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选事件简介常香玉基金会

1.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

(报送单位:商丘市博物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时作出的“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殷商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推进国内外殷商文化研究的交流合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

经过紧锣密鼓筹备,“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于2019年11月16日成立,副市长岳爱云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致辞。大会邀请到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等16位省内外知名学者出席。市委书记王战营出席专家研讨会,为专家颁发“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聘书”,并指导讲话。

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商丘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喜事,对商丘文化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2.大型扶贫现代戏《惠河湾》获河南省“第八届黄河戏剧节”戏曲大赛银奖

(报送单位:睢县县委宣传部)

大型扶贫豫剧现代戏《惠河湾》,是以睢县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和自主脱贫户的真实事例改编而成,是一部脱贫攻坚,同奔小康的精品力作,发挥了文化扶贫、文化扶志的独特作用,激发了贫困人员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该剧2019年2月份参加河南省“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戏曲大赛,获得银奖。

3.全省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宁陵县举办

(报送单位:宁陵县委宣传部)

1月22日,全省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宁陵召开,活动旨在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推进全省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宁陵县紧紧围绕“提高乡风文明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婚丧礼俗改革为抓手,破陈规、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立足家庭小和谐,助推社会大文明,婚丧礼俗改革工作以春风化雨式的全民教育递次推进,通过举办集体婚礼、零彩礼相亲大会等形式,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与会人员观摩了四个村庄婚丧礼俗改革工作,商丘市、宁陵县、濮阳市等作了典型发言,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4.大型豫剧《小推车》入选中原文艺精品工程重点创作项目

(报送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商丘故事,在商丘市委宣传部和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下,商丘市豫剧院创作排演了以淮海战役为时代背景的大型豫剧《小推车》,该剧被河南省委宣传部评为2019年中原文艺精品工程重点创作项目,是我省地市级仅有的两台扶持剧目之一,也是我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剧目。

5.寻找“村宝”:文化“种”进村 村宝“推”出来

(报送单位:虞城县委宣传部)

虞城县百场“寻找村宝”活动,通过推荐“村宝”、展示“村宝”、宣传“村宝”和“赛出村宝”,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该县组织各文化志愿者团队、三区文化支持人才、书画志愿者等文艺骨干,组成25个艺术支援小组,分赴25个乡镇开展“寻找村宝”公益活动。推出一批热爱文化事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的“村宝”150余名,组织“村宝”开展“教你一招”等文艺培训活动200多场次,培育“村宝”文化人才3000多名,展现了新时代农村风貌及农民风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活动经验在河南省志愿者培训会上推广。

6.70人70天70版献礼国庆70年增强“四力”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

(报送单位: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2019年5月中旬至7月底,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由总编辑担纲策划,集结了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商丘网、新媒体矩阵等70名采编摄播业务骨干,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增强“四力”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0个县(市、区)70个整版的报道,行进式报道80篇,新媒体矩阵同步推送和制作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作品超过400篇(条),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讲述商丘70年来发展成就的好故事,传递商丘新时代生动实践的好声音。很多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等转载,一半以上的文章被“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转发。新媒体产品的累计阅读量100万+。

活动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专门批示表扬。省委宣传部2019年第61期《河南新闻阅评》以《锤炼记者“四力” 传递发展强音》为题,对该大型主题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7.2019年商丘市“乡村春晚”系列文化演出活动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馆)

该活动是由市文化馆协调各县、区相关单位,以“听乡音·叙乡情·记乡愁”为主题,开展的一项大型文化惠民活动。自1月7日至2月19日,在全市范围内共举办385场次,其中在贫困村演出近300场,调动演职人员近2万人次,惠及群众30多万人,网络直播点击量达2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节目以农民自编自演为主,“感恩颂党”“扶贫扶志”“移风易俗”“明理守法”等文化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8.商丘“淮海大书场”曲艺展演活动

(报送单位:睢阳区委宣传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助推中国曲艺事业发展,展示文艺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商丘市委宣传部、睢阳区领导的大力指导下,睢阳区委宣传部、商丘曲艺博物馆于2019年10月4日至11日,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广场前开展了商丘“淮海大书场”曲艺展演活动。

“淮海大书场”由豫鲁苏皖曲艺名家以民间文化为基线,红色文化为主线,用河南坠子、豫东琴书、大鼓、大铙等非物质文化表演的形式,在群众农闲时进行的一年一次、为期一周、每天内容不同的大规模、全国性、自发组织的曲艺展演活动。活动还邀请了全国、河南省曲艺名家到场献艺。10月11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了展演活动。

9.《商丘古城口述史(1—4卷)》编纂出版

(报送单位:睢阳区委宣传部)

为传承弘扬商丘文化,宣传推介商丘古城,讲好商丘故事,睢阳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历时六载,编纂了《商丘古城口述史(1—4卷)》,于2019年9月出版,填补了商丘无口述史记载的空白。

《商丘古城口述史》,文字135多万字,图片630多张,依照编年体编撰,以时间为经,上下跨越4000多年的历史;以事件为纬,内容关乎商丘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文化、教育、民俗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系列丛书的有益补充,阅读性知识性强,为擦亮“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增添了文化力量。

