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图:思晨
住房公积金,是员工入职后可享受的社会保障之一。
因为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息息相关,所以按相关规定,每年6月前后,全国各地的缴存基数基本会调整一次。
随着2023年过去一半,近期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排名不分先后)等多省市都宣布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
到底哪些地区调整了公积金缴纳基数?调整后的上下限是多少?职工的缴纳基数是如何确定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纳基数及比例又是怎样的?
如果你也有类似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哪些地区有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眼下,各地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调整还在进行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公布调整政策的就有近30个地区,涉及
广东、广西、山东、浙江、安徽、重庆、河北、江苏、四川、河南、湖南、新疆
(排名不分先后)等省市。
各地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基数的调整和公布多以市为单位,以2023年全年或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为一个执行年度。具体有哪些,详见下表:
以上为不完全统计,更多请留意官方动态
住房公积金缴纳基数如何确定?
大多数情况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的当月工资。
鉴于住房公积金缴费为单位和个人各承担50%,而职工当月工资可能存在过高的情况,各地因此规定了缴存基数的上下限作为参考标准。
一般,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上限为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地区也称: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倍
。
比如2022年度济南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123902元
,所以当地2023年度住房公积金最高月缴存基数为:123902÷12×3=
30975元
(一般选四舍五入后的结果)
。
而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的下限,主要参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当本人工资高于住房公积金最高月缴存基数时,可以以上限为缴费基数;低于缴存基数上限,一般以实际月工资为缴纳基数,但缴纳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的上下限也是重要的执行标准,不过灵活就业者的公积金缴存基数还会参考
上一年月平均纳税收入
或
社保的缴费基数
。
部分地区也有指定缴存基数,比如广东潮州就明确了灵活就业者缴存基数最低为1620元、最高为3800元。
为了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部分地区的灵活就业者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还能每年调整一次。
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目前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在
5%-12%
区间内确定。而且为了保障公平,同一单位,必须执行同一个缴存比例,不能差异化对待。
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同,灵活就业者因为相关费用全由自己承担,缴纳比例一般在
10%-24%
的标准区间内自主选择。
但个别地区也有统一缴存比例。比如广西玉林,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统一为24%。
和缴存基数可适时调整不同,灵活就业者的缴存比例一经确定后一般不能再下调,建议初次缴存时就确认好。
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带来的影响?
随着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最直接的变化可能是:
到手工资和公积金账户余额的变化。
一般来说,当公积金缴存上限越高,单位及个人可缴纳的月缴存额也会更多。当公积金账户余额变多,后期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可提取金额等,也会相应变化。
另外,住房公积金还和个税密切相关,当个人缴纳的公积金变多,可享受的税前扣除也会有所增加。
以上,希望有用~
-END-
备注:本文原创,首发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chinahrm2002),以上数据参考自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者中心、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