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内参通讯员消息:海螺水泥或将
在贵州遵义市投资25亿元建立新材料产业园。
知情人透露,海螺水泥此次投资或将
收购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宏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拥有1条2000吨/天熟料生产线,此外还拥有丰富的矿山资源,可供开采30年。
该笔投资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进入最后的谈判阶段,或将于近期进行评估,预计很快进行签约。
公开信息显示,海螺水泥这次在贵州地区的收购只是其大笔收购行为中的一项,此前的多笔收购已经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2022年1月11日,
海螺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在水泥行业整合重组等方面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就在1月6日,海螺集团到库伦旗考察洽谈,
与内蒙古东蒙水泥有限公司进行了进一步沟通,
围绕合作领域、合作模式深入对接洽谈。公开信息显示,内蒙古东蒙水泥有限公司拥有1500吨/天、4800吨/天、4500吨/天3条生产线。
2021年11月25日,海螺水泥与鸿发集团广东鸿丰水泥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海螺水泥成功获得广东鸿丰水泥51%的股权。
2021年11月,
海螺水泥增持西部水泥股份,
从7月的21.97%升至目前25.02%,成为西部水泥第二大股东;
2021年9月,
海螺水泥持续买入亚泰集团股份,
共买入亚泰集团股份1.62亿股,最终达到5%的举牌线。
同一时间,
海螺水泥也加快对上峰水泥的购入,
成为上峰水泥公司第5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9%。
2020年12月22日,海南昌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该公司曾是海南省三大水泥生产企业之一,通过拍卖,
海螺集团以18.28亿将其收入囊中。
除了上述水泥行业收购,海螺水泥在2021年12月21日,拟以自有资金17.6亿元参与认购西部建设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份,认购数量为2.51亿股。本次认购股份完成后,
海螺水泥将持有西部建设16.3%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除了水泥主业以及商混产业链延伸外,海螺还在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积极布局,构建生态。
早在2019年,海螺水泥就以
芜湖海螺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为资产入股安徽省港航集团,
进军港航领域。同时
海螺水泥大力支持旗下海慧物流平台,
在汽运等传统运输中继续发力。
众所周知,物流是影响水泥销售半径的最重要原因,完成对物流的布局控制,对提高水泥企业竞争力不言而喻。
新材料方面,2021年12月17日,海螺水泥发布《关于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通知,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入伙产业投资基金后,产业投资基金已重新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定位于投资新型建筑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璃新材料、膜材料、光电材料、晶体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领域。
此外海螺在新能源方面也做出布局。
海螺水泥作为全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一举一动都牵动整个行业的神经,每一次的布局都足以引起所投资区域市场的震动,因为其水泥市场的渠道控制能力和生产成本优势异常突出。
以东北地区为例。
早在2020年,海螺水泥大量采购东北水泥,供应南方地区,并且当时的采购价高出当地市场价30元/吨。另大批东北水泥企业将销路交付海螺,致使大量的水泥产品装船发往南方市场。此次在通辽地区进行行业重组整合,以及入股亚泰水泥,业内分析还是会剑指南方地区。
不仅国内水泥贸易,海螺水泥在国际上的熟料业务也没有忽略。近2年以来,越南、印尼等地区的大批进口熟料进入中国市场,成组织的进口熟料中,海螺水泥均是大采购主。
除了对贸易的渠道控制外,海螺水泥的自身产品竞争力极强,最大的杀手锏就是成本优势。
例如有机构对多个水泥企业数据对比显示:2019年海螺水泥吨成本179元/吨,行业平均为208元/吨;海螺水泥费用率6.0%,行业平均为12.7%;海螺水泥吨净利105元/吨,行业平均为65元/吨。
除了成本控制和运输优势外,财力雄厚是海螺水泥能控制市场的重要原因。
财报显示,海螺水泥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98亿、336亿、351亿,全行业望尘莫及。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收购整合,对市场渠道控制加强,海螺水泥在盈利一哥的位置上估计会越坐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