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医药生物公司现全球IPO热专家建议继续放开行业A股准入门槛
顶尖财经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年内共有41家医药生物公司登陆A股市场,是近三年来医药生物公司年度IPO总数新高。在今年上市的医药生物公司中,有7家未盈利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纳斯达克上市的医药生物公司IPO数量也超过70家,创下近五年来医药生物公司年度IPO总数新高。医药生物公司全球IPO热潮一方面源于疫情影响下投资者给予这类公司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也是高额研发成本和市场认可让医药生物公司加速资本进程。
龚涛表示:“今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医药生物公司大部分是美国本土公司,也有一部分是中概股公司。他们选择美股上市,有的是因为其业绩对赌时上市目的地就是纳斯达克,更多的还是看中纳斯达克上市更容易。医药生物公司本身更容易被海外投资者接受,他们赴美上市可以采取SPAC的方式,把通常需要24-36个月的传统IPO上市周期,缩短到3至4个月完成。”
纳斯达克上市的标准十分灵活,设置了三个难度的市场层级,并且每一个层级都给予了企业亏损上市的可能,大量医药生物公司在成长阶段往往研发投入高而收益低,一度难以登陆A股市场而不得不选择海外市场。自去年科创板试行注册制,为亏损的医药生物公司敞开大门,今年创业板也明确了未盈利企业的上市标准,让更多医药生物公司可以选择A股市场IPO。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国内外对医药生物公司IPO标准来看,国内科创板和创业板虽然对医药生物公司有较大宽容度,但门槛依然较高。比如纳斯达克上市标准中,企业可以在盈利、净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市值规模、运营时间等指标中部分达标,即有机会申请上市,但科创板和创业板主要按照市值和营业收入作为标准。
况玉清说:“还应该看到的是,纳斯达克给医药生物公司的估值更高,对一些尚未盈利的医药生物公司也十分包容,有的公司已经连续七年以上亏损,没有核心收入,但却一直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投入研发,这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是无法忍受的。但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周期一般横跨7到10年,投入往往在10亿元左右,医药生物公司需要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更宽容的融资环境才能生存。”
况玉清认为,随着国内从政策层面到资本层面支持医药生物公司,会有更多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医药生物公司选择A股市场,而国内投资者的成熟以及对医药生物公司估值的认可,也让这类公司在国内拥有更好地成长土壤。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建议继续放开准入门槛,用更加市场化的上市标准吸引医药生物公司,让投资者分享这类公司的成长价值。
华夏幸福研究院医疗研究员王瑞妍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医药生物公司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但投资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类公司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尤其是研发进展需要紧密关注,一旦研发失败或是产品的市场不及预期,在较高估值情况下会带来极大的股价波动,对于这类公司要以投资眼光去研判而不是投机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