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影视:迎难而上,渴望飞翔-中国电影基金会

电影《流浪地球2》宣传海报。

电影《人生大事》宣传海报。

电影《满江红》宣传海报。

电影《妈妈!》宣传海报。

电影《独行月球》宣传海报。

电视剧《梦华录》宣传海报。

电视剧《县委大院》宣传海报。

网剧《开端》宣传海报。

网剧《唐朝诡事录》宣传海报。

电视剧《人世间》宣传海报。

■编者按

2023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流浪地球2》发布“微笑”海报。影片中的一个个人物角色,笑着迎难而上。他们用信念和勇气,毫不畏惧地面对危机。

在影片之外,这份勇毅前行的精神,一如2022年的中国电影人。

据国家电影局消息,202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略高于2014年的水平(294.33亿元)。片源不稳定、市场不稳定、头部企业效益下降、影片投融资热情遇冷……这一年,电影人顽强地承受着压力,抱团共同抵御业界寒冬。

有“蓄势”,才有“跃升”。这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正是怀着对“奋力飞跃”的期待,凭借“蓄势待发”的坚韧,一次次直面挑战。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获悉,2022年广东省电影票房37.9亿元,在全国占比12.6%,广东电影年度票房已连续21年位居全国榜首。

相较之下,2022年的电视剧行业显得要更热闹一些。据Vlinkage统计数据,2022年共有511部剧集上新。这一年下来,无论是传统电视台还是互联网视频平台,都做到了“好剧不断档”。

口碑佳作与爆款剧频出,现实主义、青春爱情、悬疑探案等题材多点开花,国产剧的创作迎来了一个小高峰,也成功开辟出更多走进观众内心的途径。

本版图片系资料图片

电影篇

角色▶▷

“平凡英雄”触动人心

在多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度习惯了疫情之前动辄“日均亿元”票房的常态,可在2022年,除了重要档期之外,每日经常性的票房在千万元左右。

但,中国电影人,一直有着“逆风飞翔”的勇气。

2022年12月30日,在首届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说:“中国电影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电影人的精神没有垮掉。”

这一年,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长津湖之水门桥》《人生大事》《万里归途》《妈妈!》等一众国产口碑佳作,不但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人对电影品质的追求,它们也是撑起2022年电影票房的主力军。

中国电影人一直记得电影市场“最好”的样子,只要风来,就渴望飞翔,只要有光,就昂扬生长。

这一年,新主流电影仍是中国电影市场上表现最出彩的类型。

2022年春节档期间,《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两部同类题材的电影同时上映。《长津湖之水门桥》描绘了中国军人集体群像,以更加真实残酷而悲壮的战争场面,令观众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战士的英勇无畏;张艺谋作品《狙击手》的风格则截然不同,影片聚焦于一场小规模战斗,以微观视角和人物之间的内在冲突推动故事,试图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战争片叙事范式。

到了国庆档,“平凡英雄”的含量也极高。《万里归途》《搜救》《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等影片,无一例外都在展现平凡人的不凡光彩,充满了爆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

由朱一龙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人生大事》也是院线电影中的一抹亮色。《人生大事》对焦的是少有导演触及的殡葬行业,关照的是普通人的悲喜人生,它对中国人情感和生活的深入挖掘,或许是带给观众心灵触动、引发共鸣,进而在市场上“以小博大”的原因。

2022年,国产科幻电影也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外太空的莫扎特》在暑期档集中上映,其中《独行月球》是国内科幻电影首次明确出现“科学顾问”。

刘慈欣曾经表示,目前国产科幻片才刚刚起步,几乎到处都是瓶颈。我们应该理性期待国产科幻片的成长,给空间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本土化的科幻影片在让观众有笑有泪之后,能引发更多关于科学发展与人类命运的思考,实际上,它也便已经展示了其尤为重要的价值。

影人▶▷

“戏骨”诠释艺品风骨

这一年,有一些电影人,或许不是凭颜值或流量取胜,但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尊重。这大概缘于,他们对于表演抱有一颗赤子之心。

