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信贷硬着陆银监会信贷监管框架成型

严防信贷硬着陆 银监会信贷监管框架成型

严防信贷硬着陆 银监会信贷监管框架成型 更新时间:2010-2-28 0:11:39   现在,中国银监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努力完善其对银行业信贷的监管框架,确保巨量的信贷资金能够安全偿还。

2009年近10万亿和今年计划的7.5万亿信贷暴涨,在今后几年里将对中国银监会的监管体制有着严峻的考验。

历史上,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大多都引发大规模的银行坏账,因此一些经济专家担心中国会不会重蹈覆辙。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银监会正在未雨绸缪,试图搭建更为严谨的信贷监管框架,防止信贷大潮酿成巨患。

信贷监管框架成型

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宣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施行。

根据银监会相关部门的人士介绍,这两个办法与之前已经施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

也就是说,对商业银行信贷操作的监管框架已经正式成型。

建设银行研究员赵庆明博士告诉记者,与《流贷办法》同时下发的还有一份《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明确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

《流贷办法》另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对流动资金的支付和贷后管理,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控。一位到银监会学习的某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等。

“实际上就是银监会担心未来资产价格发生波动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因此要求我们密切监控贷款人的情况,如果资产市场发生动荡,一旦偿债能力或者抵押品不足,那么马上采取行动,尽量收回贷款,减少损失。”该人士称。

与《流贷办法》同时下发的《个贷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申请贷款,除了少数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放的低风险个人质押贷款的情形外,统一执行面谈面签制度。

据银监会这位人士透露,目前“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已经成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监管的重要依据。在2010年的现场检查中,较早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落实情况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以及一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在2009年刺激经济时期商业银行配套发放了大量贷款。但是近期这些行业政策风向不明朗,部分贷款的风险堪忧。”该人士称。

硬着陆风险

银监会如此频繁的对信贷业务念“紧箍咒”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对“救市政策退出”趋势的担心。

实际上,澳大利亚已经在去年4季度率先进入了刺激政策退出通道,开始上调基准利率。今年2月18日,美联储突然将贴现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伯南克也在2月11日提交给众议院的书面证词中声称,希望能在恰当时候逆转当前力度甚大的货币政策刺激。

一位接近人民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中国管理层多次声称救市政策不会轻易言退,不过货币政策早就开始收紧了。

就在1月25日,人民银行悄然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5%,距离前一次调整只相隔7天。市场预期在一季度数据出台之后,央行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利率。

与货币政策调整接踵而至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指出,中国要退出的是盲目新建、扩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退出的资金应投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

同样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抑制政策已经非常明显了。然而,无论是地方项目、房地产还是汽车、家电消费,无疑都是2009年救市政策施力的重点,银行信贷也主要投入在这些领域。

据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全国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其中绝大多数负债是银行贷款。就在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就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发出了通函,要求地方政府防范负债盲目扩张。

监管层担心,刺激政策的退出,是否会引起相关行业的退潮,进而引发商业银行大批存量贷款的硬着陆。

太平洋证券宏观分析师周明剑也关注到,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模式还存在相对粗放、贷款资金不按约定用途使用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刺激政策退出或者产业结构转型期间尤其可能会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一位人民银行资深监管者告诉记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年里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一度达到峰值。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2.34%,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估计超过3万亿。中央为此专门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1.39万亿不良资产集中处置。其中大量不良资产直至今日尚未消化掉。

“目前,这些商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股东都不可能接受商业银行再度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坏账。”该央行人士称。

实际困难

尽管银监会出台的信贷监管框架和窗口指导得到了市场的赞誉,不过还是有不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表示实际操作上难度很大。

一位工商银行北京某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之后整个市场竞争规则实际上已经彻底变了。信贷放开之后,大家都在拼命争夺大客户、大机构,给这些机构的利率通常都尽量放低,通常会低于下限10%-15%左右。量上面一旦放开之后,没有人会精耕细作再去仔细谈价格,你不贷,早就有无数个竞争对手行冲过去放贷了。

“现在很多央企和地方国企都是大集团,实行的是整个集团一个资金盘子。授信也是对集团统一授信,你很难实时测算流动资金多少,或者监控所有的贷款用途。如果硬要按照项目受托支付卡贷款,很多企业根本不接受。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企业本身资金就不清楚,如果硬要严控贷款出口,更会给你扣上不支持地方建设的大帽子。”一位农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中信银行的信贷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年初的信贷热潮部分原因也是在于分支网点行刻意的“抢规模”。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各行年初都定了规模,但这个规模只是总行层面的,各个分支机构的规模并没有确定。在这种大盘子确定的情况下,谁年初做的规模大,谁就会占便宜。一旦2季度信贷收紧,大家一起收紧,年初没有上规模的行就会非常吃亏。

“为了抓住这些客户,我们三天两头就要过去和企业一起沟通。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还专门成立了北京管理部和大客户部,也是为了向一些总部在北京的大企业进行营销的。”他说。

赵庆明告诉记者,就在2010年初,银监会已经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节奏,防控信贷风险。不过更长期来看,这种依靠低利率营销大企业粗放式扩张的盈利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一旦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坏账风险会大大加剧。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银监会已经开始引导一些中型股份制银行转型,例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开始转型服务中小企业,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保本混合基金到期赎回收不收手续费

股市收假

30万左右投资什么理财产品

上一篇: 严防产品安全隐患雅迪从源头抓起
下一篇: 个别原料桶漂流中发生爆炸水质污染成民众心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