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乳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奔跑-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史正

本报记者 蒋梅 韩松妍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乳业不仅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守护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关系亿万民众的民生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乳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有3家乳企跻身全球乳业前25强,其中,伊利位居第3位、蒙牛居第6位、光明乳业居第22位。 “2022年是我国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进出口、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历史同期相比,都取得了较好业绩。”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宋昆冈说,特别是国人对乳制品营养价值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

乳业向营养健康高附加值进阶

如今的中国乳业“科技范儿”十足,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乳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进阶的重要支撑。在日前于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九次年会暨2023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上,一款款主打营养健康、功能性产品活色生香,一项项乳业创新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国产奶粉品牌代表的中国飞鹤,在健康营养领域持续探索开拓,产品已经从婴幼儿覆盖全人群、全周期。在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的乳业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飞鹤看好成人奶粉赛道,此次带来了成人高端奶粉品牌爱本。其添加了植物甾醇酯、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深海鱼油粉和酵母β-葡聚糖等有益心脑血管健康的物质。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新品——“小汽”气泡酸奶饮品。该产品采用开菲尔菌种发酵,自然产气,添加葡萄原汁,口感清爽刺激,今年4月上市后广受消费者好评。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新品——“屏眼宝”发酵果蔬乳酸菌饮品,作为一款有助于视力健康的功能性乳品,将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相结合,含有乳酸菌发酵β—胡萝卜素、叶黄素、益生菌等营养成分,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时,伊力特的骆驼乳粉、奶片,宜品的幼儿配方羊奶粉,伊利可以吸的奶酪、蒙牛的咖啡奶等新品也受到各方好评。

近年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逐渐为国人所知晓。 “当前,我国特医食品市场增幅惊人,在过去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4%,远高于全球水平,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药企、乳企纷纷进入特医食品行业,注册的国产产品数量现已超过进口产品,截至5月8日,共有104款特医食品获批,其中国产产品占到74款。”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强调,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和高端奶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医食品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特医食品从低技术含量时代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时代。

数智化自主创新跑出加速度

“乳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强全链创新协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伊利不断加强在创新方面的人力和资源的投入,在全球设立了15个创新中心,通过整合全球的人才等资源构建起全球的智慧链。截至2022年底,伊利在全球的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的第二名。此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伊利正在驱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维,进一步完善全链条覆盖、全场景渗透、全方位互动、全品类共享的“智慧乳业四全运营体系”。

“数智化科技转型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没有数智化的乳业是没有前途的。”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鹏程说。据了解,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前不久正式投产,蒙牛银川工厂成为世界乳业数智化转型的新标杆。这座全球单体最大的液体奶工厂,可以实现“三个一百”,即100名员工、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人均效能比传统工厂提高了20倍,“人效比”全球第一。整座工厂广泛应用了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分析、AI场景等先进技术,通过1270项技术业务管理创新,实现了全产业链、全设备链、全系统链的数智化覆盖,每盒牛奶 2分钟就能“一键追溯” 。

从地球到太空,光明乳业携手中国探月工程合作已走过十载,光明乳植物乳杆菌ST-III、莫斯利安原产益生菌等多种菌株已成功完成“太空之旅”,出现在日常乳品中。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黎明认为,未来国内乳品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如何抓住市场趋势,如何把握消费者需求,是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包装机械产业作为支撑乳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仅为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托起乳业强国之梦,而且实现了若干突破,在部分领域可以替代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机械设备。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正介绍,中亚机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包装龙头企业,拥有十一大类40余种产品,覆盖各类塑瓶、塑杯、塑盒、塑袋等包装形式,从吹瓶设备、灌装设备到后道包装设备以及生产线设计规划、工程安装、设备生命周期维护等整线解决方案。中亚机械一直专注于无菌灌装技术的研发,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直线式无菌瓶装、旋转式无菌瓶装、预制杯无菌、联杯无菌、自立袋无菌盒软袋无菌等共计六大类无菌灌装设备,最高产能达到6万个/小时。这些系列设备均采用国际先进的干法灭菌技术,涵盖多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际品牌对该类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垄断,标志着中国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书勇深有感触地说,泉华包装为中国鲜奶健康发展服务20多年,伴随着中国乳品事业的发展及壮大,是行业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贡献者。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未来,泉华包装将继续加大绿色低碳包材研发投入。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吴秋林指出,乳品企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高水平科技、先进性标准、低碳化目标、数字化转型、优质化服务、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领航乳制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实现乳制品强国提供有力的保障。

