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有朋友问,现在市场上的主动基金很多,听说基金经理的数量也超过了3000人,比较难挑选,投资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啥呢?
买主动基金,其实就是买基金经理。
不过普通投资者在判断某只主动基金的投资价值时,可能存在一些难点。
基金经理买了啥
第一个难点,是主动基金持仓不透明,投资价值不容易判断。
买主动基金,其实是看好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把资金托付给基金经理,之后就是由基金经理来决定买啥、买多少,什么时候卖。
不过,主动基金,通常并不会实时披露自己的持仓情况。所以我们无法得知主动基金持有股票的品种、比例如何,自然也无法计算出主动基金的估值情况。
实际上,如果基金经理愿意自己计算,也可以算出主动基金持有股票的估值,只不过很少有基金经理愿意去定期披露这些数据。
因此投资主动基金,核心逻辑是看主动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了解他的投资风格、擅长的行业。
投资风格是啥
那么,该如何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呢?
对主动基金经理来说,风格稳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言行合一,这有助于投资者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
通常,长期业绩优秀的主动基金,是有自己比较稳定的投资策略和风格的。
这些风格,往往是来自于某个长期收益优秀的知名投资大师。
后来策略逐渐的被很多基金经理模仿、学习,并成为一种流派。
有的主动基金经理做的好一些,会在基金定期报告里,说明白自己的投资思路和风格。
我们也可以根据基金公司来大致判断。
表现不错的基金公司,通常会有一到两种比较擅长的投资风格,旗下基金的投资风格大概率也比较鲜明。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有风格。
有很多基金经理,并没有明确的投资风格,而是什么热门投什么,风格飘忽不定,长期收益也一般。
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基金名字叫蓝筹、大盘,结果投资的多是中小盘股。这在投资领域叫「风格漂移」。
这种风格漂移,会增加主动基金的投资难度。
个人不稳定因素
第三个不稳定因素,就是基金经理个人的情况。
比如说基金经理跳槽到另一个基金公司,或者出来自己创办私募基金。
假如说我们看好了一个主动基金经理,他的投资业绩不错,但也有可能过几年这位基金经理就离职了。
这就可能会导致原来基金的投资策略、风格发生变化,影响我们的投资。
其实,不光是基金经理离职,单个基金经理还可能有身体健康、投资能力下滑、生活作风问题等风险。
这些是投资指数基金很少遇到的风险,但投资主动基金的时候会遇到。
投顾组合,省心省力
如果自己不容易判断和挑选,也可以直接跟投主动优选投顾组合。
对投顾组合来说:
(1)本身会挖掘不同投资风格的优秀基金经理,通过分散配置的方式,减少单个基金经理带来的风险。并且也会注重考量基金经理的人品、生活作风等因素。
(2)投顾组合还会有基金池,在每一类风格里,储备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倘若单个基金经理出问题,基金池中的备选基金,会保持投顾组合的稳定运作。
(3)如果基金经理离职,会先看看继任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如果能力不好确定,会在季报更新后,看是不是需要调整。不过这也不需要投资者自己操作什么,投顾组合会自动完成,省心省力。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