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三板成交额825.69亿元下半年回暖明显
全国股转公司日前发布的市场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新三板市场成交金额为825.69亿元,较2018年的888.01亿元下滑7.02%。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新三板2019年下半年成交金额为439.95亿元,同比增长15.74%;其中,第四季度的成交金额为223.12亿元,同比增长23.14%。分析人士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受新三板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等因素刺激,市场交投回暖。
成交大起大落
统计快报显示,新三板市场年成交额呈现大起大落走势。新三板市场2013年1月揭牌运营,当年成交额仅为8.14亿元,2014年上升至130.36亿元。2015年赶上牛市,全年成交额飙升至1910.62亿元;2016年与上年基本持平,达1912.29亿元。2017年为历史峰值,成交金额为2271.80亿元。2018年,新三板市场持续遭遇“严寒”,在量价齐跌的情况下,全年成交额只有888.01亿元,较上年缩水1383.79亿元。2019年成交额下探至825.69亿元。
流动性低迷衍生出一些新问题。“新三板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导致一级市场股权投资退出渠道不畅,融资额自然降低。融资功能受损,又导致不少优质企业流失。可投资的标的减少,反过来进一步降低投资积极性。”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新三板企业股票发行融资金额为264.63亿元,相比2018年的604.43亿元大幅缩水,与2016年、2017年每年1300多亿元的融资额更是无法相提并论。股票发行次数方面,新三板2019年为637次,2013年-2018年分别为60次、329次、2565次、2940次、2725次和1402次。值得关注的是,分地域情况看,广西、甘肃、西藏三地的挂牌公司2019年股票发行金额超过2018年。
并购重组方面,2019年新三板市场合计完成17次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减少30次;重组交易金额为23.84亿元,同比减少24.81亿元。收购次数为153次,同比减少78次,收购交易金额为97.28亿元,同比减少292.86亿元。
增量资金进场
随着新三板改革措施的逐渐落地,多路增量资金进场,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望迎来好转。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7月以来,新三板市场月度成交额数据同比均呈增长状态。具体看,7月-12月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4.09%、10.71%、14.23%、12.60%、23.35%和29.20%。
2019年12月27日,首批7项有关业务规则发布实施。2020年1月3日,第二批6项业务规则发布实施。其中,推出精选层、下调投资者门槛等改革内容备受业界关注。
比如,全国股转公司对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差异化设置。改革后,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投资者准入资产标准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个人投资者资产标准由金融资产调整为证券资产。
安信证券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测算,精选层个人投资者或增至140万户左右。加上未来可能引入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新三板的资产供给端和资金需求端或逐渐实现平衡。
其他增量资金在路上。1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允许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
粤开证券表示,由此公募基金将迈出投资新三板企业的第一步。不过,暂时只有少量精选层公司股票能够享受到该政策红利。这将显著提升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价值公允性,使得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等向A股公司靠拢。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末,公募基金规模总计14.2万亿元。其中,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合计总净值约为5.53万亿元。诸海滨团队推算,假设公募基金将1%的规模投资于新三板市场,将为精选层提供百亿元以上规模的潜在资金供给。
此外,全国股转公司2019年11月15日晚间宣布,听取了社会各界、市场各方对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制度设计及业务规则的意见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扩大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落实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新三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