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首席记者 鲍亚飞 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方俊勇 王巾豪 姜磊
1月28日,是2021年春运正式开始之日,杭州淳安县城市管理局13名外省籍职工全部响应国家号召,留在淳安过年。
在做出“不回家过年”的决定后,淳安县城市管理局机动中队的城管刘辉和环卫保障中心的保洁员姜秀等人,在工作得闲期间,都第一时间给家人打去了电话。
“哎呀,其实也真的是很想家了,算上今年我都三年没回家过年了!”来自安徽歙县的姜秀今年54岁,来淳安做保洁员已经7年。忙活完毕摘下口罩,她笑得有些害羞,她说,自己今年继续留在淳安一个人过年,家里就老伴一个人,两个儿子分别在西班牙、江苏过年,虽然今年一家四口因为疫情原因又不能团聚,但这也让一家人的心更紧密团结在一起,“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据了解,淳安县城市管理局为让留淳过年的外地籍职工度过一个充实、幸福的新年,也正积极筹备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红包等温暖,希望他们在淳安也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新年。
春节将至,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鼓励省外来淳务工人员在淳过大年,淳安诚意满满,特组织实施“暖心留淳”行动。
一大波的政策和红利来了:
送红包
针对在淳务工、非浙江户籍并在杭缴纳社保的春节期间在杭务工人员(税务登记注册在淳的企业,市场监管登记注册在淳的个体工商户,发证机关为市级或区、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组织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企业申报向符合条件的在淳外来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贴(“在淳大红包”),“一键直达”在淳外来务工人员银行账户。对于未在杭缴纳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鼓励用工单位春节期间给予一定关爱补助。
送技能
支持企业开展培训。企业按照《淳安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淳人社[2020]16号)规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的,按照每人最高不超过5000元给予培训补贴;企业职工按规定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按照每人不低于500元给予培训补贴;对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按照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给予培训补贴。
送保障
大力推进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上线淳安县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全面接受处理劳动者欠薪问题线索,确保春节前欠薪问题“两清零”,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鼓励用工单位稳定就业岗位。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作用,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返还失业保险费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
送温暖
加大对节日期间坚守岗位服务群众、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困难劳模、困难工会干部开展走访慰问。县总工会平安返乡稳岗补助资金政策,为留淳过节的非浙籍外来务工人员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春节休假和生产经营,引导职工就地过节,错峰离淳返淳。
送亲情
开展电信、移动、联通假期手机流量大赠送活动(身份证号码非33开头,手机用户在杭州地区开通的用户免费领取10G/20G省内流量礼包,使用期限2-3个月),倡导企业员工留淳过年,方便员工在淳期间能及时联系家人,通过视频聊天、互发祝福、直播跨年等方式,近距离感受亲情,还能免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综艺类节目,让假期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送旅游
千岛湖景区2月份对留淳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免门票政策,并推出红红火火“乡村年”、康养身心“运动年”、锦山秀水“文化年”、湖光山色“健康年”等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倡导县内其它景区、酒店及运动休闲企业同步开展优惠活动。
送文化
县内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杭州书房等文化体育场所春节期间有序开放,并开展“品民俗、看展演、去读书、宅家乐”等春节专题活动。
送祝福
各级各部门要通过慰问信、短信拜年等方式,向留淳务工人员致以亲切问候,并送上一份祝福,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人文关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