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近期坠桥事故大盘点2、“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3、中国旅游日,跟着李白、杜甫、徐霞客去旅行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近期坠桥事故大盘点
7月16日凌晨,一辆白色京牌路虎越野车从国贸桥二层坠落,然而,更倒霉的是,一辆无辜的银色起亚轿车刚好行驶到桥下,被其砸中,且受损严重。唏嘘不已的同时,易叔为您盘点一下近期的坠桥事故,其实,总结经验不难发现,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路虎车冲下桥砸中桥下小汽车
事件经过:7月16日凌晨零点左右,一路虎揽胜从国贸桥西南角匝道冲出坠落桥下,砸中一行经起亚轿车。起亚司机并未受伤,路虎司机肋骨骨折头部有伤后被路人救出送医。路虎司机亲属说,男子和朋友饮酒后驾车。
坠桥原因:酒驾,桥设计问题
如何避免:其实国贸桥飞车,以前也发生过,和桥本身的设计有关,南北向三环很宽,但是国贸桥弯道是个小急弯。2005年、2006年、2011年,均有失控车冲破护栏事故。所以转弯时一定要注意减速,切记不要酒后驾车,避免事故发生。
●韩研修团客人坠桥11人死
事件经过:提起坠桥事故,7月初,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历历在目。7月1日,吉林一辆从延吉市赶往辽宁省丹东市的旅游巴士,在路过集安市凉水乡的时候,整个车从一个外岔的大桥掉到了桥下。已致11人遇难,其中韩国游客10人、中国司机1人,均为男性。17名伤员已经全部被送往医院。
旅游大巴驶入大桥前经过一段急转弯,车速很快,车刚驶入大桥便冲下护栏,后坠桥。行车记录仪显示,在限速40公里路段以64-88公里速度行驶,加上转弯时操作不当。
坠桥原因:司机超速
如何避免:养成文明驾驶习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超速驾驶。
●女司机油门当刹车致老伴坠桥
今年3月23日,石景山区莲石湖公园旁景观桥上,一位约60岁的女司机停车时车辆突然失控,撞开桥边1米多高的石护栏坠落桥下,同时将老伴撞飞摔到桥下。该桥有5米多高,桥下无水,被撞老先生不幸当场身亡。女司机头部受伤流血,她表示自己开车技术不熟,把油门当成了刹车。
坠桥原因:驾驶技术不熟练,油门当刹车。
如何避免:开车时必须注意力集中,使有情况时能及时发现,发现情况后能及时减速,尽量避免急刹车操作造成忙中出错。自动挡车辆只要抬起刹车就会慢速移动,发生紧急情况立马踩下去,养成不加油就把右脚放在刹车上的习惯,就不会出现油门当刹车的情况。
●美国男子未更新GPS信息 误上断桥终坠桥
今年3月份,美国一对夫妇从芝加哥驾车前往印第安纳州探望家人。沿途靠卫星导航系统(GPS)引路,但因其GPS数据一直没有更新,误驶上一条正在拆卸的天桥。车辆从天桥上坠落,导致其妻子身亡。天桥路段放有多个橙色路障及写有“路段已封”的路牌,但是司机没看到。
图文无关
事故原因:开车时不看路牌,尽信导航
如何避免:开车一定要注意看路标,按照路标指示随时调整路线;保持警惕心理,不能尽信导航。
●汉川越野车超载坠桥 致3死5伤
9月15日2时40分,汉川一辆越野车(核载5人,实载8人)在106省道,行至S106省道10KM+960m处红卫桥时,冲离桥面,撞坏防护栏坠入桥下东侧堤坡上,致3死5伤。
坠桥原因:超载
如何避免:超载不但不利于影响车辆的性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也加重了公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加快了路面的损坏,反过来影响车辆正常运行。因此,为了身家性命,要对超载行为要坚决制止。
●菲律宾公交坠桥17死16伤
2012年12月,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区一辆载客汽车突然驶离高架桥并坠落,并与桥下方32英尺的货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17人死亡,16人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则是下雨造成的地面湿滑。
图文无关
坠桥原因:路面湿滑
如何避免:湿滑路面避免打滑的最佳做法就是慢速行驶。慢速行驶可让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如果车辆开始打滑,不要猛踩制动或猛打方向,这可能导致汽车进入侧滑状态。车身如果发生了侧滑,在稳定制动的同时,应该顺着打滑的方向转动方向盘,可以抑制车身发生旋转。
