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关键时期今年最牛一批基金经理最新观点来了!
市场沪指围绕3300点震荡加剧,板块间博弈加快,各类资金都积极调仓以应对。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力量,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公募基金经理后续有何调仓策略?又将如何整体投资节奏?哪些领域更有机遇?市场风险在何方?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五位年内业绩超80%的优秀基金经理,分别为广发新经济基金经理邱璟旻、中欧品质消费基金经理郭锐、招商行业精选基金经理贾成东、长城环保主题及长城久鼎基金经理廖瀚博、信达澳银基金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监兼信达澳银健康中国基金经理曾国富,这些基金经理谈及后市,这些基金经理纷纷看好结构性行情,认为后市将高位震荡,流动性边际收缩、疫情、国际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市场风险点。
广发新经济基金经理邱璟旻:国内经济正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水平,但考虑到疫情仍未完全消除、复杂多变的外部贸易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趋势性的上行行情很难出现,我们应降低对未来的预期收益率。
中欧品质消费基金经理郭锐:我会依旧在消费行业里全面深入地挑选出具备较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中观行业层面,更加关注存在供需缺口的细分领域,在其中挑选出自身壁垒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且管理层和团队的战略具有前瞻性、执行力具有持续性的公司。
招商行业精选基金经理贾成东:市场风格切换属于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组合管理得从短、中、长三个维度,短期需要精选个股,中期需要精选行业,更长一些,看未来趋势。做投资如果从中长期考虑,科技动力一直是我内心所想未来十年时代必选的品种。
长城环保主题及长城久鼎基金经理廖瀚博:本轮上涨始于2018年4季度,目前已接近2年,且主要以结构性行情的形式演绎。多数优质成长股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或已创出新高,一定程度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未来在运行的过程中波动会变大,市场或将高位震荡。
信达澳银健康中国基金经理曾国富:中美博弈、疫情爆发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后续股市运动的潜在风险,不过其中大部分均已在市场预期中,不会对市场构成太大影响。而中美博弈预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将改变国内外经济政治生态,将不可避免的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A股存明显结构性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经历了今年已经有不错涨幅,您对今年后面A股市场的整体判断如何?
邱璟旻:国内经济正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水平,但考虑到疫情仍未完全消除、复杂多变的外部贸易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趋势性的上行行情很难出现,我们应降低对未来的预期收益率。不过,因为国内已经率先从疫情中走出来,经济活动性在持续加强,因此出现大幅调整的概率也不大。整体来看,我们预计A股未来的波动性可控,结构性机会较为明显。
郭锐:我不做市场点位的预判和择时,而是自下而上去选择优质的公司。今年多数优质公司涨幅均已较高,未来不排除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剧烈震荡。
贾成东:对于大盘的走势,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太一样,今年市场的走势是因为国家投入的流动性促使的,只要流动性不出现大问题,市场应该会呈现走好牛的状况。
廖瀚博:在外部变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预计后续A股市场将延续高位震荡的走势。本轮上涨始于2018年4季度,目前已接近2年,且主要以结构性行情的形式演绎。多数优质成长股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或已创出新高,一定程度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加上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未来在运行的过程中波动会变大,这也是市场高位震荡的重要原因。
曾国富:我们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今年以来,市场总体呈现结构性的机会,我们认为未来市场结构性的风格分化将长期存在。今年往后的市场大概率还是结构性的市场风格。
“风格切换”或更多是短期脉冲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风格切换”迹象频现,您如何看这一现象?医药、消费等高估值行业会继续走强,还是低估值金融、地产、周期股起舞?
