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的许宪志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他的弟兄们正在车间里紧张地忙碌着,“从早8点到晚8点不停歇”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间,紧凑的生产节奏表明今年市场情况不错。一汽解放总经理许宪志是解放的同龄人,7月他和解放都要过60岁生日了。
60年一甲子,天干地支完成轮回,于生命是圆满,也是新开始。那么,一个汽车品牌诞生的甲子纪念,该怎样迎接?人逢花甲很寻常,但汽车品牌常青60年,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重回榜首
在解放的生产车间里,许宪志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今年1~5月解放中重卡总体销量为7.84万辆,占市场21.24%份额,其中4月、5月均为第一;解放重卡前5月共计销售6.06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1.48%,连续5个月保持行业第一。
一汽人常说:“‘解放’是一汽的根,是一汽事业的出发点。”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一汽下线,彻底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开启了中国一汽和解放品牌的光辉历程。今年,解放卡车用第一名的成绩为自己的60岁献礼,也再次彰显了一汽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的骄傲。然而这份礼物的获得并不容易,面对国内卡车厂商纷纷牵手国际巨头的现实,独自坚守自主阵地的“解放”一直咬紧牙关、负重前行。“解放重卡用了5年时间才恢复到行业第一,而中重卡总体回到榜首用了10年时间。”许宪志说。
6月底,记者到一汽的时候,解放的总装线正以每5分钟下线一辆车的速度生产着。据介绍,一汽解放已经超额完成上半年的产销目标,全年销售业绩有望超过预期。这固然与今年牵引车、载货车卖得好的市场环境有关,但更多源自于解放公司自身为赢得市场所做的不懈努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用户意识的提升。近年来,解放公司扭转思想,紧紧抓住市场“牛鼻子”,加大市场研究力度,准确把控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了从适应市场需求向引领市场需求的转化,如针对北方冬季严寒气候和西南山区复杂工况分别推出的解放J6寒区版和西南版产品,上市后迅速赢得了目标用户的青睐。
在厂区里,一辆刚下线的大红色J6迎面开过来,非常抢眼,许宪志自豪地说:“我是最开始用这种红的,现在很受欢迎。”在一汽解放的规划和判断中,热销的J6在“十三五”期间还将是解放品牌的主打产品,而新一代重卡解放J7预计将于2018年投放市场,并在“十三五”末期成气候,“我已经去技术中心看过了,对这款车很满意。”许宪志说。
除了解放销量强势攀升,一汽的合资公司也传来好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4月和5月,一汽-大众的总销量重回轿车生产企业单月销量榜首,呈现出回升迹象。这似乎也印证了一汽-大众今年的发展基调——“发轫”,意即扫清障碍、重新启程。同时,一汽丰田前5个月销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24.43%的良好成绩。
■耐住寂寞
一汽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今年,一汽开始将红旗品牌的运营体系从轿车分离出来,成立了单独的红旗事业部。在外界看来,一汽始终在为振兴红旗品牌寻找办法,但成效似乎并不显著。身在山外,也许难以知道“此山中”到底发生过什么。
红旗事业部主持工作的副部长郭世君见证并参与了红旗近十年的求索历程,他并不讳言,红旗在发展中走过了一些弯路,但他始终强调,一汽做强、做优红旗品牌的初心从未改变。从2006年开始,一汽下定决心完全正向研发红旗。
郭世君有着工程师的“轴”,也有东北男人的“倔”,面对外界针对红旗的种种质疑,他一直保持沉默,因为他觉得“我就干活,说啥都没用”,一切最终都要靠产品说话。在克服了2000多道技术难关、经历了1000多个不眠之夜后,一汽开发出了红旗H7。“这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正向研发的车。”他笃定地说。虽然还没有骄人的市场成绩,但郭世君感到心里已经有了底气,因为“没有平台都是扯淡,都是抄!红旗10年来最喜人的就是形成了自己的E\C\B 3个整车平台,后续工作有保障了。”基于这些平台的开发,未来红旗产品将覆盖从B级到E级、从轿车到SUV和高端商务车各细分市场,全面满足用户需求。
