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扎堆赴港IPO业内人士称现在进入了抢钱行情

互联网巨头扎堆赴港IPO业内人士称现在进入了“抢钱行情”

港股市场或将迎来新一波互联网“独角兽”上市潮。

10月22日,市场有消息传出,快手公司上市团队的目标是赶在2021年一季度挂牌。此前一天,同样有消息称,百度计划今年年底前在港股完成二次上市。10月20日,滴滴出行亦被传将于2021年赴港IPO。更早些时候,10月9日,B站同样被传或于明年在香港二次上市。

尽管上述公司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均表示不予置评,但更多有关它们寻求赴港IPO的细节正不断被披露。

暗流涌动之下,大家为何纷纷选择扎堆香港上市?上市的步伐又为何颇显急迫?为了谋得更高估值,它们又各自准备了哪些新故事?

为何扎堆香港IPO?

“远走的人总有一天要回家。”

2019年5月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用上述这句话来形容像阿里巴巴一样在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

同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以187港元开盘,较发行价176港元上涨6.25%,市值约4万亿港元,成为全球第八大上市公司。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致辞中激动感慨,阿里20岁生日之际完成的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也让5年前错过的遗憾得以实现。2014年阿里巴巴曾因“同股同权”的限制,被港交所拒绝。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条例,允许内地企业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交所挂牌,同时开放了同股不同权的限制。阿里巴巴成功二次赴港IPO后,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热情亦被点燃,早在今年初就有消息称,百度、携程、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有意回港二次上市,6月网易、京东领衔成功“回家”二次上市。

“港股上市条例放开后,市场更加多元化,其本身在满足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方面也更占优势,加之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取得巨大成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自然也吸引了更多互联网企业选择香港首次或二次IPO。”互联网分析师于斌10月2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今年初,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20年香港IPO市场继续活跃,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选择香港上市,预计全年集资总额可达2300亿-2600亿港元。香港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首次上市集资中心的地位。

此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美国针对中概股新金融监管政策影响,以及投资者对企业在中国经营业务不熟悉,中概股难以获得合理估值等原因,或有更多中概股加快香港二次上市步伐。德勤曾预计,2020年下半年会有6-9只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

融资与价值认定

对于上述四家企业而言,屡传赴港IPO的背后原因各异,但上市最直接能为它们带去的则是资金与价值认定。

事实上,关于百度赴港二次IPO的传闻从年初一直传到现在,细节也在不断丰富。今年1月,百度曾被传出有意赴港二次上市,并进行了内部评估。今年5月,媒体报道称,百度考虑从纳斯达克退市,以提高估值。今年7月,又有消息透露包括李彦宏在内的高管分批见了些投行。10月21日,传闻中则明确了百度完成二次上市的具体时间即今年年底前,值得注意的是这则消息传出后,百度股价盘前涨幅超过3.5%。

价值认定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百度走上二次上市道路最直接的目的。因为百度并不差钱,根据百度财报,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度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为1541亿元,资金优势为百度长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被华尔街低估”的话题上,百度恐怕感触颇深。2005年在美上市的百度如今在市值上,已距离阿里腾讯甚远,并不断被后起之秀美团、拼多多以及京东所超越,截至10月22日,百度市值为453.15亿美元,而美团市值为1.58万亿港元约等于4.5个百度,拼多多市值1051.16亿美元约等于2.3个百度,京东美股市值为1268.84亿美元约2.8个百度。

尽管近年来,百度在AI业务上不断发力,但不少美国投行认为,目前百度的无人车、智能音箱等业务尚未真正释放商业化潜力,因此在评级上仍将百度看作是互联网广告公司。而如果百度赴港二次上市,其AI业务的估值或将不再被市场低估。

更何况,通过二次上市再次融资扩大现金流,对于业务扩张进行更有力的支持,本身就很有诱惑力。

相比百度,B站在对融资的渴望上似乎表现的更为强烈。

10月9日,有消息称,B站或于明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预期筹资10亿到15亿美元。此前,10月6日路透社旗下媒体IFR就曾爆出,B站已委任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四家银行安排其回港二次上市。

尽管近年来B站通过寻求内容破圈,成功甩掉了“小破站”的标签,然而一直未能逃脱亏损梦魇,2015年至2019年亏损额分别为3.73亿、9.11亿、1.84亿、5.65亿、13.04亿。

易观分析互娱行业分析师廖旭华此前对时代财经表示,B站二次赴港上市的首要目标正是募资,目前公开市场不缺钱,募资对于亏损扩大的B站来说非常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

资本退出压力

对于首次冲击IPO的滴滴与快手而言,各种传言的背后则多了一些资本裹持的味道。

尽管滴滴一直对外宣称没有任何明确的IPO计划,但近两年,有关滴滴上市的消息却一直从未间断,10月20日最新传闻是滴滴出行考虑明年在港股上市,计划募资数十亿美元,IPO估值预计将超600亿美元。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此前对时代财经表示,“滴滴即将IPO”的消息在近两年不断被传出,但迟迟未能成行,究其原因来自投资人方面的压力极大,但安全与政策性风险一直都是摆在滴滴上市面前的“拦路虎”。

