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有5只新三板基金上市,小明被基金宣传刷了屏。
宣传的口号也很有意思:“如果您还够不到新三板精选层投资门槛,投资者们,您可以购买新三板主题基金了!” 有种抢钱的冲动感。
当天下午,华夏成长精选认购超30亿,算是“一日售罄”,看来卖的还不错。
但我要给这些新三板基金泼一盆冷水。
这些基金,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现在三板企业质量普遍没有多好,后面精选层企业,可能也会以成熟型中小企业为主。
这导致企业成长性其实一般。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打新还是转板的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高。
第二,这些新三板主题基金,更多是个噱头。实际上,这些基金真正投向新三板精选层的额度很少。严格来说并不是新三板基金。
精选层头炮的质量并不好
其实经过这两年的折腾,新三板上总体来说,优质企业的比例不高;这些优质企业也更多的是成熟期的企业,成长性的企业就更少了。
6月10日,首批审议的两家拟挂牌精选层企业通过审议。按理说,新三板精选层的头一炮,至少也得是够得上格的企业。
但事实上,这两家企业成色并不好。
首先是颖泰生物,这是一家老牌农药企业,主要生产除草剂、杀虫剂还有相关中间体。
这个领域是一个成熟的领域,成长性并不大。颖泰生物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增长,2019年还大幅下滑。
颖泰生物精选层挂牌价是4.75元,以此计算其挂牌后市值是58亿元左右,2019年静态PE21倍。
实际上这个价格并不便宜。在A股上市的扬农化工,2019年静态市盈率也就是22倍。
再看另一家企业,艾融软件。
这家企业主要业务是为银行提供在线商城以及各类支付、直销银行、投融资等平台。
这其实是属于银行的非核心业务平台,同A股上的长亮科技、科蓝软件等主要承担银行核心业务平台建设的企业,业务水平和技术实力差别都比较大。
跟这些行业龙头相比,艾融的研发费用只是人家的零头。
艾融这几年的业绩,一直靠几家比较固定的大客户。虽然收入有所上升,但议价能力逐年下滑,导致净利润没有上来。
艾融的挂牌价由发行时和投资者的询价中确定,这样的价格一般比较公允,不会出现A股由于23倍市盈率限制导致的打新优势。
如果按照30元的价格来计算,艾融2019年静态市盈率在50倍左右,相对行业龙头长亮科技80倍市盈率,估值也不低。
这样来看,这两家企业,打新和转板的收益都不会高。
打头阵的两家企业如此,新三板普遍企业的质地可想而知。
“新三板基金”不是新三板基金
我认为,基金公司其实也知道这些企业的情况。
所以现在发行的所谓“新三板基金”,虽然在宣传上打着新三板精选层基金的名号以吸引注意力,但实际上也仅仅是个噱头而已。
用证券报的图,首批这5只基金,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都在60%以上,但配置于新三板精选层的仓位,都不超过20%。
也就是说,在股票资产仓位中,配置于新三板精选层的仓位少于1/3,超过2/3的仓位在公开发行市场。
这样的配置,能叫新三板基金么?
很明显,这个宣传名号,也仅仅是个噱头而已。
总结
目前新三板市场上。
就首批“上会”并且通过的两只样本来看,都属于成熟型企业。一方面公司的行业空间不太会有太大的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也已经吃透这个行业很多年了。
所以,无论是打新还是转板,可能的收益空间并不大。
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新三板基金”其实不能说是严格的新三板基金。
更确切的说法是,这些基金可以少部分的额度投向三板精选层,作为业绩辅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