邱璟旻:回顾A股历史,确实在某些时点发生过几次较为明显的“风格切换”,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大多与当时的宏观环境相关。站在目前时点,从静态角度来评估,医药、消费确实估值较高,但是拉长时间轴来看,上述赛道中的优秀公司有望实现可持续的成长,通过高成长来消化估值,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不排除在市场情绪高涨的环境下,一些边缘公司或者“蹭概念型”公司股价出现一定程度的高估,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证伪,未来可能会有较大跌幅。
在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市场环境下,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符合全市场审美标准的优秀企业,获得估值溢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仅A股如此,成熟市场的美股市场也是如此。低估值的金融、地产、周期能否有持续表现,更多的还是要看基本面,即其所处的行业有没有发生正向的可持续性的变化,如果有,可能会有较大的机会,如果没有,则近期的上涨更多是情绪扰动,是短期的脉冲。
郭锐:“风格切换”迹象频现,我认为背后原因是优质公司已经获取了较多的超额收益,部分资金选择了落袋为安。相比于估值,我更加关注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从我的投资框架出发,我依旧看好消费等行业内具备较高成长性的公司。
贾成东:我属于基本面趋势投资者,做行业配置、行业层面的基本面研究。市场风格切换属于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组合管理得从短、中、长三个维度,短期需要精选个股,中期需要精选行业,更长一些,看未来趋势。做投资如果从中长期考虑,还是应该着眼于长一点,科技动力一直是我内心所想未来十年时代必选的品种。
廖瀚博:在经历了接近两年的结构性上涨之后,基本面较好的科技股、消费股的估值偏高,而基本面平淡的周期股相对滞涨,不同板块之间存在较大的估值落差。短期不排除出现风格切换,存在估值回归的可能性。中长期看,成长创造价值,股价上涨源于公司成长,优质成长股在当期静态估值较高,但是未来成长性较好,仍能有效消化高估值,同时为投资者创造较好的回报。
曾国富:今年以来机构性的机会表现得较为极致,既有医药、消费等行业的大幅上涨,也有银行、周期类行业录得负收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致使资本市场板块间风格变幻,出现“风格切换”的现象。总体上,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将同时推动经济企稳,实现稳健增长。对新基建的支持力度将更大,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传统基建支持,更多的是起到托底经济、稳增长的作用。因此,我们更看好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
部分高估品种进行适度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市场震荡,您是否进行调仓换股?
邱璟旻:每一位成熟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投资体系和稳定的投资风格,频繁针对市场表现去调整持仓,一般而言胜率不大。我还是坚持“优选赛道、精选个股”的方法论,持续扩大行业分散度同时提升持股集中度,争取在更多的行业中选出优秀的阿尔法型企业,从而降低波动性,提升收益率。
郭锐:我一般不会对持仓进行大范围大比例的调整。而是会考虑结合未来成长性以及估值情况,对部分短期估值过高的标的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仓,加仓具备较高成长性但估值相对较低的标的。
廖瀚博:我们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保持投资风格稳定,不发生漂移。短期看,市场风格或者股价波动,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其投资机会把握的难度较大。中期看,股价上涨源于公司成长,确定性和持续性反而更高,更容易把握,这也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优势所在。当市场发生风格切换的时候,我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去追逐短期切换。
曾国富: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这些行业今年以来涨幅较大,静态估值也较高。我们将认真审视现有的组合,在坚持既有的投资风格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精选增长确定性强的公司,以公司业绩的增长来抚平短期较高的估值。
大概率维持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市场对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分析增多,普遍认为“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逐步退出。您如何看待后续宏观环境以及货币政策?
邱璟旻:经历了疫情的扰动,大部分行业已经陆续恢复到了原有的发展水平,但是也有一些长期受损的行业难以恢复,因此,国内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但是不会是V型反转,所以政策层面更多的是呵护。同时,考虑到地产投机对消费的侵蚀性,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而是努力向“精准滴灌”去发展,推动经济逐步复苏到疫情前的水平。
郭锐:宏观经济基本处于筑底阶段,后续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并不会是常态,但具体改变的时间点目前不好预判。
贾成东:目前国内市场流动性并未明显收紧,结合北半球即将迎来秋冬季节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个人认为还将维持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市场机会与震荡并存。
曾国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既有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呈现边际收紧的态势,逐步退出。但目前国内经济回升态势韧性不足,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总体上宏观政策仍将保持较宽松的格局。
新能车、医药、TMT等被看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展望后市,哪些板块和行业的投资机会比较突出?
