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贸易首现逆差人民币压力恐难“释怀”
6年来贸易首现逆差人民币压力恐难“释怀” 更新时间:2010-4-12 11:19:36 从被誉为“拉动GDP的第一功臣”到被美国指责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出口”从来都是国际经济界讨论的焦点。直至4月10日,“中国进口”终于大于“中国出口”,这是6年来首次实现逆差,人民币压力是否从此“释怀”呢?
价格内需双升
对于这个结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3月份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国内消费不断扩大和持续升级,带动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据统计,3月份,我国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我国原油、铁矿砂、铜和成品油共拉动进口增长15.3%,其中数量拉动3.1个百分点,价格拉动12.2个百分点。汽车等大宗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一季度进口汽车68.3亿美元,增长159.1%;其中3月份进口32.2亿美元,增长240.8%。
统计显示,今年1-3月,我国进口增长64.6%,外贸顺差减少76.7%,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在2009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下降。
暂时还是拐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昨天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效应导致出口减少、国内需求推高初级产品进口数量等都是3月份出现逆差的重要原因。但张燕生同时对记者强调,这种逆差只是暂时性的。
“中国出口商品中有50%是加工贸易,这部分贸易不可能出现逆差,它产生的顺差一定会大于或等于一般贸易产生的逆差。”张燕生认为,作为贸易中的“铁律”,如果中国的贸易结构没有改变,中国就不会出现贸易逆差。
据此推断,张燕生表示,3月份出现逆差绝不能说明是中国外贸结构出现拐点,只能说明我国的外贸政策正在向寻求贸易平衡的方向转变。
人民币压力依旧
贸易逆差的出现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在改善国际贸易平衡方面努力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恰好可以减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指责。
就连姚坚也坦言,当前我国贸易平衡状况持续改善,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姚坚说,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减少,3月份出现逆差,这再次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贸易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汇率,而是市场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
但张燕生认为,3月份的数据是暂时性的,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他预计,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和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仍会继续。
对此,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也认为,中国汇率调整不会以摧毁本国制造业及其出口为代价。目前我国产业转型仍处于关键时期,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将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