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反思和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后反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反思以及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后反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银行储户减少,存款减少,钱哪去了?银行消费贷的陷阱日本和德国对二战的反思态度有何不同?银行储户减少,存款减少,钱哪去了?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居民储蓄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从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增速降至历史最低。虽然2018年的居民储蓄增速数据尚未公布,不过多数专家表示并不乐观,未来居民储蓄增速仍将维持个位数增幅。
中国人爱存钱,这是世人皆知的秘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到2005年更达到51%,高于全球平均储蓄率19.7%两倍不止。而近些年来,居民储蓄率持续下滑,引发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现在问题是,银行储户减少、存款也减少了,那这些钱都流到哪里去了呢?首先,,居民储蓄的下滑,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过去我国经济呈现两位数增长,居民收入也同步大幅提升。而现在GDP增速只达到6.4%,那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就会下降,收入增速放缓了,存款减少了,这也是很正常的。
同时,现在90后年轻人与其父辈习惯节约存钱不同,每个月拿来的工资,基本上都消费掉了,有的人还信用卡透支消费。在这些年轻人看来,人生苦短,应该及时享乐。而且90后这一代年轻人也越来越不爱存钱,即使有点结余的资金,都放在余额宝里面了。
再者,现在居民存钱的越来越少了,一些中年人喜欢买互金理财产品,甚至现在连一些老年人要把银行存款提出来,购买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来对抗通胀。现在虽然P2P理财在经过几次暴雷之后,参与的人减少了,但是银行理财产品很少有违约现象发生,而且收益率也在4-5%之间,所以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成为中老年人青睐。
再次,货币基金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规模不断走高,成为居民投资的热门选择。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仍为7.1万亿元,到2018年8月其规模已达8.4万亿元,8个月增长18.31%。本来货币基金里的大部分资金都是银行存款,现在都转到货币基金里。银行存款增速肯定是大幅放缓。
最后,高房价也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大幅放缓。自2015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同比持续处于两位数的高增状态,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也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也就是说,近年来居民家庭把存在银行里储蓄拿出来付了房贷首付,然后再每个月归还房款,已经没有太多的钱再去存银行了。所以,居民购房除了推高中国社会的负债水平,也是降低储蓄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居民存款的大量流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呢?对此,我们认为有二个:一是,本来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可以为居民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空间和较强的安全边际。而居民储蓄快速减少,居民负债水平骤然上升,这样会加大整个社会的债务的偿还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3年至2017年,家庭债务占GDP比重由33%升至49%。2018年超过50%以上已没有悬念。
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减少,会加大银行的融资成本,目前各种理财产品融资成本至少高出存款2%以上,而这些高出来的成本都要转嫁到实体经济之上。如今的实体经济又主要靠间接融资(银行贷款)获得资金,这会增加实体经济的负担。
虽然,居民存款增速在快速下滑,不过也并非没有一点利好消息,监管部门近期一直声称,银行理财产品要打破刚兑,到2020年就要实行不保本不保息,这样有可能使一部分厌恶风险的理财资金再回流到储蓄存款中来。未来投资者的收益高低应与风险挂钩,投资高风险的获取高收益,而投资低风险的则,则获取低收益。厌恶风险的资金可以有部分回流到银行储蓄中来。
银行消费贷的陷阱因为一旦贷款与具体的消费内容结合起来,再加上产品营销人员的“煽风点火”,很容易定向刺激消费者的花钱欲望,形成非理性贷款、非理性消费。
鲍德里亚曾经提出过“消费社会”的概念,认为生活中的很多需求是人为建构出的,“消费贷”的盛行可以看作消费主义的链条从产品环节向资金环节的延伸,还有很多“坑”需要用法律与监管填平。