此前据不少媒体报道,有接近滴滴高层的消息人士曾指出,滴滴资金状况仍然充沛,账面现金超过500亿元,但投资人方面有退出诉求。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滴滴的投资方包括TOYOTA、招银股权投资、软银中国资本、交通银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腾讯投资等。

“从投资的资本回报周期来看,尤其是VC通常不会超过五年,因此不少企业IPO背后来自投资人退出需求的压力很大。”艾媒咨询CEO张毅10月2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成立于2011年的快手,从融资时间来看同样到了投资人退出的时候。

易观分析互娱行业分析师廖旭华10月23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对于快手这类高成长性的科技公司,尽快上市不仅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资金,也可以给股东一个退出方式。“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目前快手的规模已经足够大、股东众多、对资金的需求大、当下公开市场募资环境好,客观上符合追求尽快实现IPO的特点。”

有趣的是,仅10月22日,有关快手的上市传闻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最快于11月在香港完成IPO”、“快手确定赴港上市,并已经确定了美银以及摩根士丹利为保荐人。对于上市的时间,快手公司上市团队的目标是赶在2021年一季度挂牌,但是具体的时间暂不清楚”。

“11月份IPO不太可能,时间太短。快手向港交所提交上市A1申请表格后,最少也要两个月完成IPO,明年Q1挂牌的目标比较现实,但或许也只是团队的预期,实际上很可能明年Q1提交A1申请表格,Q2进行挂牌。”廖旭华表示。

近日,有知情人对媒体透露,快手相关人员一直在加班准备上市材料,不过目前快手团队仍未向港交所提交上市A1申请表格。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快手上市屡被提及背后,还隐藏整个短视频行业用户规模增速放缓的焦虑。根据QuestMobile《2018短视频行业洞察报告》,从2018年4月开始,短视频行业用户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净增将近1亿用户,然而到了第三季度仅增长了1300万活跃用户。不过,在今年直播带货大热的背景下,快手电商成绩显赫,快手电商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订单量突破5亿单,过去12个月的订单量仅次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位列电商行业第四。在焦虑与惊喜中,乘胜追击完成IPO或许对于快手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破圈争讲新故事

一个好的时间点同样也是更好完成IPO的关键。

从上述各家企业上市的传闻中不难发现,今年年底至明年初正成为赴港IPO的热门时间。

在张毅看来,今年疫情影响下,互联网类企业反而表现不俗,业绩上大多有新的发展亮点。相比之下,实体企业受挫严重,而市场上有大量原本投资实体企业的游资没有出路,因此对于不少互联网企业而言,尽快上市或可拿到更多融资。

“大家争相上市,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抢钱,预计今年到明年的IPO市场都是抢钱行情,再不上就被别人抢完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10月23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然而一旦扎堆赴港上市,企业也将承担着市场资金被分流的风险,或将无法获得预期中的市值与回报。

“在竞争加剧背景下,若想更好的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除了业绩要好,企业还需展现出更强的成长性与竞争力。”张毅表示。

为了谋得更高估值,破圈讲出新故事已成为不少企业共同的选择。

10月21日,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表了一则有关橙心优选内部信的微博,将滴滴的“社区团购”新业务再次推成热议话题。事实上,今年以来,滴滴先后布局跑腿、外卖和货运业务,并且在6月份推出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从“运人”拓展到“运物”,意欲打造生活服务闭环。

百度则再次燃起了电商梦,不久前在百度APP上线“购物”频道,包含“达人直播”和“发现好物”,销售的商品涉及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生鲜水果、美妆洗护、服饰家装等。10月19日,百度又再次宣布近期已完成对电商直播服务商“卡美啦”的投资,这也是百度继上线购物频道后,持续加码双11,发力电商的又一重要动作。

不再“佛系”的快手已经不再满足于ToC业务的增长,ToB云办公业务成为快手破圈的新方向,不久前业内消息称快手正内测一款云办公产品“轻雀协作”,事实上“轻雀协作”只是快手试水的第三款办公产品,主打协同办公,此前的两款分别为文档协作产品“一起写”和IM产品“KIM”。

B站更是“破圈”界的杠把子,从原来的二次元视频平台,到如今涵盖了生活、娱乐、时尚等多领域内容,B站再也不是曾经的“小破站”了。破圈拉新已经成为其当前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的几次大手笔投资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仅在今年8月,B站先是与拳头游戏共同宣布达成英雄联盟全球赛事战略合作,业内一度传闻这笔版权交易金额高达8亿人民币;随后又以5.13亿港币入股欢喜传媒,占股比例为9.9%,重金布局长视频,随后推出了大火的《风犬少年的天空》。

今年6月份,在B站11周年的演讲中,陈睿感慨到“B站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大家认为的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那个阶段,如果B站不向前发展,它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至灭亡。”

对于这些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而言,顺利IPO或许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目标,而危机感则是驱使它们不断奔跑与变革的最原始动力。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光学检测仪器

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一篇: 互联网巨头布局人工智能科技苏宁发展智能
下一篇: 互联网手机二哥丁秀洪邀你掀起行动学习风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