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19年度第九期天衢科技论坛暨第211期泰山科技论坛将在德州学院举行。本次论坛活动由山东省科协主办,德州市科协、德州学院、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承办。
本期论坛主题为“生物物理+乡村振兴”,将重点围绕国内外生物物理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及行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推动生物物理新技术在乡村振兴相关产业、行业中的应用,助力德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来自生物、农业、养殖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部分科技爱好者等预计300人将参加此次论坛活动。
论坛邀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陈润生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陈焕春院士等6名专家分别作题为《生物大数据挖掘进展及应用》、《我国猪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措施》、《猪伪狂犬病和非洲猪瘟诊断检测新技术》、《生物农业防治》、《闭环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及在ASF预防、净化和恢复生产中的应用探讨》、《猪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猪联网》等学术报告。本期论坛面向对本期内容感兴趣的科技爱好者提供免费参加名额50名,有意者可拨打0534-8985884电话向承办方进行预约,我们将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安排。
主讲人简介:
陈润生,中科院院士,是我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非编码RNA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二十多年来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构建了收录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数据库NONCODE,以及收录非编码RNA与其它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数据库NPInter,这两个数据库也已成为了国际在非编码RNA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数据库。共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二十余次。由于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大会上应邀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时获得“小谷正雄”奖(“Kotani Prize”,生物领域)。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2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兽医协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传染病专家组副组长、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农业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部转基因专项技术副总师等职。
邱德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药物微生物工程学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植保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其一直致力于蛋白质农药的研发及作用机理研究,创制出蛋白生物新农药:3%极细链格孢植物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并已获得农业部农药临时登记证。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源论文18篇;出版《植物免疫与植物疫苗——研究与实践》和《蛋白质农药》专著两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包括第一完成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
记者|李智群 通讯员|侯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