易叔:面对以上惨痛的事故,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平日里那些被忽略的安全意识呢?小心驶得万年船,安全文明驾驶,远离疲劳驾驶、酒驾、开快车的不良习惯。打起十二分精神,为自己的生命,也是为他人的生命负责。
“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
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会对张飞这个人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被刻画为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猛将兄形象,不仅长相霸气唬人,而且勇猛少谋、脾气暴躁,说话办事毛毛躁躁,常常酗酒闹事,搞出不少的笑话,活脱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肌肉型愣头青”、莽汉。
然而,真实的张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形象,这个“猛将兄”真实的面孔究竟是怎样的呢?通过许许多多的资料,我们能看到张飞或许有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面孔。
1、有勇有谋的智将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关张飞的记载只有区区926个字,可谓对张飞的形象进行了高度凝结的概括,说他“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由此可见张飞在三国时代属于武力超群、勇猛无比的一流武将,这跟《三国演义》的描述完全一致。然而,张飞除了勇猛之外,是否真的是一个缺乏谋略的武将呢?请看下面两段记载:
“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面对汹汹而至数倍于己的强敌,张飞没有贸然采取死磕肉搏的愚蠢做法,而是采取计谋加威吓两种手法:将二十骑拒后,意在迷惑敌军,使其误以为张飞在使诈,引诱其进入可能存在的埋伏圈;据水断桥,瞋目横矛,主动挑战,意在充分利用自己“万人敌”的形象威吓敌军,煞住曹兵的锐气。果然,曹兵在张飞又是威吓又是迷惑的“秀”下踌躇、犹豫了,从而为刘备的逃窜赢得宝贵时间,“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由此可见张飞有勇有谋之一斑。
再一则:“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通常我们认为,张飞只是一个猛将,只会跟敌军打正面的遭遇战,然而从这则记载中,我们看到原来张飞也深谙兵不厌诈的精髓,学会通过偷袭的方式来击败对手,由此可见此人不仅绝非无谋之人,而且恰恰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将形象。
2、度量宏大的义士
关于张飞的忠诚,想必大家早已熟知,刘关张三人生死与共的感人形象早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一段佳话。正是因为张飞忠贞不二的性格,所以他对有着同样刚烈性格的人物也是礼遇有加,其中“义释严颜”一段便显出他的这种侠肝义胆的性格。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真所谓惺惺惜惺惺、英雄敬豪杰,对同样忠贞、刚烈的严颜,张飞表现出了相惜相敬的态度,由此可见其度量的宏大。
3、爱暴力的“活阎罗”
《三国演义》中有关张飞脾气暴躁的记载或许出自这样一段史实:“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与关羽爱抚士卒、轻视士人的形象截然相反,张飞对待士大夫阶层可谓是礼遇有加,然而对待士兵却是非常的残暴,常常因为小的过失便对手下的士兵滥施淫威,以至“刑杀过差”。尽管刘备一再告诫张飞,然张飞“犹不悛”,终于为后来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关张二将,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一个因为轻视士人,结果被糜芳等人所卖,最终败走麦城而死;一个因为虐待士兵,结果被部下范达等人所害,最终身首异处。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二人最终悲惨的命运,这或许是值得为将者深思的事情吧?
4、被丑化的“美男子”?
