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变的是变私募江湖2019重排座次
行业发展的轨迹,回过头来看往往清晰可循。从2008年大爆发算起,阳光私募的2019年是行业启动的第11年。在这第11年里,我们见证了绩优榜单的大换血,见证了投资思路的明显转变,更见证了行业愈演愈烈的分化格局。
如果说2019年是充满了变数的一年,那么也是私募前进动力更强的一年:阳光私募大胆迈步,探索私募定投模式,降低投资门槛;小私募打造鲜明特色,自谋突围;行业空间更是随着监管部门“扶优限劣”再升级而得以扩展。
站在2020年的起点,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但这支集聚了超过13万亿元的重要资本力量,必将继续演绎它不寻常的历史角色。
业绩之变:测不准的绩优榜单
如果要概括2019年的私募冠军榜单,新面孔是最大的特点。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成立满1年并已更新净值的私募基金达6706只,业绩前十名依次为斌诺启航2号、万方传奇1号、八阳6号、八阳8号、大凡1号、天戈紫霞一号、天戈紫旭、万方稳进1号、图斯荧皎11号、正帆敏行1号。
其中,除了大凡和万方的私募产品在往年进入过行业前列,其余产品都是2019年的新秀,而且很多投资经理的“出身”情况了无人知。
如此众多的新面孔登台是个大意外,但它们获得的收益更是让人惊讶。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第一名的斌诺启航2号绝对业绩高达1409.49%,如此辉煌的业绩令人叹为观止。第二名万方传奇1号的业绩为610.56%,第三名八阳6号的业绩为518.24%,前七名的业绩全部超过300%。从绝对收益看,它们都大幅跑赢了公募基金冠军。
回望前几年,我们不得不感叹,阳光私募的冠军业绩一直相当的“彪悍”,只是其中的名单更换得太快了。2018年的冠军基金潮金产融1号,2019年的排名在3000名开外,其2019年的收益率为16.98%,虽然依然获得正收益,但和2018年152%神话般的收益率已无法相比。
另外,横向比较来看,2019年私募总体成绩单明显逊于公募基金。数据显示,2019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40%,而百亿级私募2019年前11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28.36%。
“头部私募去年的业绩不够亮眼主要原因在于仓位比较低。”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分析道,2019年初,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普遍预期市场底部较为漫长。因此,多数私募以40%至60%的平均股票仓位起步,相比于仓位始终较高的公募,错过了年初的反弹行情。另外公募基金的持仓普遍偏重大盘股,2019年底的最后一波券商行情,更是给公募基金的业绩锦上添花。
结构之变:资金涌向头部机构
自从2014年实施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登记以来,私募基金管理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行业规模增幅更是超过1万亿元。
据中基协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底,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24494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共有81299只,管理基金规模达13.74万亿元,逐步逼近公募基金最新规模14.02万亿元。
在私募管理规模迭创新高的2019年,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证券类私募行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环比减少了59家,但是私募基金数量、管理基金总规模较上季度小幅增加。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证券类私募机构管理的资金量占行业总规模的比例提升至37%,较2018年底提高了5.19个百分点。而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私募机构,所管理的资金总量占比已从2019年初的25.62%下降到2019年二季度的15%。
在私募行业“二八分化”严重的背后,是小私募产品发行艰难的困境。
“业绩好的较大型私募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具备较好选股能力和主题把握能力的管理人,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发行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发行的节奏越来越稳定。”某私募销售渠道人士表示,在私募机构纷纷抢占发行窗口期的情况下,小私募更为被动。另外,随着投资者理念的不断成熟,高收益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业绩难以持续的小私募和新私募的产品常常被券商主动拦在门外。
沪上一私募观察人士称,二八分化现象是任何行业经过优胜劣汰后的必然结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私募行业已经走出了一批长期业绩优秀的头部私募,小私募的突围方向更多的在于业绩表现,拥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才能在私募行业把握住生存机会。
纯达基金认为,中小型私募很容易陷入“做不出业绩、募不到资”的负向循环中,若要在行业中立足,其策略和产品必须向鲜明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规则之变:市场准入严格实行“扶优限劣”
除了业绩的变化、规模的扩大,2019年阳光私募的合规压力也日益增加。
2019年12月16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2019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峰会上表示,少数私募管理人一定程度上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内部治理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强等现象,行业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同时“伪私募”风险逐渐显现。各类“伪私募”花样翻新,有的变相开展借贷业务,名基实债;有的通过多只产品关联操作,变相自融或利益输送。更有甚者,打着私募基金旗号,行非法集资和诈骗之实。
在此背景下,2019年私募行业的风险化解工作明显提速。
2019年上半年,证监会组织各证监局对497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交易合规性、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跨区域经营私募机构的业务和资金往来、产品嵌套情况、业务隔离、风险隔离等制度的有效性、自融自担和利益冲突等情况进行了检查。浙江证监局更是在2019年10月对20余家私募下发了监管警示函。
与此同时,基金业协会在2019年不断出清行业内的违规甚至“僵尸”私募。截至2019年10月底,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单并对外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6576家。
2019年12月,监管部门推动“扶优限劣”再次升级。证监会发布了新版《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相较2018年版的备案须知,主要变动内容包括九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明晰私募基金的外延边界。第二,厘清管理人、托管人职责。第三,重申合格投资者要求。第四,明确募集完毕概念。第五,规范基金封闭运作及例外情形。第六,设置基金存续期限要求。第七,细化投资运作要求。第八,从严规范关联交易。第九,差异化不同类型基金备案要求。
基金业协会表示,新版备案须知的发布有利于引导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自2014年纳入统一监管以来,私募基金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甚至有些私募“名基实贷”,侵犯投资者权益。新备案须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规范运行私募基金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指引,有利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内控管理机制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提升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
一位私募人士认为,在资管行业,合规是第一位的。“私募监管工作从严将是未来的大方向。私募机构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合规意识,守法合规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思路之变:从择时为先到注重结构
2019年初,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普遍预期是市场底可能会比以往更加漫长,择时比择股更重要,因此加大择时在投资体系里的权重。然而,一季度沪深300指数29%的涨幅让保持低仓位的私募率先受挫。
此后,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部分私募重点配置了具有防御性的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行业,或积极参与了5G、物联网等市场追捧的板块,抓住了结构性机会,在2019年取得了良好业绩。
面对刚刚开启的2020年,虽然私募对普涨行情期待值不高,但在操作上十分积极,力求把握结构性行情。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半私募认为今年大盘大概率在3000点至3300点波动。从仓位来看,截至2019年底,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65%,较2019年11月末提高了13.61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提升,仓位水平也创下近两年新高。可见,私募正积极加仓布局2020年,对结构性机会充满期待。
华炎投资基金经理方翀认为,2020年市场仍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以科技为主导的新经济行业是投资主线。
世诚投资表示,今年的交易思路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核心策略”,根据产业更替趋势及市值结构变化优选赛道,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科技创新,并基于A股国际化进程积极投资基本面稳健同时ROE持续优势的核心资产。二是“卫星策略”,抓住受益于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的高股息低估值板块,以及事件驱动型的机会。
对于近期回暖的周期股,成恩资本认为,2020年可适当关注低估值的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房地产等周期板块。
贝莱德中国投资策略师陆文杰也曾向记者表示,当前制造业的前瞻情绪已经好转,结合政府的减税政策,周期行业2020年将有较大的反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