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优惠政策打造优势环境 贫困乡镇变身开发区
不拼优惠政策打造优势环境 贫困乡镇变身开发区 更新时间:2010-9-8 7:05:08 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的利民镇十几年前是个贫困乡镇,九十年代初这里开始建设省级开发区。从一无所有起步的利民开发区如今入区企业已近300户,引进资金总额38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86.8亿元,哈尔滨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也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黑龙江省29个省级开发区中投资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成长性最好的园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利民开发区十几年中始终把环境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全力打造优势环境,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探索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也为开发区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
比拼优惠政策,不是长久之计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副主任马志义说,利民开发区1992年开始启动建设,当时一名副县长在开发区主持工作,由7名抽调干部组建了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大家靠20万元借款,一处借用的办公小楼和运输公司捐助的一辆报废客车,在一无财政投入、二无项目来源、三无开发经验的条件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建设之初,他们面对客商一遍又一遍地介绍着未来开发区的前景、优惠政策以及服务举措,但很快发现,客商们更关心的是眼下开发区已具备了哪些条件,环境怎么样。
这让利民开发区对投资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优惠政策相比,优势环境更加重要。马志义说,当时,一些地方为吸引客商,在地价、厂房租售价格、税收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地方优惠政策,甚至为招商引资搞起了优惠政策大战,招商门槛越降越低,有的地方招商的效果成了“留的是G D P,走的是真金白银”。市场经济的今天,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客商的去留?靠优惠政策可以收到一时的效果,但是不长久,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最终要靠创造良好的环境,让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迸发活力,在市场上才会有更好的表现。
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彩凤说,落户利民开发区主是看中了环境,来之前就听说了“师大速度”:2002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址选在利民开发区,利民开发区帮助师大一期迁址工程提速,从3月奠基到9月新校址全面竣工启用,绿化、照明、交通设施完备的大学校园建设仅用了180天,6000名新生如期迁入新校园。华润雪花啤酒项目一期工程从建设到投产,也仅用了8个多月时间,创下了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料、当年成品酒装瓶下线的骄人业绩。实现这些速度,没有一个过硬的环境是不可能办到的。
打造优势环境,才能构筑核心竞争力
要真正构筑自己的竞争力,必须要实现从依靠优惠政策向依靠环境优势转变,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工夫,增强企业对开发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利民开发区取得了这样的共识。近年来,利民开发区先后投入3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完成了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电邮、宽带网、有线电视、铁路专用线等配套设施建设和集中供热、燃气、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公交线路、交通监管等市政设施网络系统,台湾顺迈集团投资3亿美元建设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今年也将投入使用。
在软环境的建设上,利民开发区充分运用组织和行政手段,保证执法和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对进区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不准各行政执法部门随意到企业检查、罚款、收费,设立了破坏环境公开举报电话,测评干部时吸收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杜绝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让小利、求大利,让近利、求远利,这是利民开发区发展在一直坚持的一项原则,每年国际国内大型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推介会等,开发区都以管委会名义组团带队参加,无偿为企业提供展位。有的企业去不了人,开发区就带上其产品帮助做宣传。入区企业同一堂药业开发了韩国、香港、美国等市场,其它药业想开拓国外市场却没有门路。在征求同一堂药业意见后,开发区制定了“借船过海”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的方案,使一些符合出口条件的产品顺利打入了国际市场。
利民环境建设得益体制创新
近年来,利民开发区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23亿元,已形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现代医药科技园区、地理信息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等产业圈,和规模相对集中的大学城,师生达13万余人。采访中,开发区一些干部认为,回顾利民开发区的发展之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体制创新为利民开发区的环境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为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据了解,利民开发区通过体制创新形成了权威性、统一性和效能相结合的决策体系。呼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分别兼任开发区党、政一把手,区政府主管领导和管委会成员共同组成了决策层,凡是开发区需要决策的事项不再游离于各层次的会议之中,只要开发区工委、管委确定的事项,各有关部门无条件贯彻执行,使开发区抓住了许多难得的机遇。不仅如此,利民开发区的领导班子十几年来也保持了相对稳定,从1991至今,呼兰区的党政领导已调整多次,但主管开发区的领导只调整过1次,十几年来,开发区思路不变,承诺不变,保证了开发区政策的一致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呼兰区副区长、利民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孙绍文说,为真正落实“特事特办、一章到底”,呼兰区委、区政府将凡是涉及开发区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在开发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授权的方式把职能延伸到开发区,为区内企业提供方便,工商、税务、环保、房产、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都在开发区成立了分局,在体制上为快捷高效的办事体系提供了保障。同时,利民开发区虽隶属于呼兰区,但呼兰区与利民开发区在财政上分灶吃饭,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开发区发展的积极性。2009年,利民开发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到了呼兰区的68.6%,呼兰也一跃发展为的黑龙江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