关于张飞的长相,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了一个莽汉,这似乎也成了民间的一种共识。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使一些专家学者对张飞的外貌,产生了新的看法。
据说,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这个新的发现,再加上张飞的两个女儿后代都嫁给了蜀汉后主刘禅的史实,让有些学者怀疑张飞所谓“莽汉”形象的真实性,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进而推测出张飞有可能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形象(因为按照一般逻辑,皇后一般不会是丑八怪,自然她们的老爹也不会难看到那里)。然而,由于缺乏有力的佐证,这终究还是一个推测(因为事实不乏会出现老爹很丑,儿女很漂亮的反常现象)。
其实,最早出现张飞有胡须且不同于常人胡须的记载,并非正史,乃隋唐民间流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叫水上木偶戏。张飞的木偶形象是一撮撮横在脸上的虎须,以至于孩子们看到了感觉滑稽。李商隐用诗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情景:“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宋元两代,平话已然火爆,民间艺人根据自己对英雄的审美及英雄自身的性格特点,对张飞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整容”,其莽汉形象才大致定型。
5、多才多艺的儒将
在传统的印象中,张飞似乎只是一介莽夫,跟文艺圈绝对“不来电”。然而,众多的史料揭露,其实张飞不仅武艺了得,更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就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并引了几本古书中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来佐证: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元朝人吴镇的《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吴镇这首诗自然是溢美之辞,然亦可见张飞书法可观。
明代的《丹铅总录》中,也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清代人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引自《方舆纪要》上的话也说: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书法甚工,这便是很多专业人士对张飞字的评价,由此可见其书法之妙。
张飞不仅写书法,而且还喜欢画画,喜欢画美人。据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联想到正史的记载当中,张飞喜欢交结文化圈的人士,可知他们之间一定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军旅之余,挥毫泼墨,描摹美人,真是一个心思细腻、文艺范儿十足的儒将形象。
总之,“猛将兄”张飞先生绝对不是罗贯中笔下所刻画的那个有勇无谋的莽汉形象,通过众多的史料,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将、度量宏大的义士、多才多艺的儒将形象,异常的可爱,甚至有可能还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美男子。然而,张飞的命运却是异常的悲惨,由于性格中残忍好杀的因素,导致他最终命丧部下之手,未能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令人嘘唏……
(本头条号中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以获取授权,同时需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文/格瓦拉同志 老苏有话说主编
微信号:sushuaishuai1981
中国旅游日,跟着李白、杜甫、徐霞客去旅行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记者上官云刘越)“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许多年前,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开启了自己的旅行,在以脚步丈量名山大川的同时,记下了沿途所见所闻。
徐霞客给世人留下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厘正了“向来山径地志之误”。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那正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
不只是徐霞客,很多古人都有出游经历,领略四时美景、探访名胜古迹,以文字抒发胸臆:诗人李白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引人入胜;诗圣杜甫写下了《望岳》,盛赞泰山的巍峨秀丽……
那些在古人笔端如诗如画的美景与名胜,现在怎么样了?
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春夏之际,诗仙李白沿长江顺流而下,初游庐山,只见香炉峰腾起紫色烟霞,瀑布如珠帘垂空,遂作此篇。
江西庐山石门涧景区现云雾景观,如仙境一般。中新社记者 卫岌摄
层峦流翠,风光旖旎,庐山北枕长江,东临鄱阳湖。据专家考证,《望庐山瀑布》诗中所指地为现今的江西庐山秀峰景区的香炉峰和开先瀑布。如今每逢汛期,景区内云雾涌现、瀑布激流,一如李白诗中所述般梦幻瑰丽,吸引游客前来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
俯瞰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屹立在云海之巅,展现出庐山雄秀之美。祝兴勇 摄
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谁能想到,这首壮志凌云的《望岳》竟是写于诗人杜甫落榜之后。唐开元年间,杜甫贡举考试落第后,在齐赵一带漫行,登上泰山游览,看日出东方,山峦层叠,写下绝句《望岳》,抒发自己的豪情。
山高谓之岳,“望岳”特指东岳泰山。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在此封天禅地……在历史的积淀下,泰山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
“五岳独尊”刻石,为泰山标志性景观题刻。王德全 摄
