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时年巴菲特71岁。
题外话
巴菲特他老人家并不是买一支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他老人家说过,如果你不想持有1只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
但如果你将这句话理解为买了以后永远不卖,那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足够活埋八次的深坑。
可口可乐1998年不卖是个错误,他已认错反省。苹果去年减仓了。富国银行清仓了,而且持股多年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卖过的还有很多。
这每一只股票,在他买入的时候,的确是想持有十年甚至终生的。但企业会变,估值会变,合适的时候老人家卖起股票来,下刀比谁都快。
——源自唐朝唐书房《书房拾遗第25期》
2021年8月17日
2001年学习摘抄(二)
现在腐朽的以后可能重放光彩,现在如日中天的将来可能会日益歇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正文
接下来一段巴菲特用了一定的篇幅回顾了一下2001年发生的一些并购案,因为每年伯克希尔都会收购一些公司,扩大自己的业务板块,巴菲特在这里特地提到了几个公司。
第一个是一家建材类的公司。
他说去年在开股东会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圣路易寄来的包裹,包裹包了一些金属块,看不出来做任何的用途,然后里面还有个信,那个信是一个公司的总裁,叫Gene Toombs。这个公司名叫MiTek ,这个Gene这个是MiTek公司的ceo 。
他说我们这个公司是制造这个玩意,就是你拿着手里这个金属块的世界级的领导厂商,我们做的是在这个行业是做到世界级领先的。
这个东西是用来做这个房屋建材的连接板,就是建材和建材之间这样连接用的,就这么一个小东西,他们这个很专注,做到全世界领先,也没说第一,是说领先。这个Gene就跟巴菲特讲,在信里就说我们最大股东,母公司是在英国,英国母公司目前有意义把这家公司卖掉。那么Gene非常的知道巴菲特的名声,名声在外,很多年都关注巴菲特的小广告,这样的话,他思来想去觉得伯克希尔是最合适的买家,这样就寄了一封信,同时寄了一个自己的产品的样品给巴菲特。
巴菲特说我非常欣赏他写这封信的预期。也就是Gene给我写这封信,写的非常令我高兴,那肯定是又客气,又发自内心的赞美,也表示了对自己对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钦佩和佩服,那肯定是这样,虽然巴菲特没有把这个信的内容写下来,没有。
他说我看到这个信以后,非常高兴,非常的欣赏。这样的话我立刻就给他打了个电话,跟Gene在电话里谈了几分钟,我发觉他就是我们想找的这类经理人,这个公司也正好是我们想要的公司类型,于是我们就给这个公司的母公司,在英国的母公司报了个价,没多久,就正式成交了。
他说买下这个公司以后,谈买的时候,就是Gene,就是这个公司现在的这个团队的总裁,带领公司的团队对这个公司表示出相当的信心,怎么表示呢?愿意参与这起并购,所以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买了90%,10%的股权由这个公司目前的55位经营管理班子出钱买下来。
也就是说现在管理团队也成为股东,每个人最低的出资额是10万美金,其中有些人还是借钱参与了投资,那就表示现在这个公司的管理团队对自己公司非常有信心。
所以巴菲特写道,这标志着这些经理人称得上是公司的拥有者,他们完全会站在股东的立场上来设想,他们愿意与公司同甘共苦,愿意承担自己的资金成本,愿意为公司好好努力,那么价格股价才会值钱。
所以巴菲特说芒格和我非常欣赏MiTek这种高格调,就是个公司和Gene,他们表现出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我相信这样做可以赢得双赢多赢的局面,这是巴菲特提到的第一个买下的公司。
接下来巴菲特说到第二个公司,第二起并购的案例,这个公司叫XTRA,可能是一个简写了,他是一个货柜拖车的租赁公司,就是你搬家也好,还是货运也好,你可以买车,但也可以租赁。这个公司就是XTRA这个公司就是做货柜拖车的租赁。
那你怎么买下来呢?他就说2000年初,我的好朋友Julian Robertson ,宣布他的合伙基金结束,这个基金是非常著名的,叫老虎基金,大家回过头了看看20年的报道,其中一个著名的事件,就是两千年,反正打击很厉害,就是老虎基金清盘,老虎基金因为它秉承的理念,被互联网的高潮,远远的抛在后面。搞到最后他的基金被赎回很厉害,老虎到最后也是,当然Julian也年纪比较大了,说实话,就是有点心灰意冷,把这个基金进行清盘了。
当年的福布斯有一个报道就是老虎基金清盘,然后是插了一个小漫画,这个小漫画就是一个老虎躺在地上,四个小爪子被绳子捆住,被锁链捆住了,就是报道这个事情。
老虎基金因为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股票,二级市场的基金,他还持有一些企业相当大的股份,其中就持有这个货车拖车租赁公司的XTRA,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巴菲特就给Julian打了个电话,因为他跟他是好朋友,就是业内大家也是同行。打电话问你们愿不愿意把整个公司卖给我算了。
