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淡化指数拥抱新经济龙头 关注改革重组股
李志林:淡化指数拥抱新经济龙头 关注改革重组股 中美双方目前都是针锋相对,互不退让。但最终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可能性仍然存在。近日,美国已表示在WTO范围内与中国进行磋商的意愿,但真假难辨,估计日后好消息与坏消息会反复交叉出现。因此,股市也不可能一路下跌,而是不时会出现强劲反弹。毕竟,A股的空间位置比美股低得多。越往下投资价值越显而易见。作为A股投资者,最好的避险方法是控制好仓位,尽可能半仓操作,可进可退。
小盘股跑赢了大盘股指数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小盘股指数明显强于大盘股指数,这种市场格局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很可能会主导今年全年,是投资者选择指数和市场的重要出发点。
去年,由于国家队牢牢掌控着大盘蓝筹股,政策和舆论导向始终强调:大盘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遂引导了公募基金和大部分私募基金清一色地买进大盘蓝筹股,抱团取暖。于是,去年持有大盘股便成为赢家,而持有中小盘股多数都成为输家。
今年市道则不同。由于国家队在年初从大盘股的高位撤离,机构抱团取暖的阵营被打散,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监管,降杠杆、堵违规通道,涨了一年多的大盘股中获利盘丰厚,机构纷纷止盈,或因基民赎回而被迫对大盘股减仓,而市场大跌时,再也见不到国家队巨资坚决护盘。加上监管层和舆论导向不再力挺蓝筹股。所以,今年以来大盘股成了市场的获利回吐对象、调仓换股对象,成为做空的新动能。许多大盘股已跌了45%,市盈率仍高达24倍。
相反,应验了股市风水轮流转的道理,去年跌了一整年的中小盘股,由于多数股跌出了价值和成长性,监管层便不再强调反对炒小、炒重组、炒热点。于是,在私募基金和游资的主导下,中小盘股成了领涨的急先锋,大批个股从最低点已上涨了30%50%,近一个月上市的新股,平均10个涨停板,财富效应十分诱人。在市场整体资金不足,难以撬动大盘股的情况下,运作中小盘股无疑成了市场的最佳选择。
去年全年,乃至今年1月份,市场舆论还时兴以大为美、以低估值为美、以传统产业白马股为美。但春节刚过,风向突变。监管层的口风变成了支持新经济、独角兽。IPO节奏由以往每周1012个,变成了每周23个。在发审被否三年不得被借壳、去主板上市须连续三年盈利8000万、去创业板上市须5000万的新规压力下,130多家周期性产业的待IPO企业被迫撤销了排队,新股发审的过会率下降到30%40%。此举明显是将机会留给了新经济独角兽。
尤其是近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封杀高端芯片,并将限制中国企业到美国高科技投资,显然是为了阻止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顺利实施。这就倒逼中国企业全力以赴,致力于发展高端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5G等核心技术产业。
关注有核心技术的改革重组股
发展新经济,尤其是发展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软件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如何尽快填补中国高端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空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集中高端人才和技术积累,以及华为投4亿、2万研究人员的攻关经验,力争用35年时间,攻克高端芯片关。
二是特大型企业出资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如4月17日,恒大地产与中科院联手,准备10年投入1000亿搞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制。
三是特大型优势企业收购技术领先的高科技产品,攻克高端芯片关。如4月18日,马云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 CPUIP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这是阿里巴巴芯片布局的重要一环,奠定了中国芯片实现自主可控的基础。此前,阿里还投资了寒武纪、深鉴、耐能等5家芯片公司。
四是上海市政府和中科院联合设立了1000亿元规模的集成电路基金,在上海临港新区建立集成电路孵化基地。该基金已运作了两年,已整合出不少成果。
五是中科电子科技集团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软件、云计算产业。4月18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考察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部和电科14所,鼓励14所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加大技术投入、加快研发速度,为实现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作出更大的贡献。
六是上市公司收购具有领先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如日前万业企业重大重组停牌,宣布收购上海凯世半导体有限公司股权。该公司从事集成电路和软件的设计和制造,在集成电路、芯片的离子注入技术上拥有世界领先地位,去年3月已在上海临港新区建立基地和流水线。
现在,正是国改股和重组股利用并购芯片、集成电路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的最佳时机。
今年春节以来,市场上很多人都不看好今年股市,为指数的涨涨跌跌所烦恼,故选择退出股市规避风险。我认为,当今中国股市虽然已很难有全面牛市,但不等于没有结构性行情机会。
今年有一大批新经济的中小盘股,已走出了趋势性上涨行情。其中,包括创50中十几只上市3年以上、估值30倍左右市盈率、业绩成长超过40%的优质高成长股,若干中小板高成长股,也包括沪深主板中的优质重组次新股,以及主板中的若干软件股。
因此,我对今年股市的看法是:要淡化大盘指数,不以此作为度量市场好坏的唯一根据。在选股上抓小放大、抓新放旧、抓跌放涨,拥抱新经济的龙头,分散布局不惧震荡。我相信,这样就能把握住与去年截然不同的2018股市新结构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