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哪些交易所将跻身全球IPO市场前三甲?
2019年,中国香港IPO市场以总集资额3155亿港元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美国纳斯达克以2513亿港元的募资额位居次席。值得一提的是,设立了科创板的上交所后来居上,融资总额高达1886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三,将纽交所挤到了第四的位置。整体而言,A股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大幅增长,全年共有201只新股上市,融资总额为 2533亿元,融资额增加83%。
历年来,纳斯达克、纽交所、港交所都是全球IPO募资额最大的几家交易所。进入2020年,形势将如何变化?在2020年的香港亚洲金融论坛期间,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企稳,2020年A股整体融资情况乐观,港交所和上交所融资总额仍有望保持高位,“科创板的设立将推动更多的高科技公司选择A股首发上市,同时对A股其他板块开启注册制改革亦将起到促进作用。2020年A股IPO将会继续保持活跃,全年A股多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数量将有可能超过220家,全年融资规模超2500亿元人民币。”
随着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各界也预计2020年将有更多海外上市企业回归。普华永道香港企业客户主管合伙人黄炜邦对记者表示,随着上市条规的成功改革以及H股全流通,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在港交所寻求上市,2020年总集资额有望达2300亿至2600亿港元。在他看来,无需过多关注交易所之间的“较劲”,而在于建立多层次的中国资本市场,尽可能满足企业对不同币种的需求和对业务的不同定位,确保有不同的市场可以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来源:普华永道
香港有望蝉联全球IPO市场前三甲
2019年,香港有184家新股上市活动,以总集资额3155亿港元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并且已经是连续七年挤身全球三甲。不过,这是第四季度迎来阿里巴巴回归才实现的逆风翻盘,2020年港交所能否蝉联冠军仍存疑问,但各大机构也预计港交所仍有望保持前三,普华永道则预计2020年全年总集资额可达2300亿至2600亿港元。
“目前排队申请上市的公司踊跃,现在递交了A1表格的企业就已经超过160家,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于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黄炜邦对记者表示,另外一块增量则是海外企业赴港上市,每年约为20家,而目前交表的就已达25家。
在新经济企业上市活跃支持下,2019年主板表现强劲,共录得集资额3145亿港元, 按年增加了11%。GEM新上市公司集资金额则有10亿港元, 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0%。“新上市条例改革包括同股不同权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条例变更,不但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多样化,而且为香港IPO市场奠下重要基础,”黄炜邦称。
“之所以GEM板融资大跌,主要因为过去GEM被认为是通往主版的跳板,因此很多企业会先做GEM、再做主板,但目前‘跳板功能’已停,加之此前GEM板融资成本颇高,平均占到融资额的40%,因此如果是质地好的企业,更愿意多等候一段时间,直接赴主板上市。”他称。
随着阿里回归港股上市,各界预计更多中概股或回到港股或内地上市。黄炜邦称,“阿里受到投资者欢迎,交投量的提升也将带动估值扩张,这种‘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企业。以前香港不允许同股不同权,但现在香港一定在科技企业考虑的上市地之中,不论是新经济企业还是生物科技类企业。”
A股今年融资规模或超2500亿元
A股整体2019年表现不俗。数据显示,2019年A股新股融资总额为 2533亿元,新股数量较2018年上升91%,融资额增加83%。梁伟坚预计2020年新股数望超过220家,全年融资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得益于科创板,2019年上交所IPO总额大涨。上海主板的IPO有53宗,融资1062亿元,作为2019年A股市场的焦点,全年共有70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824亿元,占A股IPO市场融资总额的32%。短短不到6个月时间,科创板融资额已远超中小板与创业板全年融资金额的总和,深圳中小板与创业板的IPO数量分别26宗和52宗,融资金额分别为346亿元和301亿元,
从细分市场看,2019年IPO金额前10大个股中主板占据5家,科创板4家,中小板1家,创业板未有个股入列前十。从行业来看,2019年,60%的A股IPO企业为制造行业,其中包括43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从个股来看,2019年IPO金额前10大个股累计融资超千亿,占全年所有个股IPO金额的42%,邮储银行以327亿元的募资金额独占鳌头。
至于未来究竟是有更多赴港还是在A股主板或科创板上市,梁伟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同于偏好于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导向,企业定位略有不同。此外,上市地的选择也与投资群体密切相关,若前期投资资金更多是海外资金,在选择退出时则需要考虑海外流通的问题。”
全球交易所力促ESG信息披露
另一个关键变化在于,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在2020年将加速在ESG方面布局。
港交所也在紧跟国际的步伐。2019年12月18日,香港联交所正式发布《ESG报告指引咨询总结》及《发行人披露ESG常规情况的审阅报告》,并公布了新版的《ESG报告指引》以及相应的《主板上市规则》和《GEM上市规则》。新版ESG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将于2020年7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上交所相关指引也预计有望在今年推出。
普华永道风险及控制服务合伙人梁小慧告诉记者,目前越来越多银行在放贷的过程中开始关注ESG指标,以决定他们是否要向对方放贷。“港交所相关规则将在2020年7月生效,但市场不必对此过度担忧,此前上市公司虽未充分披露ESG,但并非代表公司完全不做,披露后也将会使得整体情况更为透明。”
新版《指引》首次将“强制披露”要求纳入港股ESG信息披露要求中,标志着港交所正逐步从“不披露就解释”阶段迈向“强制披露”阶段。首先,港交所首先对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层面的ESG管理进行强制要求,突出了董事会在提高公司整体ESG信息披露方面的重要性。
其次,在环境方面新增了一个披露层面――气候变化。这也与TCFD建议报告接轨,要求企业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管理和披露。TCFD把气候风险大致分为实体风险和过渡风险两类,实体风险指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实体影响,如自然灾害;过渡风险则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及市场行为的变动等。由于气候风险对大多发行人而言还是个较难理解和衡量的议题,因而本次修订内容从企业识别和披露可能会对自身产生影响的气候风险和机遇入手,循序渐进的引导企业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战略和风险管理中。
梁小慧对记者表示,《指引》增加披露排放物和资源使用方面所订立的目标,强制披露已经及可能会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此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在排放物和资源使用方面所订立的目标,以及气候变化相关影响分析和应对行动。在气候变化方面,上市公司应建立相关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分析针对气候变化设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并建立应对计划。
港交所的这一举措对内地ESG信息披露发展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尽管当前A股市场对上市公司没有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但监管层面也在有序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2018年,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了ESG信息披露的主要框架,鼓励所有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各大机构普遍认为,2020年或是交易所层面进一步落实A股上市公司ESG披露的重要时间窗口。“很多企业没有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为首旨。不过情况也在改善,尤其是2017年大型白马股出现大幅溢价,使得很多企业意识到,通过ESG的改善能够提升公司,因此企业也更有动力去强化ESG,这对企业未来融资也有帮助,”富达国际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周文群对记者表示,“沪、深两大交易所也非常认同这个方向,今年预计会在ESG指引上落实一些新的规范。”