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琰林书法作品
启功先生的感恩精神表现在对教育过他的老师的感激和感谢。对于他的老师,他总是念念不忘,牢记心头,并不时地通过口头表述、撰文和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恩。据他的回忆,对他助益颇多的老师当推陈垣、戴绥之、贾羲明、足镜汀、溥心畲、齐白石、台静农等先生。对于这些老师的教诲,他总会在与人交谈、开会发言等不同的场合反复地讲述。
①他也常常把自己的思念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对于陈垣、戴绥之、贾羲明、吴镜汀四位老师,启先生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叫《记我的几位恩师》。另外,关于陈垣先生,专门撰写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陈垣先生 诞辰百年纪念》的文章。关于溥心畲先生,他有《溥心畲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的文章行世,关于齐白石和台静农先生则分别有《齐白石先生轶事》,《平生风仪兼师友一怀 龙坡翁》和《读静农书艺集》等文章。②启先生在回忆上述前贤时均不惜笔墨,有些文章的字数竟长达一万五千字,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他们的人生观点、待人处事和艺术追求,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尽管如此,他尚感到难以表达他的情感,怕挂一漏万。如他在怀念陈垣先生的文章中写道:现在我把回忆老师教导的千百分之一写出来,如果能对今后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也算报了师恩的千百分之一。
④启功先生的感恩行动更表现在他为北京师范大学设立的以他的老师陈垣先生书屋命名的“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以及为“励耘实验班”的捐资上。⑤1990年12月,启功先生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在香港举行“启功书画义卖展”。为装裱字画,启功先生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一万多元。1991年11月,将义卖书画所得163万余元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2001 年6月和2002年6月,两次分别把荣获中国书协颁发的“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奖金8万元和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奖金3万元共计11万元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
⑥行文至此,有人可能会觉得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准高,书法作品的行情好,光一件《 临争座位帖手卷》>拍卖成交价就高达83万多元,⑦启功先生一定很富裕,这一点钱算不了什么。可启功先生前半生从来没有买过房,住的是十几平米的房子,到七十多岁时,住房条件才有所改善.⑧2000年,王靖宪先生在《启功书画集》的序文中谈道:“启功先生过去生活比较清苦,无力购买高档画册,直到近年经济比较宽裕,始有余力购买。有一次我们一起逛琉璃厂书肆,看到《宋人画册》再版,他买了这部厚重的画册说:从前我多么想案头有这部画册,现在我终于拥有了。说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从这里,我们看到启功先生捐资时并非是钱太多,用不了,而是生活节俭,条件一般。这更加有力地衬托出了启功先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