靠什么来实现完全自主开发?从零起步,必须耐得住寂寞才行。数不清有多少次,郭世君反复端详红旗车身的每一处线条,一愣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找到让自己感到别扭的那道线,一连七八天茶饭不思也是常事。郭世君说:“要有一伙人长时间沉浸,在每个细节上积累经验。”当年一汽总经理竺延风一语“耐住寂寞20年”曾引起轩然大波,如今看来不无道理。
“发动机、变速器都是我们自己的,怎么还总是有人说一汽的乘用车不自主?”郭世君听到外面的抱怨很是费解。成立于2012年的一汽轿车发传中心正在生产一汽自主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具备年产44万台的生产能力,其发动机产品规划分为7个系列,排量从1.4L到6.0L,功率覆盖100千瓦到300千瓦,这其中包括红旗礼宾车所用的12缸发动机,据说全世界真正掌握V12发动机研发制造技术的只有3家。发传中心主任杨大勇的愿望是:“希望以后用户选择一汽产品的理由是因为我们的发动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告诉记者,现在一汽轿车全系选用自主发动机,明年将用上自主的变速器。
一汽的积累远远不止这些。在一汽技术中心,走过一排排在其他企业不曾见过的做基础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之后,不得不让人感叹其完备的研发体系堪比国外科研院所。技术中心主任李骏院士向记者揭示了解放重卡拥有强悍产品力的奥秘所在。“十二五“期间,一汽打造了9L、11L、13L三大平台的重型系列柴油机产品,凭借其节油、可靠耐久和发动机制动三大核心优势有力支撑了解放J5、J6重型车的竞争力,同时技术中心还形成了完整的燃烧基础研究、工程设计、电控开发和试验开发四大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能力和人才团队,这些都将助力一汽自主动力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酝酿爆点
安铁成曾一度被业内视为拉起“神车”销量的“大神”,在其担任一汽-大众总经理期间,一汽-大众获得飞速发展。3年前,安铁成调至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当时外界普遍认为一汽自主乘用车将就此驶上“快车道”。但事实表明,要想把自主品牌发展理顺,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对于今年上半年一汽轿车的亏损,安铁成认为主要是由于公司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处境,即低增长态势下的激烈竞争期、新老产品交替的过渡期、为未来布局的高投入期。
奔腾上市之初曾一鸣惊人,热销之后却很快沉寂,安铁成深知过去的教训是因为奔腾没有产品族群、换代慢,未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来进行管理。与红旗一样,奔腾一直在摸索中慢慢积蓄能力。过去这些年,一汽轿车在自主研发上进行着持续的投入,现在已经建设完成整车、动力总成、底盘、电气、车身、材料等七大实验室,设立电气空调、动力总成底盘、车身、车辆开发等多个研发模块,拥有通用设计类、专业设计类、工程分析类三大类别研发设计软件,构建了五大自主产品开发平台。渐趋完备的体系能力将保障一汽轿车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每年至少投放一款全新产品,自主产品线扩展至A0级SUV和A级MPV的规划愿景。届时,一汽轿车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研发能力已经建设起来,产品线布局也已完成,似乎就在等待一款明星车型出现,形成一个“爆点”了。除了今年全新B50上市,未来两年还将有两款全新小型SUV上市,安铁成希望其中一款能年销10万辆,“轿车企业销量要想上去,得有一款明星车才行。”他说。
在一汽过完甲子之寿的3年后,“十三五”开局,商用车重回“长子”之位,自主乘用车也有望酝酿出“爆款”产品。尽管在企业新闻娱乐化的时代,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常常会削弱人们对一汽到底做了什么的关注,但一汽人自己似乎从未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