10.商丘市启动“两站”建设

(报送单位:睢阳区委宣传部)

为进一步推动殷商文化的考古发掘,经国家、省文物部门批准,经过考古专家的筛选,2019年国家、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商丘工作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丘工作站”(以下简称两站)在睢阳区开工建设。工作站的建设,将使我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两周文明研究与商丘地区考古资料整理研究有了相对固定的科研场所,将大大提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我省的实验室考古水平,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我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1.2019年“商丘好人”文化系列活动

(报送单位:市文明办)

2019年3月23日,“商丘好人”文化系列活动在“商丘好人”主题公园等场所,高质量举行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现场恢弘大气,形式新颖活泼,内容精彩纷呈,体现时代要求。活动项目包括“商丘好人”发布仪式、全媒体助力“商丘好人”文化发展座谈会、“商丘好人颂”群众性文化活动暨礼遇好人授牌仪式、“商丘好人”艺术创作、“万朵鲜花送好人”等十项内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出席“商丘好人”发布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

12.柘城故城西城墙保护展示工程建设

(报送单位:柘城县委宣传部)

柘城故城是一处从新石器时期至明代延续不断的重要城市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西城墙是柘城故城仅存的一段古城墙,夯土层中夹杂不同时期的遗物,是研究中原历史的重要参考。

柘城故城西城墙保护展示工程是商丘市2019年度文物保护重点工程,获得国家批复项目资金1250万元。2019年7月该工程开工,预计2020年年底竣工。古城墙将与容湖、千树园融为一体,为打造国家级遗址考古公园奠定基础。

13.系列电视纪录片《商丘乡镇影像志》和《商丘非遗影像志》喜获国家级奖项

(报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商丘宝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系列电视纪录片《商丘乡镇影像志》和《商丘非遗影像志》由商丘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史志办、商丘广播电视台、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柘城县委宣传部、商丘师院传媒学院、商丘宝鼎文化传播联合创作摄制,分别完成了10集的拍摄与在商丘电视台的播出(2019年)。该系列电视纪录片获得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城市台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人文中国第八季——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视频推选活动的“系列片好作品”奖。《商丘非遗影像志·柘城卷》之《黄土地上的艺术——金麦草画》,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度行业电视节目展评”中,获得纪录片类“好作品”奖。

该系列节目为全国地市级城市首创。节目播出后,受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河南省史志办、河南广播电视协会专门召开学术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

14.“人民记忆:70年70城”专项评论引导工作【70年70城】记住商丘

(报送单位:市委网信办)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网信办开展“人民记忆:70年70城”专项评论引导工作。商丘作为我省入选拍摄地市,市委网信办高度重视,联系协调市直有关单位成立专题拍摄小组,围绕商丘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拍摄,突出商丘特色,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城市变化、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变迁,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氛围。

视频10月10日发布至当日18时,网间阅读量高达6.2亿次,在央广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级媒体转载,引起全国各地网友广泛关注。“【70年70城】记住商丘”视频在抖音发布后,热度迅速攀升至抖音正能量排行榜第一位,热度达到285.4万;微博话题阅读量174万。此项工作受到中央和省委网信办的表彰。

15.“通达商丘”抖音短视频展示最美商丘征集活动

(报送单位:市委网信办)

为建设美丽商丘,进一步搞好网络文化建设,商丘市委网信办于2019年12月9日发起#通达商丘抖音大赛,副市长倪玉民、商丘市委网信办主任侯公涛及来自12省15城的网信战线代表共同启动活动仪式。“通达商丘”抖音短视频展示最美商丘征集活动,经过市委网信办精心组织,在抖音大赛推进会上,市委网信办号召各地各单位各部门、新媒体、网络大咖等进行宣传报道和拍摄制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挖掘拍摄商丘历史文化、美景地标、人文风貌、衣食住行等特色,为全面叫响“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助力华夏历史文明商丘传承创新区聚合了网络力量。#通达商丘抖音话题活动投稿作品2837条,播放量近7000万次。

16.第二届中国科普科幻电影周(展)成功举办

(报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2019年12月12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科普科幻电影周(展)在商丘市成功举办。本届电影周(展)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奏响了“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的激昂乐章。

1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涵盖科普、科技、影视、动漫、文化等领域。人民网、新华社等43家中央和省、市媒体现场宣传报道。发布电影周相关信息共计2636篇。活动的成功举办,掀开了我国科普科幻电影飞速发展的新篇章,搭建了我国科普科幻电影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激发了全民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热情,掀起了文化创意创新的热潮。

17.河南省宣传思想战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媒林”落户民权县

(报送单位:民权县委宣传部)

2019年3月24日,河南省宣传思想战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媒林”,在被誉为“河南塞罕坝”的民权申甘林带落户。

