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调节规避退市别再让“一次亏个够”有机可乘
上市公司不亏则以,一亏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亿元,“一次亏个够”在A股市场之所以频频出现,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规避退市,这很大程度上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有直接关系,同时与注册制推进的曲折、复杂也是分不开的。
巨额亏损成化解退市主要手段
近年来,上市公司巨额亏损屡见不鲜,2019年更是大有甚嚣尘上之势。从目前公布的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统计,全年预计最大亏损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362家,预亏10亿元以上的有120家,预亏超过50亿元的有10家,*ST盐湖432亿元~472亿元的预亏金额不仅拔得了2019年亏损榜的头筹,也刷新了A股历史亏损之最。
纵观A股市场,每年都少不了巨额亏损的公司出现,而“让我一次亏个够”如此在A股市场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规避退市。在连续3年亏损即要被退市的制度红线下,上市公司除了可以通过变卖资产、转让股权等突击交易实现盈利,临近退市的关头,一次性亏个够也经常会成为公司通过利润调节转危为安的手段。在连续亏损的第二年实施“一次亏个够”,来年自然会很轻松的扭亏为盈,三年连续亏损的链条就此中断,即使之后再发生亏损,计算连续亏损的时间也要重新开始。
翻看*ST盐湖的财报数据,2019年已经是其连续亏损的第三年,之所以巨额亏损在第三个年头依然能用,则是因为A股还有暂停上市的制度。当然,有人会说3月1日生效的新《证券法》已经取消了暂停上市,但根据以往的惯例,很多事情都会新老划断,目前除了科创板在开板之前就明确了不再实行暂停上市和重新上市的退市规则外,其余市场证监会并未有明确的说法,两市《上市规则》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所以类似*ST盐湖,已触及退市条件的公司是否能够再一次借助暂停上市成功解除退市风险,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以*ST盐湖的条件来看,在不良资产一次出清后,自身钾和锂两大业务板块的资源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还能进入暂停上市的行列,来年“轻装上阵”达到恢复上市的标准轻而易举,而这恰恰就是暂停上市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厘清制度杜绝不规范利润调节
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虽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们所直接看到的企业的经济活动,但如果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并不是企业活动所留下的真实记录,而只是有权支配这些信息是怎么记录的人们利益意志的反映,那会计信息只会沦为财务游戏。同样值得诟病的,除了会计信息记录者的随意记账,会计信息是有审计和监管把关的,但多年来虽然业务监管一直高喊与国际接轨,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却手足无措。以资产减值为例,因为其内涵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一项资产可能会有不确定的价值,所谓资产减值,实际是掺杂了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市场模拟价格,正因为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会计实务本应提倡企业采取分期摊销法来处理处罚商誉、呆坏账、存货等资产减值,至于是匀称摊销还是根据按比例差别化摊销则可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情况自主选择,但对于那些利用资产减值和财务大洗澡当玩转资本市场工具的行为,有关当局却并没有很好的加以约束和监管,随着公允价值和商誉概念等舶来品的次第引入,“一次亏个够”的现象反而愈加变本加厉,在承担上市公司定期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纣为虐之下,越来越趋于合理化。
任何事情都是存在联系的,巨额亏损频频出现的背后,反映的不仅是《证券法》和《会计法》修订的不到位,同时也反映了资本市场一系列根本性制度改革的不到位。在注册制和核准制有可能长期共存的市场条件下,那些未必有利于同注册制接轨的市场行为非但得不到遏制,反而还有可能借市场化的名义粉墨登场,这种趁退市制度尚未健全而利用利润调节规避退市的手段很难被投资者认同。目前,新《证券法》既已生效,配套规则亟待出台,对照《证券法》修订后的新要求,清理相关规章制度,抓紧立改废释,做好政策衔接,理应成为当务之急。制度一日不到位,不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不规范调节行为就有可能继续发生,这不仅会干扰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会严重的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