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互金扎堆赴美上市美最大网贷平台SoFi却欲出售:网贷黄昏-上市公司背景的网贷

文/财经杂坛(微信公众号caijingzt)

当美国人谈论银行业未来的网贷新贵“互联网金融”时,中国人笑了: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上玩。2016年5月,美国财政部发布的白皮书显示,中国网贷规模达到669亿美元,约为美国的4倍。

表面上看也似乎如此。上周,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趣店登陆纽交所,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发行,成为美国今年第四大规模的IPO。据悉,趣店市值已达100多亿美元。

趣店是第三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之前的两家分别为宜人贷、信而富。香港市场方面,众安在线2017年9月28日在香港挂牌。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陆金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挖财等有了上市的计划。融360、拍拍贷、和信贷则分别向纽交所或纳斯达克提交IPO申请书。

与热热闹闹扎堆去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却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寒冬已至。

近日,外媒报道美国最大在线借贷SoFi公司,正与美国上市经纪商嘉信理财集团(Schwab)洽谈收购事项,目标价超过80亿美元。

据悉,SoFi出售计划始于今年2月融资过后,一家外资银行出价60亿美元要求收购。SoFi自此开始与一系列潜在买家沟通,目标价区间在80-100亿美元,但尚未有公司接受这一报价。SoFi原计划在2019年上市。

SoFi和趣店都以校园贷起家,为进一步压制银行等传统贷款平台,SoFi在今年6月申请了银行执照,希望进一步将业务扩展开来,覆盖资产管理、交易保险等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但原SoFi首席执行官Mike Cagney在今年9月传出性骚扰丑闻,严重影响公司声誉,SoFi也不得不搁置银行执照的申请计划。Mike Cagney现已辞职。

如果以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为参照,火热的行情下为何美国SoFi公司还要寻求出售呢?

众所周知,当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出现重大变故,往往预示这个行业就来到一个关键节点。这个节点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未来的走向,很多公司或因这个节点或生或死。

不幸的是,美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似乎正处于这个节点上。事实上,美国网贷行业的第一波危机信号出现在2016年4月末。当时,美国报道称,美国网贷明星公司Avant第一财季在美国发放了5.14亿美元的贷款,较2015年第四财季减少27%。两周后,Prosper证实将裁员28%,以应对贷款规模的萎缩。

更让美国业界担心的是,2016年上半年开始,美国一些知名的网络借贷公司纷纷宣布裁员,其中包括LendingClub、Prosper Marketplace和Avant。这表明它们正陷入长时间的困难期,而非短期的市场修正。就连业务表现较好的Earnest和CommonBond也缩减了员工规模,裁员规模在5%至40%之间。

这些境况在之前数年不可想象。由于找准了客户与银行打交道的痛点,美国网贷公司在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大量公司持续扩招人员,不断扩大规模。纽约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麦克斯·沃尔夫(Max Wolff)表示,8年前的贷款规模几乎为零,但如今每年的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

但光鲜背后隐藏着美国网贷行业的致命缺陷。即,网贷公司主要依靠投资者的信心来维持业务的快速增长。相比之下,银行业通常都能够经受更加紧张的市场环境,因为它们的资金是来自客户的投保存款。

而网贷公司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为那些能为其提供贷款资金的机构站台而已。比如,高盛等投行或对冲基金公司。

好处显而易见。这可以帮助网贷公司实现快速增长。这一领域的企业本身就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他们使用自动化贷款申请技术;不设分支网点;使用电子化数据来源;还通过科技化的承保模式帮助其快速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拥有财大气粗的合作伙伴又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例如在48至72小时内做出放款决定。这样的合作伙伴还让网贷公司得以提供短期小额贷款。

但很不巧,在美国经济下行背景下,资本市场回报率下降,加之美联储加息,资本市场对风险的估价上升,P2P网贷资产在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上处于劣势,因此被机构投资者抛售,网贷平台面临资金端危机。为了缓解资金端危机局面,网贷平台纷纷裁员,或不惜违规出售贷款。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美国相关方面的监管,导致提供贷款资金的机构“见风使舵”。由于网贷公司提供给这些机构的利率极高,以至于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和加州政府2015年相继开始对此展开调查,担心网贷企业对消费者不公。

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都很担心风险:网贷公司不能在保持盈利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更高的贷款利率,所以这些投资者开始寻找“更肥沃的牧场”——他们至今仍在收缩资金。

换句话说,

未来如果不能使投行们改变主意,那么网贷公司能提前卖掉自己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会遭遇同样的危机吗?

中国互金协会信披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日,其接入的62家网贷平台中,有60家披露了2016年财报数据,超五成(34家)网贷平台当年的净利润数据为正。

在60家平台中,2016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平台有18家,有3家营收额超过10亿元。此外,有5家平台2016年盈利超过5000万元。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些公司的业务中,尤以现金贷业务最为火爆。

但现金贷业务自一开始就争议不断。据证券时报报道,畸高的借款利率,是“现金贷”备受质疑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现金贷平台的平均综合利率早突破了36%的法定上线,有的高到近160%。而且借款人还需要面临滞纳金、逾期罚息、提前还款的罚息等各种费用。

现金贷明明利息奇高,还能有如此大的发展?道理很简单,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此前,由于部分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奇高,客户借现金贷,也能赚到钱。比如楼市价格快速上涨阶段。但当国家严控楼市,再想通过借贷方式炒作楼市明显行不通。但部分小公司由于周转等原因,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人借贷,让现金贷还大有市场。而且资本的力量也在不断推动互金公司在现金贷业务上的发展。

尽管,部分大公司已经将现金贷平均综合利率下降到36%,但即便36%的利率也不算低。

这似乎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民间借贷的影子,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1985年,国内经济趋热,资金渴求陡然增大,常规的信贷效益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借贷需求,有人想到了高息融资。当年4月4日,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控制1985年贷款规模的若干规定》,要求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而“抬会”的诱人高额回报,让这一游戏近乎疯狂。

公开材料显示,当年温州九县两区有30万人卷入其中,会款发生额达12亿元之巨。到1986年春夏,支撑这条巨型资金链条上的会主开始出现潜逃现象。形势急转直下,极度的亢奋即刻转为极度的恐慌,抬会体系瞬间雪崩。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游戏似乎是打不死的“小强”,总有土壤让其滋生,然后野蛮生长,最后破灭。

如今,国家大力发展实力经济的基调已经确定。那些试图靠金融本身的循环、膨胀寻求发展的公司,如果能够及时地冷静下来想一想,倒不失聪明之举。

(嗨,如果觉得不错,请关注、转发、点赞、打赏,任选。【财经杂坛】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自动测量仪

影像式测量仪

光学系统测试

上一篇: 【推荐】中国互金协会:互联网助贷由粗放式扩张逐渐向规范化发展,这类机构或将退出市场-最受欢迎互联网金融公司评选腾讯
下一篇: 【推荐】中国五冶,中铁上海局,中铁二院中标四川项目-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