由于身体原因,李雪健老师近年深居简出,但在电影市场较为低迷的2022年,他却变得“高调”起来,频频为中国电影助阵。“人品、艺品、作品,三品合一,做好了才能做一个好演员。”这不仅是他对年轻演员们的建议,更是他从艺四十余年的准则。

哪怕只是客串,也不影响他对细节的严谨,据《万里归途》片方透露,为了造型贴合人物,他自带衣服去试镜,更在片场试了100多副道具眼镜。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身为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的他每次出场,现场总响起阵阵掌声。他的那份匠人担当,使得他总能与角色融为一体,生动诠释出人物的风骨,而这,在影视作品中又何尝不是“定海神针”式的存在呢?

这一年大放异彩的,还有会演戏、能劈叉的“国民奶奶”吴彦姝。在第十二届北影节上,她凭借《妈妈!》中的精彩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的荣誉。她表示,84岁还能演戏,特别荣幸,她认为“老也有所为,工作会让自己忘记一切”。

还有,《独行月球》里金刚鼠刚子的扮演者郝瀚。开拍前4个月,郝瀚跟着动作导演进行系统训练,每天吊着威亚,在棚里模仿袋鼠的跑、跳、追逐,大量的体能、柔韧度训练,让郝瀚暴瘦近30斤。当然,如沈腾所说,“演员为角色付出多少,那都是应该的”。可当这种“应该”成为当下演艺圈的稀缺品质,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本土▶▷

广东稳居全国“第一票仓”

2022年暑期档票房破10亿元,约占全国总票房的13%;国庆档票房超1.84亿元,在全国总票房占比依旧约为13%;截至2022年12月28日19时30分,2022年贺岁档(11月25日—12月31日)广东累计票房破2亿元(含预售),约占全国票房的16%……在各大重要档期,广东票房表现突出,继续稳坐全国“第一票仓”之位。

不得不说,粤产动画电影界,确实太“拼”了。2022年,同样的三部粤产动画电影,在不同场合一同亮相:先是春节档,《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熊出没·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均选择这一档期上映;到了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这三部作品一同角逐最佳美术片。最终,《熊出没·重返地球》获奖。它的累计票房接近10亿元,打破5项与中国影史春节档动画片相关的纪录,被打破者,均为“熊出没”系列电影。

由广州动漫团队参与出品、制作的原创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在2021年12月17日上映后,因各方反响热烈,密钥延期到2022年2月17日,横跨春节档。在一众以神话等IP改编的院线动画电影中,根植于岭南文化,讲述“醒狮”少年热血成长故事的《雄狮少年》让人耳目一新,手打牛肉丸、海鲜大排档、祠堂、榕树等风物和景观,“粤味”十足又有“烟火气”。

就在2022年,由珠影出品,陈嘉上执导,王千源、陈伟霆主演,在汕头取景的谍战电影《暴风》已经杀青,影片中会出现许多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比如热闹的游神赛会活动“营老爷”、传统的民间舞蹈英歌舞、潮汕家家户户都喝的“工夫茶”、潮绣等。影片汇聚了香港资深电影人和内地一线电影专业人员,期待《暴风》能成为一部具有鲜明岭南特色、为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新主流电影。

观众▶▷

“我们依然相信电影”

2022年底,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的优化,全国影院营业率在逐日上升,电影市场在逐渐回暖中。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2月30日,全国影院营业数10132家,营业率80.6%。其中广东省当日营业影院1159家,营业率为84.3%。

观众的观影热情在回升。热爱电影的观众,会在朋友圈里轻轻地写道:“我们依然相信电影。”

12月16日,《阿凡达:水之道》开画首日以超80%的排映占比斩获1.26亿元票房,上映一周后,总票房破5亿元。到了圣诞节,《阿凡达2》与新上映的《想见你》一同推动电影大盘连续两天破亿。随着新片《绝望主夫》的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3年元旦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亿元。

