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在邮通公司才当了两个月的班组长,
施工过程我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
,因为这个,还和现场管理的技术员发生了争论。
我明显感觉按照他的要求不合逻辑,但他坚持要按照图纸做。我在这方面性子很犟,也不肯让着他,结果他马上打电话告到了林总那里。
林总让这条线路停一停,先做别的事,又让那个技术员代我管着这个班组,我想我可能要做到头了……
技术员是现场的权威,也是班组长的上级,当时公司推行的是一个台湾人写的A管理模式,
一个人只有一个上级,上级指令,下级必须服从。
很快林总又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沉吟了一下说:“你以后就不要做班组长了”。
我低着头想,不做班组长没关系,只要让我继续在邮通公司干下去就行。
可是接下来林总说:“华为公司,深圳的华为公司你知道吗?”
我说:“不知道”。那时候华为没有现在这么有名。
林总接着说:“华为公司现在有一个硬件工程师的督导培训,咱们是合作方,有一个名额,公司一直在考虑派谁去,我想还是派你去合适。”
那时候我到邮通公司满打满算也才三个多月,林总就把这样好的机会留给了我。
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
你成就别人,别人就会成就你。
在华为的培训又是三个月,我在理论上掌握了通信电缆安装工程的现场管理知识,回到邮通公司,很快作为现场技术员的上级,来全盘管理一个建筑的综合布线项目。
我的人生仿佛驶入了快车道,应该说是财富增长的快车道。
随着邮通公司的业务越来越繁忙,在一次会议上林总决定公司成立几个事业部,
各事业部可以独立以邮通公司的名义承接对外项目,只要向公司上缴管理费和一定比例的业务抽成,就可以在总体上自负盈亏,我荣幸地成为其中一个事业部的负责人。
其实林总给过我选择,是作为公司的技术督导拿比较高的固定工资?还是自己出去闯,没有固定工资,还要给团队发工资,我选择了后者。
会后林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以后的路可要你自己走了!不管是成为百万富翁,还是走投无路,都是你自己的事,我把机会留给你了!记住:
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可以用巧劲,但不能走歪路。”
巧劲是什么?林总没说,他知道我明白,一些潜规则而已。
那天林总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说,再过二十年,绝大多数人都会发现,现在是一个最有机会的时代。
林总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经多见广,有思想,有高度,为人处事步履从容,虽然身处一个巨大利益的行业,但毫无急功近利的感觉。赚钱仿佛是他的业余爱好,甚至连业余爱好都不算,就是身外之物,这样的气度要有几世的名门才能传承下来?
几年后我虽然离开了邮通,但一直都会想起他,也会去看望他。
回想那个时代,至今仿佛还能听到嗖嗖的风声,那是财富飞翔的声音。
一个综合布线工程标的,基本上都是几十万,没有几十万不能叫一个项目。可那时候人工很便宜,两千块钱就是非常高的工资。材料费市场上差异很大,又不透明,所以材料费算得高一些也没关系,这里面的收益现在不能细算,细算的话会让今天做工程的人眼红。
我的策略是自己不要赚那么多钱,工程报价可以比别人少一些,实际得到的工程款可以更少一些,该分出去的都分出去,不管是分给有话语权的个人也好,还是分给甲方单位也好,总之有钱大家一起赚。
在赚快钱的年代,你就算慢一些,也会非常快。
第一年我个人就赚到了七十万元,如果是做保安,一年是七千块,要做一百年才有这个数;如果是摆地摊加上做保安,一年是七万块,要十年才有这个数。
接下来赚得更快,差不多每年都有两三百万的收入,到了第三年年终盘点时,我的账户里有了六百万。
六百万现金!那是2004年,我27岁。
我带的兄弟们收益也都不错,他们一年能赚到十几二十万,一年的收入可以在福州全款买下七八十平米的住宅。
我当然也是一样,从站在火车站广场寻找哪里是安身之地的外乡人,到一个衣冠楚楚的所谓有钱人,这个时间过得真快,快得让人难以适应。我变得有点紧张,总觉得这个钱还不完全属于我……
说起来也很好笑,把父母家里的二十几万债务还清后,又在老家当地新开发的地段买了几处铺面,当时心里想,如果外面情况不好随时可以回来。
其实是回不去的,只要上了高速公路,没有出口是下不去的,不可能随时下去,除非你根本没在高速路上,是在国道甚至乡道上。
那一次在老家住了很长时间,孩子已经长大,算是事业有成,父母尚未年老,这是难得的人间好时光。
我老爸不在意我赚了多少钱,甚至他对于一次还完了几十年的外债,也没有感到特别的兴奋。但是对我军校毕业不要分配工作,胆大妄为一个人闯世界,现在被证明胆大有理,妄为有理,闯得有理,他感到自豪,好像他自己也经历了这么一场。
我是周伟鸿,更多我与琥珀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