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将西湖美景描摹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生向往。相传苏轼任杭州知府时,还建桥筑堤解决了西湖水患。
一年四季,西湖皆美——春天的苏堤春晓,夏日的曲院风荷,秋季的平湖秋月,腊月的断桥残雪,各有韵味。时至今日,大名鼎鼎的杭州西湖依然是游客热衷的打卡地。
西湖玉带桥被大雪覆盖后如水墨画。中新社记者 王远 摄
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有观点称,彼时刘禹锡赴和州任刺史,经洞庭湖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望洞庭》。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南省北部,岁月匆匆流逝,美景依然如故。洞庭秋月为湖南潇湘八景之一,秋天的夜晚月色正好,碧水如镜,泛舟湖上,别具一番神韵。
兰亭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东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诸多名士,来到浙江绍兴郊外的兰亭。众人流觞赋诗,他乘兴提笔写下一篇序言,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就此诞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景区自然风景秀美,依山傍水,景观布置错落有致,有鹅池、曲水流觞、临池十八缸等景点。茂林修竹,流水淙淙,徜徉其中,很能体验一番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趣。
醉翁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县琅琊山麓,据说原本是琅琊寺僧智化所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经常来亭中饮酒赋诗,自号“醉翁”,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亭名缘此。
树木婆娑,亭台错落,醉翁亭依然风景如画。流连于美景之中,那句脍炙人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有一番意趣。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一座黄鹤楼,留下几多千古绝唱。崔颢行吟于此、陆游醉卧于此、李白惜别于此……据传,公元1134年,南宋名将岳飞登临黄鹤楼,遥望中原,提笔写下:“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孙权在武汉蛇山临江的黄鹄矶处修建了一座军事瞭望哨楼,这便是黄鹤楼的前身。历史上黄鹤楼屡毁屡建,如今的黄鹤楼是依据清同治七年黄鹤楼仿建。1800年悠悠历史长河,黄鹤楼像古老的瞭望者,见证了华夏大地的沧桑风云和历史变迁。
湖北武汉,夕阳映照下的黄鹤楼。赵广亮 摄
岳阳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篇《岳阳楼记》,范仲淹令岳阳楼自此名动天下。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湖南岳阳楼肇自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距今近两千年历史,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古貌的纯木古建筑。
岳阳楼前身是东吴将领鲁肃建造的阅兵楼,唐代起逐步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杜甫曾写下《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亦是千古绝唱。
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遥远的盛唐,一位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在黄昏时分登楼眺望,只见融融落日傍山下落,滔滔黄河入海东流。他胸怀激荡,累累豪情化作了一首绝句。这就是王之涣写下《登鹳雀楼》的故事。
航拍山西永济鹳雀楼。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建于北周时期,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历史上,鹳雀楼曾因战乱损毁。2002年,复建的鹳雀楼拔地而起,千年盛景得以重现。
山西运城永济市,打铁花表演在鹳雀楼景区上演。 中新社记者武俊杰 摄
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年前,诗人王勃登临滕王阁,胜景之下,挥毫写下令世人惊叹的《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后滕王阁名扬天下,韩愈赞其:“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据传,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因此得名滕王阁。千年间屡毁屡建,但文脉绵延不绝,如今的滕王阁以宋代滕王阁为蓝本,于1989年重阳节当天重建落成。它以中华文化地标的姿态,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经过暴雨洗礼后的南昌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出现王勃《滕王阁序》中“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壮观景致。李招阳 摄
很多古人笔下的美景如今依然存在,今人可以同与古人神游。但也有一些古迹,现在已踪迹难觅或存在争议,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怀民亦未寝”,一度令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刷屏社交网络。承天寺是北宋名刹,但自南宋后期,该寺毁于兵灾,原址何处成为众多文史专家考证的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恢宏,但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存在争议,其地理位置大致有汉阳赤壁、汉川赤壁、江夏(今武昌)赤壁、黄州赤壁、钟祥赤壁等说法。
如今,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乐于参与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充满文化韵味的活动。穿越时空与古人“相会”,打卡名胜古迹,你准备好了吗?(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