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地方融资平台迎还款高峰
2012:地方融资平台迎还款高峰 更新时间:2010-8-1 0:07:54 监管层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昨日有业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来自银监会内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在7.66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已初定近三成将被划入有第一还款来源、没有任何还款问题的贷款;近五成划为需依靠政府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贷款;余下部分,划为存在风险,不规范的贷款。 恰在昨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上海出席由中央新闻单位和省市媒体驻沪机构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会”上也提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 连平特别提醒说,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期限均在2至3年,因此2012年将出现还款高峰,必须关注这一潜在风险,连平还称,未来小银行风险较大。 2万亿地方贷款 “完全没有问题” 一直饱受争议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终于在昨日迎来一个好消息。 有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透露,来自银监会内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7.6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按公司化运作、有独立和稳定第一还款来源、项目现金流能够覆盖偿还本息的贷款约有2万亿元,占比27%。 所谓有第一还款来源是指,借款人依靠自身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足够偿还贷款。 “这就意味着,其中2万亿元贷款完全没有问题。”该人士称。 该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在7.66万亿元中,有50%贷款为需依靠政府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贷款,余下约23%部分则划为存在风险、不规范的贷款。 也就是说,只要地方政府会提供支持,那么约有77%的贷款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目前监管部门主要关注的就是剩余的23%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为1.76万亿元。 不过,按照路透社此前援引银监会消息人士的说法,商业银行在严格贷后检查过程中,虽然发现部分贷款存在项目、借款主体、担保主体等不合规问题,但这部分贷款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还款压力倍增 2012年是个“坎” 恰在昨日,连平也谈及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在连平看来,业内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所表现出巨大风险的担忧,有些“言过其实”。 连平认为,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方式有限,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项目必须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但我国地方债务占GDP的比重仅略高于20%,加上中央政府举债和外债,我国政府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约为47%。 而按照国际标准,这一比重控制在60%以下即比较安全。 但连平也提醒,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要关注潜在风险。 “由于地方融资贷款期限一般为2-3年,也就是说到2012年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高峰。”据连平估算,目前在地方政府每年有2万多亿元财政收入的同时,还本付息的压力是1万多亿元,而到2012年,当还本付息压力上升到2.7万亿元时,财政收入也只能达到3万多亿元的水平。 “财政收入增长不多,还款压力却增长一倍。”在连平看来,届时,县一级地方政府将面临较大还款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连平昨日还指出:“我在和多家信托公司老总的交流中得知,有半数以上的银信合作贷款发给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信合作规模为2.7万亿元-2.8万亿元,而这一数据在今年年初时仅为1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除了7.66万亿元外,在今年的银信合作增量中,起码还有0.85万亿元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小银行风险较大 或引发新一轮整合 存在潜在风险的不仅仅是县一级地方政府,还有为其提供大量贷款的商业银行,在连平看来,在这些银行中,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的小银行风险最大。 “更多省级政府大项目被大银行拿走。”连平注意到去年在大、小型银行信贷投放节奏上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即上半年在大银行信贷大幅增长之时,小银行信贷增长较慢,而等到小银行自去年第四季度信贷猛增的时候,大银行信贷增量却非常有限。 在连平看来,这样的数据恰好说明,大银行在去年上半年集中信贷资源优先投放给了诸如省级政府等“优质客户”,待下半年大银行基本完成手中信贷限额后,开始收紧信贷投放,县级政府融资只好寻求小银行的“帮助”,对于这些跟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瓜葛”的城商行而言,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很难不介入其中。 连平也指出,对于大银行而言,其部分分行也会存在风险,但由于其可以通过全行层面寻求平衡,因此虽然不良资产比例会轻微上升,但总体问题不大。 此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也预计,大型中资银行完全可以消化吸收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而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合社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将面临困境,或引发新一轮小银行整合。 标准普尔预计,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约占中国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