当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定档,2023年春节档的气氛也起来了。已定档2023年春节档的还有郭帆新作《流浪地球2》,梁朝伟搭档王一博主演的《无名》,以及被调侃为“流水的春节档,铁打的熊出没”的“熊出没”系列新作《熊出没之伴我熊芯》。

中国电影市场要想恢复元气,还需要更多优质影片的供给,给那些仍愿意走进影院消费的观众提供更多元类型的选择,2023年待映的热门影片还有沈腾、艾伦主演的《超能一家人》,周冬雨、刘昊然主演的《平原上的焰火》,任素汐、刘敏涛主演的《回廊亭》,雷佳音、张小斐主演的《交换人生》,朱一龙和倪妮的《消失的她》等,这些作品无不让人充满期待。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电视篇

剧集▶▷

现实题材口碑、热度双丰收

讲平凡人的故事,营造温暖的烟火气,表达最真挚动人的情感——2022年的荧屏好剧,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感动与思考。

回望过去一年的国产电视荧幕,2022年可谓是现实题材剧之年。从2022年开年大剧《人世间》到年末的《县委大院》,现实题材剧几乎实现了全年“霸屏”,多部剧集实现口碑、热度双丰收。

2022年1月开播的《人世间》成为当之无愧的2022年“剧王”:首轮播出就吸引超过3.71亿观众收看,创下央视一套黄金档近8年收视新高。跨越五十年的时间长河,透过普通中国家庭中平凡人的故事,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巧妙联结,《人世间》以点带面完成家国同构的命题叙事,既有历史厚度,亦有人性温度,更有艺术高度。

《人世间》后,一系列现实题材佳作接连播出。以牺牲在扶贫路上的大学生村官黄文秀为主人公的脱贫攻坚主题剧《大山的女儿》,讲述农村女性奋斗成长历程的《幸福到万家》,展现基层民警工作日常的《警察荣誉》,聚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风吹半夏》,“基层工作图鉴”《县委大院》……尽管选题各异,但人情味和烟火气是它们共同的特质。

被业界冠以“正剧”之名的现实题材剧,终于凭真实动人的故事和丰满鲜活的人物群像走到了观众心里。在观众的记忆里,有温情脉脉的“光字片”街坊,有勤劳勇敢、正直坚韧的新时代女性榜样何幸福,有耐心十足、扎根社区的八里河派出所民警们,有敢想敢闯、不畏艰难的许半夏,有一心为民、刻苦实干的梅晓歌等光明县基层干部……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用朴实的语言和行动讲述着有厚度、有温度、有高度的中国故事。

与此同时,现实题材剧的创作也摸索出了一条年轻化路径。除了关注当代青年群体的心声,聚焦多样化的社会议题,更多优秀青年演员主动拥抱现实题材剧,也吸引了年轻观众的视线。胡歌、热依扎、赵丽颖、张若昀、杨蓉、欧豪、白鹿……当现实题材剧不再只有老戏骨支撑全局,青年演员也能主动走出舒适圈,潜下心来打磨演技,迎来演艺生涯的蝶变,电视剧市场才能走向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爆款▶▷

偶像剧“崛起”,悬疑剧“重生”

2022年的国产偶像剧赛道,可谓精彩纷呈,爆款连连。多部古装偶像剧于去年暑期档接连开播,《梦华录》《星汉灿烂·月升沧海》《苍兰诀》三部作品豆瓣评分均超过7.7分,带给观众一个回味无穷的限定夏日。古装轻喜爱情剧《卿卿日常》则引领了冬日“电子榨菜”风潮,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下饭剧之一。

时装偶像剧亦有热播之作,《一闪一闪亮星星》《点燃我,温暖你》就像初春微风与冬日暖阳,带观众品味青春爱情之美。

纵观近年大热的几部偶像剧,都拥有选角合理、感情线刻画出彩、剧本无“硬伤”的基本特点。

高颜值、有CP感的选角是吸引大部分观众“入坑”的首要条件,但更让观众沉浸其中的还是感情线的合理设计。虽然本质上仍是青春情感剧的基调,但上述作品以“又甜又虐”、逐步升温的感情线铺排体现角色在经营恋情中所获得的成长,更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只要用心讲好故事、塑造人物,一向被视为“快消品”的偶像剧也能成就精品。

