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41家上市公司“易主”美的、格力加入“混战”
今年上半年,实控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达到14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近30家。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疫情之下,部分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实质性变化,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案例增加。
疫情之下,上市公司“易主”屡见不鲜。
今年上半年,实控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达到14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6%,而去年同期实控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数量仅有113家。其中,64家上市公司从无实控人变更为有实控人,8家从有实控人变更为无实控人。
“实控人变更往往由于大股东移位。有的公司经营不善,转而将股权卖给更有实力的股东;抑或是企业并购重组,从而导致实控人发生变更。”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大股东的变更往往会对公司经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而上半年实控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家,杨德龙认为,经济低迷时期,或经济波动较大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化比较大。今年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巨大冲击,部分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实质性变化,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案例增加。
221家上市公司“无主”
在8家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中,格力电器尤其引人注目。
数据来源:wind丨时代财经制图
格力电器之前的实控人为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但随着混改的推进,珠海明骏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9.02亿股股份,15%的股份合计转让价款为416.62亿元。公司由此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格力电器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此次权益变动优化了国有控股上司公司的股权结构,有望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其成为科技型、创新型、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的国际企业。
目前A股共有221家上市公司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对于发展成熟的上市公司而言,内控制度健全且运行良好,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运作规范。由于股权高度分散,无实控人的公司结构有利于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同时也避免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因而被视为有利于保障公司稳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但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潜在风险。实控人的缺位容易导致股权之争,也容易吸引“门口野蛮人”的关注。万科股权之争、爱建集团遭遇要约收购等均是前车之鉴。
此外,出于重组的需要,也存在上市公司被“包装”为无实控人的情况。不过,杨德龙表示,ST股实控人变更,的确存在借壳上市的可能,但由于目前监管非常严格,审批也较为困难,不能抱有过高的预期。
“美的系”加码布局A股
而与格力电器同处于家电赛道的美的集团则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的“混战”。
今年3月,美的集团一纸公告,称通过下属子公司收购的方式,获得A股上市公司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权。至此,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成为合康新能的实控人。
具体数据显示,美的集团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与上丰集团、刘锦成签署协议,受让对方所持的合康新能18.73%股权合计2.09亿股,总价款为7.43亿元。按公告日的收盘价计算,此次收购溢价达到5.3%。
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包括工业变频器、伺服系统,在工业变频器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变频器产品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与同行相比,美的集团在A股市场中的布局则略显薄弱。除了新增的合康新能,美的集团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还有3家,分别为科创板上市的乐鑫科技、有方科技和埃夫特。这些公司与美的业务有交叉,产业链协同效应比较明显。
相比之下,格力在A股的布局则更加多元化。据不完全统计,格力集团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长园集团、格力地产、闻泰科技、海立股份、新疆众和等。
其中,格力地产从事房地产行业,长园集团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制造与研发。而其他的投资布局均与格力电器的上下游企业紧密相关:海立股份是中国空调压缩机双雄之一;新疆众和是格力中高压化成箔材料的重要供应商;而闻泰科技的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有望帮助格力多元化协调发展。
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通过参股、入股甚至收购、控股的方式与上下游企业达成紧密联系,以保障上游原材料采购的货源及价格稳定。而这有时也会造成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杨德龙表示,在进行股票投资时,针对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的个股,要通过判断实控人变更的原因来避免“踩雷”。若公司实控人是被迫变更的,或变更后的实控人实力更差,则需要加以规避。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在疫情的冲击下,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既可为上市公司原有实控人提供更多资金,也能给上市公司主业经营提供新的支持,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