食品安全监管与高质量发展同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乳业生产全程管控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品牌的信心基本恢复。宋昆冈介绍,2022年,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9.88%,婴配粉合格率达99.98%,居所检34类食品的首位。乳制品已成为我国高品质食品的标志性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周石平建议乳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在婴配乳粉和特医食品高质量发展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在确保婴配乳粉和特医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罕见病类特医食品供应保障方面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让高质量发展走稳、走好,为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二级巡视员史根生谈到,近年来,卫生健康部门致力于深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精准高效、科学权威的监测评估体系,倡导科学食养。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标准1478项,涵盖340余种全部食品类别,覆盖了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在乳品安全标准方面,涵盖污染物标准、乳粉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等产品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等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乳制品配套检验方法等四类标准。

用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链接全球乳业

蓬勃发展、开放包容的中国乳品市场,不但给中国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更凭借其高度自由与开放的环境,给各国乳业提供了舞台。中国乳业离不开世界,而世界乳业也因中国而充满活力。安全优

质的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同行不断吸收借鉴国际新技术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种类多元化的需求。

“全球乳品创新持续聚焦消费者身心健康需求及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预防性和精准营养叠加技术的革新,来开启乳品创新的后疫情时代新旅程。”利乐公司亚太区品类经理马婴告诉记者,满足消费者创新功能需求离不开先进工艺的加持。例如,通过超滤技术,可以用物理方式对牛奶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筛选调整牛奶中的物质,实现天然的高营养;使用VTIS瞬时超高温杀菌系统,可以呈现鲜奶般的美味口感;组合膜过滤的方式,能让天然口感、零乳糖、减碳水的产品创新成为可能。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掌控的需要,适合个人体质、满足个性化营养功能需求,是乳制品产品创新的一个主流方向。马婴介绍,在全球市场上,零乳糖牛奶在功能诉求上的演绎,渐渐从仅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延展到了更多“希望既享受牛奶带来的多种健康益处,同时也可以有助于肠道健康,易吸收”的消费者。这些产品利用先进技术,在进行乳糖水解处理之前先将乳糖去除一部分,因此,比起早期零乳糖产品,不仅保持易吸收的特点,还减少了甜味,使口感更天然,同时低糖、低碳水。

美国乳品出口协会全球原料技术营销服务副总裁毕安妮说,中国在全球乳制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全球经济动荡,法中两国在乳制品贸易方面的联系仍然非常紧密。法国国家乳制品行业协会驻华代表李蓓表示,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乳制品国际贸易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卫彬说,面对国内牛奶市场的激烈竞争,澳优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走差异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将羊奶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20年来,澳优作为国内羊奶行业的先驱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地”完成了生产和研发布局,构建了完整的全自控产业链。“我们目前在荷兰整个鲜奶的售奶量已经占到60% ,整个团队有20%的海外员工。我国人口基数大,乳制品消费市场潜力可观,仍面临着供需挑战。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头部乳企迈向世界一流乳企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海关总署不断提升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筑牢进出口乳制品安全防线,加强境外源头监管,做好进出口乳制品的监管工作,有节奏地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华乳制品准入进程,致力推动食品安全国际共治。55个国家或地区的近3000家乳制品企业,已经实现了在线受理、审批和查询的全过程。”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安全三处一级调研员胡舒介绍 。

轴类测量机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影像测量仪厂商

仪器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中国买家抛售120亿美元美国房产,美国楼市次贷危机或将重现-次贷危机房价降了多少
下一篇: 【推荐】中国乳制品行业新排名:伊利1232亿元,蒙牛926亿元,谁是第三?-代表乳制品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