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作为国内历史悠久、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国有财产保险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丰富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和多样化的业务模式,致力以绿色保险助力生态文明工作,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以顶层设计为指引 找准服务绿色发展的方向
中国人保财险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切实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公司生根发芽。组织保障上,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牵头的绿色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绿色保险营业机构;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立绿色保险产品创新
试验室
;加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担任常务理事单位。规划指南上,出台加快公司绿色保险发展和创新工作的指导文件;系统编制绿色保险产品目录。投资原则上,充分考虑投资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在“两高一剩”行业进行投资,绿色投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信息披露上,连续多年编制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点披露公司在服务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信息;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利用保险数据两次联合发布中国企业环境风险报告;加入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以基础研究为载体 夯实服务绿色发展的根基
中国人保财险在行业内积极推动绿色保险的基础研究,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住建部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绿金委发起的绿色保险研究项目。
2018年,中国人保财险作为唯一来自保险实务界的技术支持单位,参与完成住建部牵头的“绿色金融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课题和北京市住建委立项的全球环境基金课题“北京市绿色建筑金融保险机制和政策研究”;参与人民银行研究局和绿金委牵头的《绿色金融术语手册》(2018年版)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7)》的编撰;完成银保监会委托的绿色保险情况研究报告;参与多个部委相关文件中涉及绿色保险内容的研究论证。中国人保财险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为绿色保险的基础理论完善、产品研究开发、业务模式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创新驱动为内核 探索服务绿色发展的机制
中国人保财险围绕促进环境污染防治、保护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形成丰富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和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提出并复制推广多项环境污染责任险创新模式,“无锡模式”为参保企业提供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服务;“湖州模式”通过“保险+服务+监管+信贷”,强化信息共享、机制联动、奖惩联合;安环保险“衢州模式”为参保企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风险提供综合保障和风控服务。助力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天然林资源提供森林保险保障;为野生动物资源提供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保障,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完善养殖保险与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推广生猪保险“龙游模式”。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清洁能源装备、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障;国内首创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和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分别在北京朝阳区和青岛试点落地;为风电产业的质量风险及光伏产业的质量与功率风险提供保证保险;探索新能源汽车相关保险。为提升区域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所致巨灾风险的能力,与深圳、宁波、广东等地政府合作,推出巨灾保险。为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在广州花都区率先试点“创新型药品置换责任保险”,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促进过期药品回收。
中国人保财险还为绿色产业提供普惠金融融资支持,改进融资业务系统,对绿色产业融资项目进行标识,首创保险资金直接融资助力绿色产业的先河,为保险行业开展此项业务进行了有益探索。
未来,中国人保财险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公司优势,贡献人保智慧,以匠心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与社会各界一道,持续推动绿色保险服务绿色发展步入新阶段、取得新成果、创造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