悬疑剧也终于在2022年走出创作瓶颈,重焕生机。由正午阳光出品的悬疑剧《开端》以“时间无限循环”的设定、极限反转的烧脑剧情令无数观众大呼“高能”,也开启了2022年悬疑剧赛道的激烈角逐。

除了《开端》这样脑洞大开的新式悬疑剧,传统的刑侦悬疑剧也一扫疲软态势,《猎罪图鉴》《重生之门》《冰雨火》《罚罪》等剧集中发力,让观众在各式复杂案情中与主角一齐“追凶”,沉浸感可见一斑。

神秘诡谲的奇案,暗流涌动的朝堂——《唐朝诡事录》则令观众重新感受到古装悬疑剧的魅力,让不少人回忆起当年热播的《神探狄仁杰》《少年包青天》系列。

而近几年大受关注的现实题材悬疑剧,2022年也有《胆小鬼》《回来的女儿》两部“准精品”能撑场面。

2022年的悬疑剧口碑大体不俗,但只有《开端》收获了较为热烈的讨论。究其原因,是观众对悬疑剧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丰满、严密的叙事逻辑、酣畅淋漓的推理、入木三分的演技已是“基本操作”,如何能在此基础上让观众眼前一亮,在现实“刻度”上更进一步,成了当下国产悬疑剧创作亟须突破的关键。

但无论如何,经过数年耕耘,如今的国产悬疑剧已逐渐进入了类型化、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创作亦渐入佳境,未来可期。

展望▶▷

跨年新剧有望延续精彩

2022年末,各大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均有剧集上新,陪伴观众跨年,也令2023年开年的小荧屏延续精彩:目前,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都市励志剧《向风而行》、古装爱情剧《浮图缘》、古装武侠剧《少年歌行》等剧仍在热播。由费振翔执导,靳东、宋佳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纵有疾风起》也在2023年1月1日正式开播,由刘亦菲、李现等主演的治愈生活剧《去有风的地方》则定档1月3日开播。

多部待播剧亦蓄势待发。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电视剧片单发布,围绕“新征程 新大剧”的主题推出30部重磅大剧。

片单共分为四个版块,其中“匠心原创·铸就经典”尤为亮眼:除了已播出的《县委大院》和《破晓东方》外,《我们的日子》《天望》《城中之城》《天骄》《暗夜与黎明》《大汉赋》《大唐赋》等剧集涵盖历史、现实、都市题材,值得观众关注。

“薪火相传·华章永续”版块包括《大道薪火》《浴血荣光》《冬与狮》《大山里的女校》《人生·路遥》《狂飙》《潜伏者》《南来北往》等重点剧目,将生动再现各条战线的英雄故事,凝聚起勇毅前行、不负人民的精神力量。

“人间百味·生活交响”版块立足现实社会生活日常,包括《心想事成》《赤子之心》《龙城》《北上》《主角》《熟年》《温暖的甜蜜的》等剧目,让烟火气浸润人心,用温暖情怀演绎世间百态,彰显人性光辉。

“踔厉奋发·青春有为”版块剧目包括《爱情而已》《向风而行》《平凡之路》《海天雄鹰》《南洋女儿情》《好事成双》,将青春感与创新度融为一体,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奋进、勇敢担当。

此外,各大电视台与视频平台也已陆续公布2023年片单,新一年的国产剧市场必将精彩纷呈,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剧选择,带来全新的生活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张思毅

flexpoint

光学影像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上一篇: 【推荐】中国影视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传媒集团公司-中央电视台上市公司
下一篇: 【推荐】中证协发出倡议证券行业抗击疫情在行动-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富支行电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