邱璟旻:未来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于两条大方向:第一是消费升级,第二是科技进步。这两大板块将会孕育出大量优秀的成长型企业。第一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统一的大市场,语言、文化、价值观趋同,因此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快速实现跨区域的复制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兴起的大背景下,城乡间差异被迅速拉近,将带给企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其次,科技进步带来的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多方面的便利性,尤其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能够有效提升全社会效率,降低成本,从而给相关企业带来业绩的爆发性增长。
当前阶段,我比较看好两大产业机会,第一是推动社会化率提升的行业,比如第三方检测,即使不包括医学检测全行业大约是有3000亿+的市场空间,一半左右的社会资本参与率,预计未来行业还有15%左右的增长;其次,社会化率将会进一步提升,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仅1%,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是科学家、工程师红利。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阶段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的人口不到5%,未来高学历人才占比将会快速提升,能够承接全球的高端研究型产业的转移,这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子、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其中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未来这些企业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郭锐:我不会改变自身的投资策略,依旧是在消费行业里全面深入地挑选出具备较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中观行业层面,我更加关注存在供需缺口的细分领域,在其中挑选出自身壁垒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且管理层和团队的战略具有前瞻性、执行力具有持续性的公司。
目前看好的机会主要包括高性比的生活用品、具备良好中后台和前端运营能力的垂直类渠道商,养殖板块,造纸板块以及5G应用相关标的。
贾成东:相对来说,看好新能源汽车、医疗服务、光伏行业、消费电子等板块。
第一、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短期预计会受美国对华为限制及大额解禁影响,股价短期承压;半导体的风险仍然是偏短期的风险,依然看好明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回暖,如果带来回调,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买入的机会;看好晶圆代工平台型龙头公司和功率器件板块10亿存量iPhone用户的5G换机周期在20Q4到来,产业链20H2备货乐观。
第二、看好新能源汽车,欧洲主要国家在疫情后更加强调通过刺激绿色行业进行经济复苏,增加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欧洲电动车月度注册量快速恢复。下半年国内电动车产销量将同比转正,国内外进入增长恢复共振阶段,景气度维持高位。
第三、看好光伏行业。组件价格占比电站投资成本超过50%,组件价格下跌明显提升电站收益率,继而提升投资热情。回溯历史数据,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刺激需求超预期
廖瀚博:对于板块,我不做主动选择。我的投资策略,更多基于个股自身的基本面。我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是最重要的,优质成长股,在行业繁荣的时候具有更强的成长性,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行业景气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加分项。
曾国富:继续坚定看好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包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链、医药、传媒、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对于部分静态估值较高的行业,我们需更加深入研究分析,自下而上精选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
疫情、货币政策、
国际关系等均为风险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市场关心较多的疫情影响、货币政策、中美博弈等诸多因素,您认为哪些因素会成为后续股市运行的潜在风险?您如何看这些因素?
邱璟旻:客观地说,这些因素都比较重要,确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首先,疫情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海外,2000万+的感染患者,甚至还有部分地区的检测尚不够充分,实际感染者更多。国内对疫情的控制非常成功,但是秋冬季即将来临,仍然不容懈怠。从病毒本身来分析,RNA病毒的天性就是变异多,当前已经有媒体报道再次被不同毒株感染的康复患者的案例。因此,尽管当前阶段全球的疫苗研发进度十分喜人,可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其次,货币政策层面,考虑到对资金流入地产的忌惮,国内的整体宽松程度低于海外。但是我国是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受损的时间非常短暂,正向循环能力强大,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失为布局长远的一剂良药。
再次,关于外部贸易摩擦,变数较多,不确定性较大,这其中又与11月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有关。作为A股投资者,很难对局势的演变做出精准的预判。但是,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就是外部贸易摩擦将进入常态化,国内必须依靠自身实力来化解各种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时间,在当前较大力度的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突破科技封锁的时刻指日可待,但是也必将经历较为波折的历程。
郭锐:市场已经有所预期的风险因素,很难再对股市造成剧烈冲击。如果有波动产生,可能是相关因素的剧烈程度超出预期,也可能是未知的黑天鹅事件。我更关注这些因素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是否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成长速度和成长空间。
贾成东:自上而下做投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干扰因素太多,要研究美国、欧洲、日本,还要研究地缘政治,研究中国的政策、货币、财政、行业、个股,决策链条较多。对市场走势来说,上述都会成为影响因素。但我更愿意从中观基本面的,短期以精选个股为主,中期以精选行业为主,寻找景气度高的行业和个股,获取超额收益。
廖瀚博: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市场的涨跌。对于疫情,存在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同时疫苗研发也在加速推进,未来即使二次爆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会弱于今年上半年。
对于货币政策,更多是对市场整体估值有影响,对于估值较高且基本面不够坚实的个股可能影响更大。
对于中美博弈,在美国大选之前,存在继续升温的可能性,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构成一定的压制,基于中国竞争力提升,预计中美对抗将长期存在,市场也会逐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并最终找到新的平衡。
曾国富:中美博弈、疫情爆发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后续股市运动的潜在风险。国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存在点状复发的可能性。而国外疫情呈现常态化态势。总体这些因素大部分均已在市场预期中,不会对市场构成太大影响。而中美博弈预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将改变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生态,将不可避免的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