《边城》所在的湘西花垣县。
一曲辰河高腔,一家沿河旅馆,一株株挂果椪柑,一个个创业的梦想,在湘西山间飘荡。
救穷之方找到了
酉水河畔,傍晚,夕阳西下。
9月中旬,在距“天开文运”这座湘西境内此四字最大摩崖石刻不远处的保靖民族中学,一场由800名学生组成的大型实景表演演练正火热进行中。
从湘西保靖县的多方人士请教得知,这座学校前身就是沈从文笔下,1912年创办的“湘西十三县联合学校”。
曾经在保靖当过湘西地方机构文书的沈从文,后来在文章中写这所中学,“教师全是由长沙聘请来的,经费由各县分摊,学生由各县选送。”
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在盘点湘西教育时说:“读书人中近二十年更出了不少国内知名专门学者,然而沅水流域二十县,到如今连一个像样的中学还没有!”
行走湘西,湘西人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和发展的强烈渴望,给记者留下了难忘印象。
“我们这里一到高考那段时间,城市周边嫁娶或办丧事,几乎都听不到鞭炮的声音,老百姓这种默默的支持,就是希望给高考生一个安静的环境。”保靖县当地人士用这样的细节证明民众对教育的重视。
翻看永顺一中校史发现,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时间,永顺一中考取北大清华的总计85人。“我们每年的生源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去外县市就读的学生比较少,我们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视教育的氛围,学生和家长认可度都很高。”永顺一中办公室主任彭继芳一语道破这其中的“奥秘”。
“……欢迎大批的工程师与大批的教育者!”“湘西天天在喊穷,何尝没有救穷之方?一切财源,均待开发,我们欢迎能为湘西开发实业及财源的技术人才……”出版于19世纪40年代的书籍《湖南的西北角》,记载了当时湘西许多有识之士对教育的渴望。这本书重点探讨湘西的发展,沈从文先生慨然为之作序。
这是近年来湘西教育的一份“成绩单”:小学毛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7%,较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在校生4.3万人,较2010年增长46.4%。人才的培养,为湘西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基础。
必须看到,高山林立、河渠纵横的地形环境,给湘西推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除了自然环境影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民办教育的兴起,乡村学校和公办中学的教师流失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保靖县乡村中学比耳学校,位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酉水碗米坡上游,为紧靠重庆、贵州的湘西边缘地带。“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这里能够读到高中的学生很少,但是学生们还比较懂事,有时回乡也会来学校看我,这对于老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2011年“小教大专班”毕业后的张孝,如今已成为比耳学校的副校长。
“湘西人民常以为极贫穷,有时且不免因此发生‘自卑自弃’感觉,俨若凡事为天所限制,无可奈何。”《湘西》题记里的这段话,记载了沈从文19世纪30年代对湘西贫困的感受。今日的湘西,虽然在全国而言,还是相对贫困地区,但与历史相比,已经是惊人的飞跃。在某些方面,湘西人还享受着发达地区还不一定拥有的公共服务。
镂空采光式墙体,盘旋式无障碍通道,开放式公用天井……保靖县迁陵镇昂洞村卫生院为这片山区土地带来了一股清流。这座号称“最潮”乡村卫生院以其“温暖”和“开放”的设计理念,在2016年入围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设立的首届RIBA国际奖。
然而矗立在大山深处的这座卫生院,并非只有设计新颖独特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个卫生院,更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周围的老人小孩都喜欢过来玩。”卫生院院长田蕊对这里钟爱有加,这位土家族乡村医生饶有兴致地带记者参观了卫生院档案室,糖尿病、重精人群、老年人等等各个村组人员相关情况,都详细记录在册。
“这里共建档9847份,其中建档立卡户3760份,65岁以上老人1326份,0至6岁儿童700份,残疾人410份,高血压535份,糖尿病40份,重性精神病53份,孕产妇40份,其余为健康人群,参合率为99%。”对于这近万份档案,田蕊毫不陌生。
据了解,目前湘西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25.1万,参保率达到97.3%。早在2013年,湘西就在花垣县试点推行“百元治大病”模式,即在花垣县乡镇卫生院住院医疗费起付线100元、100%报销,这一模式在2016年开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吉首、龙山、凤凰等县市推广。
湘西教育在改变,湘西医疗在改变,湘西就业在改变,湘西的年轻人也在改变。日渐开放和兴盛的旅游市场,给湘西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年轻人的选择也日渐丰富。
花垣县十八洞村68岁的石爬专老人,由于常年居住在封闭的小山村,老人不认识字,她的两个女儿小学未毕业,然而老人的外孙女龙明慧,目前正在吉首上大学。这位20岁的湘西姑娘在谈及未来的就业时,希望能回到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石爬专一家三代教育程度的递进,正是湘西许多家庭民生变迁的真实缩影。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长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