就是我不买什么5%、10%的股份,您全部卖给我算了。那么Julian就建议他说,那你跟XTRA的总裁,Lew Rubin聊一聊,巴菲特就说我们就电话里聊了聊,聊得还可以,相谈甚欢。可惜的是当年没达成协议,就是谈价格可能没谈拢,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他没说。
然后过了一年半,到了2001年的6月,Julian又给巴菲特打电话,说他决定卖这个XTRA公司,这样的话他跟Lew Rubin又谈判,这次就谈成了,董事会就接受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提出的预案,就是我们对外公开收购,因为这个公司看那样也是上市公司,有一部分的股份在大股东和私募基金手里,但有相当部分可能在市场流通,这个方案就是截止日的9月11号,就是截止日是2001年的9月11号。
然后,对外收购。其中有一个条款,这个预案的条款说买方有权利退出。巴菲特这边是买方,就是我给你定,最后截止日是9月11号,但是我有权力要退出,结果这个事情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911发生那个恐怖袭击这个事,结果这个市场进入了大起大落,这个Lew Rubin经历了上下上下的煎熬和难忘的经历。
巴菲特说这两个一个是股市是涨跌,他说刚开始这个Lew Rubin年纪也不小了,Lew Rubin有了一个女婿,就在国贸上班,是倒掉的那两个楼里面上班,结果炸了以后,恐怖分子一袭击,现场很混乱,就失去联系了,还没消息,这个急的热锅上蚂蚁,其次他非常清楚,我们有权取消收购,就是女婿没下落。女儿可能在家也哭。
第二就是买方有权利终止,就是伯克希尔有权可以不买,这个时候搞得实在太心灰意冷,令人太受打击了,双重打击。
巴菲特接着写。所幸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比较圆满。第一Lew Rubin的女婿还行,没出事儿,逃过一劫。
不知道他那天是没上班还是办公的楼层比较低,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国贸有些低的楼层,被撞的时候,等到他倒塌,有了相当的撤离的时间,所以很多人还是撤离出来。
第二个,伯克希尔如原先预期一样完成了这起收购案,那这样最终的结局还是很完满的。
巴菲特说我们这次收购这个公司,在货柜车租赁行业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补足了我们一些知识的欠缺,希望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
接下来巴菲特提到第三起收购,这个公司好像听着不太大,叫克雷格,一个老板叫克雷格,他有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叫Larson-Juhl,公司是定制相框的。拍了照片以后,就把相框放到家里头挂墙上。这个公司就干这个事儿,一听很小的一个事业吧。它不是,Craig Ponzio这哥们在很年轻的时候,他大学打工就到这家公司,然后他毕了业以后干了一段时间后,到1981年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了,这公司他接手的时候,1981年300万美金的营业额,到现在到了两千年,经过20年的发展,已达到3亿美金,300万成长到3亿。这个时候Craig Ponzio给巴菲特打电话说,我想把公司卖给你,巴菲特说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家公司的存在,没听说过,不过几分钟电话,令我感到很好奇,令我很满意,而且他对公司的现状也非常坦率,把来历、来龙去脉交代的非常清楚,而且价格也非常合理。
所以两天之后,Craig Ponzio和公司总裁Steve McKenzie就到奥马哈来了,Craig Ponzio是老板,是董事长。Steve McKenzie是总裁,这样的话到奥马哈来找巴菲特,双方谈了一个半小时和100分钟不到,愉快的达成了交易,十天之后签约。
他说这家公司在全美,为全美18000家照相馆服务,这是第三起案子。不过根据我们今天这个常识,已经过了20年,估计这个公司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好像没有听到巴菲特再提过这个公司。
第四个案例好像大家还有所耳闻,这是个买家的公司,这个公司叫fruit room,做内衣的,中文的翻译成叫鲜果布衣,fruit就是水果,鲜果布衣,大家在网上能查到这个公司。
他说我写这封信的同时鲜果布衣的债权人正在考虑我们的提案。就是这公司管理不善,负债快要倒闭了,负债太多。
他说实际上我在四五十年前,在1955年在格雷厄姆公司工作的时候,我就听到过这个公司的名字,巴菲特插了一句,他说当年我在1955年8月我在纽约工作的时候,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的时候,我是仅有的5位员工之一。
当时有三个经理加两个秘书,所以格雷厄姆公司总共这5个员工。
巴菲特说鲜果布衣这个公司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的过程中,发展还是不错的。
他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其中有一个CEO叫John Holland,是一个鲜果布衣公司运营最辉煌时期的管理者。
巴菲特接着说,John很棒,但是他在1996年退休了,看来年纪也大,退休之后,新的接管的人大幅举债,举的债务太多了,买了一堆没有效益的公司,这样的话,公司最终没办法破产,破产以后那个John也被请回了。