河南省宣传思想战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媒林”是河南省委宣传部、商丘市委宣传部和民权县委宣传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在建设森林河南实践中的担当,作为全省宣传思想战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等省、市领导,以及中央驻豫媒体、省市主要媒体负责人、“商丘好人”代表、志愿者和干部群众数百人参加“媒林”植树等相关活动。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代民权人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培育了10多万亩人工林带,筑起了一道生态绿色屏障,申甘林带成为民权人民生产生活的绿色生命线,被誉为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2018年来,中央、省、市媒体纷纷聚焦这方热土,连续推出多篇重磅报道,掀起了学习“河南塞罕坝”的热潮。

18.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

(报送单位:夏邑县委宣传部、夏邑县文广旅局)

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保护工程竣工。该工程以已经发掘的遗存为主要展示内容,结合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辅以相关沙盘、展板、展示标识牌、解说词、多媒体等展示手段,进行全面展示。目前,遗址保护展示棚已建成,建筑面积2109平方米,园区面积约3.2万平方米,已完成园区绿化、园区道路等附属项目。共接待省、市、县观摩团、调研组40余个,1500余人。

19.2019第四届芒砀山摄影季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

2019年4月27日,第四届“芒砀山摄影季”开幕式在芒砀山艺术区盛大开幕。有关嘉宾、各省市摄影家协会、旅行社机构、芒砀山各景区代表、数十家媒体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开幕式。

本届摄影季由《大众摄影》杂志社、永城市委宣传部主办,永城市芒砀山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永城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永城市芒山镇人民政府、永城市摄影家协会承办。《大众摄影》俱乐部联展、全国摄影小镇联展、《文化·变化·大众化》文创艺术展、永城市纪念建国70周年摄影展等38项主题展览,共展出摄影作品2000余件。

20.“一带一路”百部戏曲电影《打金枝》、《小包公》开机拍摄

(报送单位:梁园区委宣传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河南影视集团启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一带一路百部戏曲电影”项目。

该项目由河南影视集团、常香玉基金会、黄河音像出版社联合发起,汇聚全国戏曲名家、国内一流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团队,与中央电视台、国内一线卫视、全国新农村院线、全国电影联盟、腾讯等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出品百部精品戏曲电影,并翻译成多国语言,配合中国文化输出工程,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及地区。百部戏曲电影将是中国各戏曲剧团及戏曲作品宣传推广的一列高速“和谐号”,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输出重要的骨干力量之一。该项目的实施必将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增添巨大正能量,产生深远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2019年9月2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出席了“一带一路”百部戏曲电影《打金枝》、《小包公》的开机仪式,并予以指导。

21.2019年“黄河诗会”系列活动

(报送单位: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黄河诗会”是河南省作家协会和河南省诗歌会主办的,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诗会。本届诗会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省诗歌学会、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系列活动包括主题音乐诗会、诗会开幕式、诗歌论坛、采风活动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参加了诗会。8月17日至18日,先后举行诗歌论坛和走进商丘大型采风活动。“黄河诗会”作为我省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对于宣传我市形象、扩大我市文化影响、推动我市诗歌创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22.2019年长三角地区侨商客商与商丘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报送单位: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该活动由商丘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10月28日至30日,长三角地区侨商客商与商丘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500多位侨商客商满怀合作愿望、投资热望、共赢期望,参加投资洽谈、交流互鉴等系列活动,活动期间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交响音乐会”、组织参观考察我市历史文化名胜等活动,增强了经济文化交流活力。

此次活动成果丰硕,一是激发了经贸投资合作的新动能。对接活动掀开了我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新篇章。现场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266.2亿元。二是搭建了文化交流互鉴的新平台。充分展示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了侨商客商到商丘投资兴业的信心,促进我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走出去”。三是拓宽了讲好商丘故事的新渠道。积极打通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宣传路径,邀请省、市主流媒体及时跟进报道,共刊发相关新闻报道36.9万余篇,擦亮叫响了“殷商之源 通达商丘”的城市品牌,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2019年“最美读书声”系列活动

(报送单位:商丘市新华书店)

该活动由商丘市委宣传部、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指导,市新华书店承办,以“最美读书声”为品牌,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旋律,通过线下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线上和移动端全民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特别推出全民阅读进基层、“百城同唱‘我和我的祖国’‘最美读书声’全民阅读快闪”等系列活动。7月11日晚,由市委宣传部等7部门联合组织的“商丘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读书声诵读晚会”在好人主题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对全市开展好“最美读书声”系列活动提出要求。网络点击观看量50多万人次,全市陆续开展“最美读书声”进基层系列活动100多场次,百万以上人次参与,对持续提升广大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评选选票

注:1.事件排名不分先后顺序,请在您支持的文化事件后面打“√”,限选10件以内,超过10件作废。2.此表可复制。3.投票评选截止日期:6月7日。4.投票结束后,评委会根据评审会意见和投票结果,确定2019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5.投票结果请寄:商丘市府前路1号行政中心8号楼市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8430室),邮编:476000。6.网络投票请关注“商丘网”微信公众进行投票。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高端光学测量仪器

OGP影像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2019年度全国十大无罪辩护经典案例鄢陵县国泰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公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