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二季度央行问卷点评:经济底再确认-存销比的标准值是多少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黄文涛 王大林

核心观点

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报告显示,居民、企业家、银行家群体相关指标多数处于收缩区间或出现环比下滑。一定程度上验证了4月以来,随着补偿性因素衰减后,经济动能的边际转弱。

具体来看:

第一,

居民收入、就业的当期感受及未来预期转弱;房价预期继续走弱并压制其购房意愿;居民储蓄意愿仍处高位,但旅游等出行相关的消费意愿已明显改善。

第二,

企业经营景气整体改善不大,但盈利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或预示企业利润即将迎来修复拐点;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环比下跌较多;出口及国内订单指数亦处于收缩区间;资金周转和销货款回笼难度也出现边际抬升。

第三,

受制于基本面筑底和信贷需求提前释放,贷款需求指数明显走弱;由于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维持定力,银行家的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及预期指数继续回落。

产业高频追踪

消费:乘用车销量继续回落,白酒、中药价格上涨。

本周乘用车厂家零售同比增长-6.2%,跌幅扩大;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场内/网上/出口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跌0.2%/2.5%/0.0%;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环比分别上涨0.0%/0.8%。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4%。

农产品:玉米下跌较多,猪肉价格企稳。

本周CBOT玉米价格环比下跌8.3%;NYBOT2号棉花价格环比上涨3.7%;猪肉价格环比下跌0.2%;鸡肉价格环比持平;蔬菜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7%。

TMT:电子及半导体指数平稳,电影市场继续修复。

本周费城半导体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2.0%;中国台湾电子指数(电子/半导体)环比上涨0.8%/0.1%,同比上涨27.9%/26.4%;电影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8.0%、105.6%,涨幅均收窄。

地产:土地成交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继续走弱。

本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同比下跌19.7%,跌幅收窄;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跌31.3%,跌幅扩大;全国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同比下跌20.6%,跌幅收窄;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下跌17.6%。

交通运输:主要运价指数全面回落。

本周波罗的海运费指数(干散货BDI/海岬型BCI/轻便极限型BSI)环比分别下跌11.3%/16.9%/1.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和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环比分别下跌1.7%/2.4%。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地产停止回暖,海外经济衰退

正文

一、专题: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报告点评

事件: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3份调查问卷[1]报告。

居民收入、就业的当期感受及未来预期转弱。

根据城镇储户的调查问卷报告,

从收入端来看,

二季度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分别录得49.7%、48.5%,环比一季度分别回落1.0个pct和1.4个pct,均处于收缩区间。4月以来,随着疫后补偿性生产、需求因素有所衰减,我国经济动能出现边际转弱迹象。对比可知,居民收入信心指数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季)的变动趋势大体一致,二季度收入信心指数的回落或预示着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出现超季节性回落。

从就业端来看,

二季度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分别录得37.6%、48.7%,环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3个pct和3.6个pct,亦处于收缩区间。就业预期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可能原因是虽然二季度主体就业人群就业有所改善,但青年失业率仍处高位。

居民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再度转弱。

从房价预期来看,二季度居民预期房价“上升”/“基本不变”/“下降”/“看不准”的比例分别为15.9% / 54.2% / 16.5% / 13.4%,其中看涨、看跌的比例环比一季度分别下跌2.6个pct和上涨2.1个pct,显示出城镇储户对于未来房价预期的走弱。数据显示,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结束连续三个月的涨势,再度环比转跌。从购房意愿来看,居民“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购房支出的比例”占比为16.2%,较一季度回落1.3个pct。仅就该指标来看,二季度居民购房意愿为2017年以来次低的水平,仅高于2022年四季度。与之对应地,6月份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也再次出现负增长。总体来看,居民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的调查结果与当前地产基本面转弱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居民储蓄意愿仍处高位,出行相关消费意愿明显改善。

二季度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更多储蓄”/“更多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4.5% / 58.0% / 17.5%,环比一季度分别上涨1.3个pct/持平/下跌1.3个pct。

从储蓄意愿来看,

城镇储户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比例较上个季度未能有所回落,尽管低于2022年四季度(61.8%),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2年后我国居民部门存款增量和增速明显超季节性,新增存、贷款(过去12个月滚动求和)的差值走阔。2023年二季度以来,二者的“剪刀差”有所收窄但仍远高于历史同期。原因一方面是地产回落抑制购房信贷需求,另一方面便是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整体的消费和投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至疫前水平。

从消费意愿来看,

线下服务消费优于商品消费,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社交文化和娱乐”支出的比例环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1个pct,但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准备增加“旅游”支出的比例继续环比回升2个pct,并较去年大幅改善,但居民对于教育、医疗保健、大额商品、购房、保险等消费支出意愿较一季度均回落超过1个pct。由此反映出居民与出行相关的消费意愿明显好于其他消费活动,有利于线下服务相关业态的进一步修复。

企业经营景气整体改善不大,但盈利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根据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二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反映企业家对本季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扩散指数)录得30.9%,环比一季度下跌3.0个pct,其中认为宏观经济“偏冷”/“正常”/“偏热”的企业家分别占比39.2% / 59.9% / 0.9%,基本符合二季度增长动能边际转弱的实际表现。具体来看,