请回了以后,他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把公司原来的一团混乱,成本激增,客户关系恶化,这些事情一一打理得顺利,包括裁减冗员,将公司的员工从4万人还减少到23000人。简而言之,鲜果布衣在John的领导下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但是几年下来外部竞争的环境的确是越来越激烈了,鲜果布衣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巴菲特说我们提出了一项提案,就是其中的提案没有任何的融资计划,而且邀约期长达数月。当然巴菲特的提案就是把这家公司买下来,这个提案之中,包括一些特殊的条款,其中包括是我们接收之后,John必须继续担任总裁。
他说因为在我们看来,John就是鲜果布衣这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所以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所谓事在人为。巴菲特是非常看重人的,因为这样一个公司在好的精明强干的,又诚实又能干,又德才兼备的管理班子带领下蒸蒸日上。
反过来,在不合适的人手里可能每况愈下,巴菲特在这个交易案的最后一句说,我们在这个合并的交易过程中,这个收购兼并的交易中,我昔日老友,这个Michael Newman ,就是巴菲特昔日的老板兼好友,就是格雷厄姆纽曼那个纽曼,这个时候已经81岁了,给他提供了很多的帮忙。
巴菲特说我们的友谊常在,友谊地久天长。81岁的纽曼,他这个时候还活着,格雷厄姆已经去世了。
接下来巴菲特又讲了我们旗下的一些子公司。因为伯克希尔是一个集团,旗下各自有子公司,也进行一些并购。
他说其中一个我提一下,他说布朗鞋业以70万美金买下了一个鞋子的同行的存货和商标权,这个鞋子公司的名字叫ACME,花了70万美元。
巴菲特感慨了一下,他说1956年的时候,因为现在是2001年,1956年的时候,在我离开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前不久,当时这家公司标价是320万美元,时隔五十二年。把自己的存货和商标以70万美元卖掉。
他说这50年间,有一度,ACME公司持续成长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鞋子制造商。可惜的是现在每况愈下,巴菲特提到这个案例很感慨。
他说伯克希尔旗下的布朗鞋业以70万美元买下来ACME鞋业的公司的存货和商标权,基本上就把这公司买了,其他的可能是一些烂帐,其他冗员就不要了。
巴菲特感慨就是52年前,我知道那个公司卖320万美元,过了半个世纪,现在只卖70万美元。而在这52年间的,他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鞋子制造商,所以这就很令人感慨,所以今天辉煌的以后可能是黯然无光。
这个时候巴菲特就想起来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
那本著名的《证券分析》一书中开头引用了希腊的那个诗人叫Horace的一句名言。现在腐朽的以后可能重放光彩,现在如日中天的将来可能会日益歇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翻译的各个版本不太一样,简单的说就是说Horace这个古希腊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翻译成现在大白话,现在牛逼的将来可能会歇菜,现在歇菜的将来可能会牛逼。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巴菲特说我头一次听这句话的时候,是在52年前,那个时候巴菲特还很年轻,才20多岁。
他说半个世纪以来,我个人对这句话所描写的企业与投资真理的体会日益加深。
接下来巴菲特又回顾一下,说R.C.Willey这个家具公司,这个老板BILL,这个感人的BILL,在犹他州开业的本部经营的基地之外,还在Boise ,开业也是成功了,就是前年讲的故事。他们感人的事迹,开得异地开店,由于他是摩门教的信徒,周末不营业,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你到不信摩门教的地方去开业,你周末不营业,那别人营业,你不就是干不过人家。
不是的,BILL干的很成功,异地营业成功了,而且成本价把新店卖给伯克希尔,还不收利息。这个事情在两年前的年报中被巴菲特大加赞扬。
他说异地分店开张不久,BILL带领着自己的R.C.Willey又打算去拉斯维加斯去试一试。
拉斯维加斯在美国就是赌城,全世界人民好像都知道它。
他说BILL建议去拉斯维加斯去试一试,那这是个大城市。
他说我的态度比较怀疑,到拉斯维加斯开店能不能成功。
同时拉斯维加斯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大家星期天周末都在大发利市,大赚快钱的时候,您老人家去关了门,过你的教会的节日。
不过我受到他以前开这家店的鼓舞,还是不打算阻挠他,于是BILL带着R.C.Willey就到拉斯维加斯旁边的一个小城镇Hendersn开业了。
结果就是这家在拉斯维加斯旁边新开业的R.C.Willey家具店非常成功,比所有当地竞争对手干的都好,而且业绩达到了我们原预估的两倍之多。
过了几个月试营业之后,开始了正式的剪彩开幕仪式,我也去了,我不但去了,我还在现场向来宾暗示,这是我个人的构想。巴菲特在开玩笑。
这就是巴菲特汇报了一下2001年的伯克希尔并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