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乐视资金链紧张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钛媒体将乐视和德隆系做比较,预言乐视大厦将坍塌,后有微信截图,言之确凿乐视尚有150亿应付款预期,好不热闹。
于是乎,大有一片风雨欲来风满楼,墙倒众人推的景象,乐视老板贾跃亭虽然经过大风大雨,但是也不禁被这个阵势吓到,赶忙发了一份半公开的公开信,主动认错,承认乐视在资金上的窘迫现状,并且主动降薪,只领每年一元的年薪,姿态可谓是做到了不卑不亢,体现了贾跃亭有担当,有责任的一面。
每每想到贾跃亭董事长,以自己一己之力,把握乐视这艘大船的方向,时不时还要经历各种狂风骤雨,还得保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和过人的体力,我就不得不钦佩这家公司的掌舵人。
能把乐视做到这个体量自然有过人之处,每次都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不是不能成功,只是成功的机会太渺茫,更何况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商业模式门槛之低,创业者的模式如果不能以快取胜,如果不能花光投资人给的每一分钱,那么总归是比不过那些愿意孤注一掷的竞争对手的。
毕竟,就好像健身一样,在体量还不够大,没有进入到保持阶段的时候,只有不断地突破自己的上限,才能让自己的肌肉长得更健壮。但是光用力量突破自己的上限是不行的,还得有其它力量的辅助,对于健身来说,吃好是很重要的,摄入足够的蛋白,才是肌肉生长速度的秘诀。而对于乐视来说,资金就是它长大过程中不能断的蛋白粉。
如果乐视只是满足自己做一个小视频网站,每年几个亿的营收,依靠乐视网起家时收购的廉价视频资源,其实是很容易实现的,贾老板也不必劳心费神,整天想着哪里找钱,还要经常礼贤下士,主动出让自己的大部分利益给挖过来的人才,那样多累!为什么不安安信息做一个小老板呢?
答案就是贾跃亭不是那种甘于平凡的人,他心中有大梦想,想创造一个不同于百度的技术立身、阿里巴巴的帮助天下人做生意、腾讯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商业模式,他想创建一个以生态为构建的商业体系,以生态链互补、正向反馈的一艘商业航母。
乐视的模式,大家都看不清,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有人说,做的那么复杂,就是为了掩饰盈利模式的单一、乐视体系不值那么多钱;甚至有人会说,乐视只是一个PPT公司,别人发布产品,而乐视发布PPT。可是这么多年来,乐视宣称自己要进入的领域,哪一个领域不是真金白银地投入?乐视手机,第一家公布BOM物料成本的厂家,最终做出来的乐视手机供不应求;乐视超级自行车也问世了,逼格高,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人不是缺少创造力,而是缺少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而乐视汽车,从提出想法到现在,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的资产。仅仅投入了上百亿,乐视汽车就建立了完善的主机厂和配套工厂。
中国的股市上,像乐视一样,擅长资本运作的公司,不少。但是君不见,融资之后,放出的诸多利好消息,有哪一个是实现了呢?融到的钱,每一家都宣称自己要打造领域最牛的独角兽,但是那么多的钱砸下去,听不到一个响。而乐视,在这样的资本环境熏染下,吹点牛,也不过是将未来提前透支了一点罢了,吹的牛,一个一个都在慢慢圆上。总比许多企业吹的牛,最后却不了了之强不少!由此可见,乐视还是一家干实事、真干事的公司。
所以,我很欣赏乐视,虽然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虽然乐视的模式未必会被验证成功,最终,乐视很有可能被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困境压垮,但是我还是要感谢贾跃亭,做了一次伟大的尝试,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避免读者认为本账号是乐视水军,在此我承诺,我司和我本人和乐视完全没有关系,我也没有拥有过乐视的任何一款产品(用过别人的乐视手机)。本公司经营的是技术投资、技术外包领域,和乐视的产品线没有业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