日本和德国对二战的反思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日本在二战问题上死不松口来认错,而德国却公然向全世界承认二战中犯下的错误。同样是地球上的国家,咋区别这么大捏?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日本不认错是很正常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从地理因素来说。日本地处岛国,处于地震火山带之间。加上资源匮乏。这就逼着他们要向外寻求发展。掠夺土地、资源,以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了日本是一个有着先天侵略潜质的国家。
二战时期,日本出兵先后侵略了亚洲多国。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各地烧杀屠戮。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与中国相比,韩国、新加坡等国对日屠戮行为的反应并不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越南、新加坡等国来看,日本在当地造成的屠掠行为,基本上全是指向华人。其它民族虽然也有屠掠。但相比之下就小得多得多。大家会在新闻报道上见过:中国、韩国和其它亚洲国家表示强烈的抗议及谴责。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其它亚洲国家国小力微,即使是真的抗议,又能得到什么实际好处呢?再说了,日本给他们扔出大把大把的钞票,这些小国就闷声搞起国内发展建设邓。而中国,在五、六十年代时,崇信日货,日本根本不怕日本货会在国内卖不出去。日本更不会在乎口头上的抗议了。而韩国则更清晰了。尽管他在有些方面也谴责、抗议日本。但是他背后的靠山是M国家。在亚洲,在日本的日元、日货、盟友的关系下,各个国家谴责抗议并没有给日本造成多大压力,所以当然是死不松口承认错误了。
而德国则不同,他地处欧洲。因二战的缘故,英、法等国都敌视德国,。故此在经济上、民生上都给了德国战后很多障碍。再加上战败后,国家基础工业全被拿走、赔偿一空。也算是”净身出户“了吧。德国在那个情况下如果坚持不认错,也就基本上是在欧洲甚至整个地球,都没人同他玩,最后变成一个”孤老终生的“下场也显为人知。
二、从占领后采取的政策来分析。美英苏等国在占领德、日时,就已定好了政策。德国一国两制。德国粗暴地一划而二:东德与西德。一资本主义、一社会主义。欧苏对待德国战犯,则是严惩不贷,有一个抓一个。即使是漏网之鱼,还有一个以色列在那里虎视眈眈地看着呢。可以说,在德国,纳粹战犯基本上都得到了审判与应得的惩罚。
而日本则不同。日本当时由M洲国占领。M洲国话言权一家独大。为了维护其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和军事基地的目的,对待日本,采取的是:改变日本反美思想,大量拉扰一群军政两界有影响地,对共CZY有抵制思想、对旧苏联、ZH有敌对思想的旧军阀、旧政客。为M洲国代言、加油。
三、从制裁手段上来分析:德国在二战后,盟国彻底摧毁军事工业、销毁军事装备、解散军队、纳粹党员不得担任公职、即使在私人企业中也不得担任高级职位、旧苏联则专门成立机构,来惩治纳粹人员、改造纳粹人员、法国则通过教育体系来指导德国人脱离纳粹思想。也就是说,战后的德国,是一个全新的、友好的、对新世界充满希望的婴儿。
而日本则不同:拆除了一部分军事工业设备,其它的改为民用、解散旧军队、虽然惩治了一批右翼主战分子,但是还有一批军国主义的骨干分子,并没有受到惩治。使日军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依然存在。保留并扩大了扫雷部队,从一定意义上讲,保留了日本海军的训练能力,使得短短几年内,日本就成为西太平洋中战力最强的部队。在战犯中,对于日本天皇并没有追究其发动战争的责任。也没有彻底、完全的惩治二战战犯。使不少罪大恶极的战犯逃脱了审判。对于日本民间的财阀,只是将它们大化小、小化散而已。这些也就是造成日本右翼的温床。
四、从思想上分析:在德国,因纳粹人员是不得进入行政、私企的高层这些能起决定因素的位置,所以话语权也无足轻重。再加上由新教育系教出的新一代,对于纳粹已没有那么高的兴趣。国家也一无储蓄、二无人力、三无工业、四无朋友。留待德国的只有一条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而日本则不同: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这使得美国从新评估了日本的战略地位,想依M洲国为了制衡苏联,于是就选择了日本,充当他在亚太地区制衡苏联的前哨站。但是你又不不能让一个满目废墟、无人可用的国家去制衡苏联,于是M洲国就想了一个办法,特赦了部分日本精英阶层的甲级战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去恢复日本建设与经济。问题就来了,这些战犯他们的子孙依然继承父辈的思想与精神。例如安倍晋三的外公岸信介就是甲级战犯。而日本军国思想也就这样被继承延续了下来,并悄然进入领导阶层来指引国民。
从以上几点分析,大家不难分析出日本为什么不道歉,而德国却认错了的原因所在。
穿越时间的迷雾,踏寻历史的脚步,仰望天空的星转斗移,感慨历史的沧海桑田。该文仅表述个人观点,因本人学识有限,文章有诸多错误之处,还请各位友友批评指正。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恒实说”。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反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后反思、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反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