企业经营景气指数

录得49.6%,环比提升0.4个pct,表现好于宏观经济“感受”,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4-6月制造业综合PMI分别为49.2%、48.8%、49.0%,亦处于收缩区间,与企业家感受基本一致。

企业盈利指数

录得53.2%,环比提升5.4个pct,重回扩张区间。同时期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则显示,4-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单月同比跌幅较一季度已明显收窄。交叉验证可知,当前企业利润或即将迎来修复拐点。

企业价格、订单等感受指数仍偏弱。

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

分别录得43.1%、50.5%,环比一季度分别下降4.7个pct、7.5个pct。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则显示,4-6月制造业出厂价格、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的PMI分项仍处于收缩区间,不过6月较5月已分别回升2.3个pct、4.2个pct。整体来看,企业端价格仍在回落,原因主要系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和工业品内外需总体偏弱。下半年PPI增速有望企稳回升,带动企业利润等经营指标加速改善。

企业出口、国内订单指数

分别录得45.5%、48.2%,环比一季度分别提升6.0个pct、5.3个pct,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同一时期,4-6月制造业PMI出口订单及新订单指数也都低于荣枯线。综合来看,二季度工业的内、外需仍偏弱。

企业资金周转指数和销货款回笼指数

分别录得59.3%、61.9%,环比一季度分别下降0.7个pct、0.3个pct。虽然二者都处于扩张区间,但也表明二季度工业企业的销售回款、资金周转压力出现边际抬升。

银行贷款需求指数明显走弱。

根据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反映银行家对本季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扩散指数)录得37.8%,环比一季度下跌2.4个pct,其中认为宏观经济“偏冷”/“正常”的银行家分别占比31.0% / 62.4%,乐观程度高于企业家群体,也基本符合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的实际表现。

信贷方面,

二季度银行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2.2%,环比一季度下降16.2个pct,主要受到信贷需求在一季度集中释放的影响。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基础设施/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64.1% / 61.0% / 60.0% / 47.0%,环比一季度分别下跌9.8个pct、10.0个pct、8.0个pct、8.4个pct。究其原因,主要是二季度以来制造业需求不足叠加利润下滑,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消费复苏整体低于预期以及地产受制于基本面而短期扩张意愿偏弱。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及预期指数继续回落。

二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录得64.2%,环比一季度下跌3.5个pct,其中认为货币政策“宽松”/“适度”的银行家分别占比29.9% / 68.5%。对于三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录得64.5%,环比一季度下降2.5个pct,整体看,银行家对于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仍在降温,主要是二季度央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维持定力,并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同一时期居民(城镇储户)通胀预期的变动也基本与其一致。展望未来,调降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基准利率LPR等之后,存贷款利率联动明显增强,后续央行稳增长工作将在经济增速和银行风险间取得平衡。

二、产业高频追踪

(一)消费:乘用车销量继续回落,白酒、中药价格上涨

本周乘用车厂家零售同比增长-6.2%,跌幅扩大;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场内/网上/出口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跌0.2%/2.5%/0.0%;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环比分别上涨0.0%/0.8%。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4%。

(二)农产品:玉米下跌较多,猪肉价格企稳

本周CBOT玉米价格环比下跌8.3%;NYBOT2号棉花价格环比上涨3.7%;猪肉价格环比下跌0.2%;鸡肉价格环比持平;蔬菜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7%。

(三)TMT:电子及半导体指数平稳,电影市场继续修复

本周费城半导体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2.0%;中国台湾电子指数(电子/半导体)环比分别上涨0.8%/0.1%,同比分别上涨27.9%/26.4%;电影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8.0%、105.6%,涨幅均收窄。

(四)地产:土地成交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继续走弱

本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同比下跌19.7%,跌幅收窄;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跌31.3%,跌幅扩大;全国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同比下跌20.6%,跌幅收窄;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下跌17.6%。

(五)交通运输:主要运价指数全面回落

本周波罗的海运费指数(干散货BDI/海岬型BCI/轻便极限型BSI)环比分别下跌11.3%/16.9%/1.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和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环比分别下跌1.7%/2.4%。

三、风险分析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是疫后短期集中性、一次性的释放,还是能持续性的改善,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再度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将明显减弱。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

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1] 企业家问卷调查:央行每季针对全国范围内(除西藏外)的5000多户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央行每季对我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的各类银行机构采取全面调查,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分层PPS抽样调查,调查总数约3200家左右;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央行每季在全国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储户,调查对象共20000名储户。三类调查问卷均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各类指标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高于50%表示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表示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二季度央行问卷点评:经济底再确认——见微知著·实体经济观察》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7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黄文涛,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0120015

王大林,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0110002

研究助理:李粵皖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测量仪器上海

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影像测量仪厂商

上一篇: 中信大锰新电解锰厂是否因环保停产?宁夏天元情况如何?-中信大锰的锰一吨多少钱
下一篇: 中信建投于山东烟台参设私募公司,注册资本30亿-中信私募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