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出生,经历过90年苏联解体、98年洪水、03年非典、08年奥运、19年新冠到现在还“苟延残喘”地活着。和大多数的80后一样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个月拿着8000不到的工资,单位交的五险一金,效益好并且满勤的情况下一个季度能有10000左右的奖金,算下来一年收入也就13万左右,不可能再多了;刚参加那四五年每年也就几万块钱。
房贷每年30000,物业3000,小孩保险7000,幼儿园每年18000。固定必须花的钱58000元;一年生活费30000。不抽烟不喝酒,除了房贷再无其它贷款。算算一年花销大概9万上下,除了小孩衣服经常买,我们两口子很少买衣服。
工资少,就要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能花。
要有良好的用钱习惯,花呗借呗信用卡偶尔应急可以用下,但是不能养成习惯。
关于用车:除了房贷,车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首先买车就要投入一笔,无论贷款还是全款,养车用车费用更大。对于用车应做好经济对比分析,看看是绝对有必要,还是认为必须有个车而买车;我是21年考的驾照,那会儿也想弄个车,后来想想买车对于我们家用处不大,况且每年还要花不少钱养车;
人情往来:我和我老婆工作性质的原因,很少有应酬和人情过往。我在工程单位,这些人情往来就少了很大一笔开支。同学朋友该结婚的也都结了,该花的份子钱也都花了。在未来最可能的人情往来也就是孩子老师这块了。这个比较现实。
柴米油盐:很多年轻人图简单,往往都去大超市买菜买啥的。而我们不一样,为了便宜的菜可以走很远去买(当锻炼了),当然菜品是一样的。就是一些小一点的果蔬超市,和北京华联啊!沃尔玛啊!永辉啊这些比起来便宜很多;为了买菜一大早起来去早市买,有几个能做到;家里不做饭的经常在外面吃得也比比皆是;
关于理财:我不太关注理财,也不太信任理财产品,虽然利率很高,但是终究还是有风险的。今年过年留了些余钱,其他全存定期了,虽然不多,但三年下来也能有几万块钱;我们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定期对我而讲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就算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并没有怎么影响质量。小孩子该报的班报班、想吃得就吃、想出去玩也没啥问题。每年情人节老婆礼物不能少,大几千的也是花了的。逢年过节走亲戚该花的钱也花了的;无非就是有钱没钱面上我们也不去硬装有钱人;从没想过要把面子活搞好;外表光鲜艳丽我也想,但是不得看看自己啥实力吗?装,也能装好。但是最后除了一地鸡毛啥也剩不下;
其实或许还没到花大钱的时候吧!那刚好,趁这个时候多积攒一些。
前几天看了个文章,月工资12000多,结婚14年愣是没有一分存款。看他老婆那“委屈”的样子,看似精打细算的花销,实则就是不会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